2019年1月3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6期校园周刊(总第3273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专家观点:让学生找到前行的航标
《教育导报》2019年第16期校园周刊(总第3273期) 导报四版

专家观点

让学生找到前行的航标

近年来,生涯教育成为教师、家长讨论的热点,其教育目的是在帮助学生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人生发展的价值定位、职业领域和发展路径等做出理性和科学的选择。当下生涯规划教育存在哪些困境?如何解决?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50%的大学生对就读专业感到不理想

“桂花树下”青少年未来规划成长平台创始人陈筱之在活动上分享了两个相关调查结果。

教育部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针对初三和高三学生的调研显示:72.5%的高三学生对未来选择的专业“部分了解”和“完全不了解”。另一项高校调查显示:超过50%的大学生对就读专业感到不理想。

陈筱之认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和家长缺乏生涯规划的意识。记者了解到,许多家长不具备生涯规划教育相关的能力,无法给孩子提供科学的指导。部分家长在孩子填报高考志愿时,还会依赖一些社会服务性机构,例如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机构等。

学校生涯规划教育也存在诸多困难。据了解,学校在教学任务的压力下,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完成生涯规划,在学科渗透、实践活动、课程规划、资源整合、升学指导服务等方面也不够完善。

家校合力,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西区)的心理健康老师张俊霞认为,家长在孩子的生涯教育中要“顺势而为”。

她从三个方面给家长提出建议:一是家长应“顺大势”。生涯规划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家长应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二是顺应孩子的意愿。父母不要帮助孩子作决定,应充分了解孩子的喜好和意愿。三是“将错就错”。她认为,如果孩子的某些决定不太成熟,家长应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青羊区招办主任张勇认为,学校也应设置与生涯规划教育相关的系统课程和实践活动,从课内到课外培养学生兴趣,挖掘学生的能力。

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西区)老师张俊霞介绍,学校开设了34门自选课程和诸多游学项目,涵盖艺体、科创、文化修养等主题,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认识自我,从而更好地进行人生规划。

陈筱之认为,孩子的能力不仅需要学校的教育、父母的培养,更需要自身的努力。“成功的生涯规划应具备趋势、兴趣、价值观和能力四大要素,把握正确的方向才能走得更快,积累夯实的能力才能走得更远。”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