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20期教师周刊(总第3277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阅读教学的春天来了吗?
《教育导报》2019年第20期教师周刊(总第3277期) 导报一版

■成都七中 杨元林

“语文高考卷的文字数基本在7000字左右,而2017年高考卷子是9000字,未来基本上就会突破10000字,甚至更多。”“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高考阅读题,“那种思辨性,那么复杂,那种扩展,就是你想不到的,对女生特别不利!”

上面这些话,是“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在第五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启动仪式上讲的。在这次讲话中,温儒敏教授说他用了一个词概括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叫“全线崩溃”。

教育部王文湛司长也曾经说过:“今后高考主要考语文……语文还要增加阅读……”近些年,高考中英语、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也提高了阅读能力的要求。有人甚至说:“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经来临!”“得语文者得高考(或中考),得阅读者得语文。”

阅读与阅读教学、阅读考试,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和谈论的焦点。

阅读是什么?

◆阅读不是读懂作者,更可能是发现自己

阅读不是读懂文本,不是读懂他人。我们习惯地认为,文本是客观的存在,文本的意义是客观的存在,作者要在文中表达的意思是客观存在。但有阅读经验的人,更倾向于斯坦利·费什的意见:“文本的客观性是一种‘幻象’( illusion)”。文本的意义,形成于读者的理解。文本只是一堆文字,是读者读出了意义。读者读出的意义,不是客观的作者的意思,而是读者能理解的意思。

杨绛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我们能读懂的,只能是我们能理解的。我们不能理解的部分,我们是看不见,或者读不懂的。理解,只是视野的融合。我们看不见自己视野之外的文本内涵。

我们的经历、观念、认识水平,甚至情绪状态,都会影响到我们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与其说阅读是理解作者的意思,不如说阅读是发现自己,在文本的提示里发现自己。“好文章常读常新”,文章是不变的,常新的只是读者自己。

不少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一篇看起来并不艰深的文章,学生的理解却千奇百怪。不必埋怨学生,阅读,总是与读者有关,读者不同,注意点不同,理解不同,这是正常的。“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

阅读如果完全忽视读者的差别,执著于理解结论的同一,可能是费力不讨好的。现在有人提倡个性化解读,其实,理解不可避免是个性化的,只要他真的形成了自己的理解。

◆阅读不是增添自信,更可能是发现无知

人们通常认为,读书越多的人,知识越丰富,见闻越广博,因此,他会越有底气,越有自信。而萧伯纳却告诉我们:“好书读得越多越让人感到无知。”

阅读一本好书,总是让人思考,给人启发。而这里的思考与启发,常常是让读者发现“事情原来没这么简单”。我们读鲁迅的《祝福》,就会发现,我们一直坚定信仰的礼教,原来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那样。苏格拉底在街头与青年交谈,常常迫使对方思考发现,自以为一定懂得的东西原来并不真正懂得。读到一篇好的文章,会像遇到苏格拉底一样,让你从“懂得”变为“值得怀疑”。

龙应台说,“文学使人看见”,使人看见的,正是“原来没这么简单”。阅读好的文学作品,并非获得生活的经验与处事的练达,恰好相反,它让你发现人生的困境,世事的疑惑。

马克思说:“越是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是感到自己的知识贫乏。”

这种无知,并不是倒退,恰恰是进步。苏格拉底毫不客气地告诉自诩为无所不知的人们:“你其实并不聪明,只是自以为是罢了。”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

你可能要说,阅读可否不要想那么多,阅读就是吸收,吸收就是了。这样的话,“我们的脑袋也就成了别人思想的游戏场……把自己读蠢了”(叔本华语),岂不成了更彻底的无知?

因此,阅读主要的意义,并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启发思考,继而又催人阅读,在此过程中,实现思想与精神的成长与丰盈。

阅读教学教什么?

◆阅读教学没有促进阅读,或许正在滞碍阅读

温教授说高中语文教学“全线崩溃”,确实让人很难接受。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阅读教学,很多的时候,是在滞碍阅读。

阅读教学对于阅读的滞碍,一是对读书的强迫。按照林语堂的意见,读书没有什么可以训勉,书不可强读,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萧伯纳说许多英国人终身不看莎士比亚,就是因为幼年塾师强迫背诵种下的果。许多人离校以后,终身不再看诗,不看历史,亦是旨趣未到学校迫其必修所致。”作为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课程要求,强迫阅读难以避免。败坏阅读兴味成了不可避免的代价。

阅读教学对于阅读的滞碍,二是对趣味的消磨。阅读欣赏理应是最有美感的,然而阅读课堂却常常是沉闷无趣的。原因在于阅读教学中,缺少真正审美阅读,缺少对审美阅读的有效指导。现在语文课堂里常见的概括写作特点与找出表达手法,这些静止的结论,并不能带来美感,这个教学环节也没有真正的审美活动。

根据马正平教授的时空美学思想,美存在于思维空间和心灵空间的顿然拓展之中,存在于思维、心灵空间的拓展和生命的鲜活与自由感之中。在阅读过程中,美存在于文本内容带给读者的思维空间、情感空间的拓展,存在于文本形式创造出的表达智慧空间的拓展与艺术表现的自由鲜活。

自由的阅读,因为好奇的驱动和自由的思考,常有美感存在;而作为任务且缺少审美实践的阅读教学,正在消磨学生本有的阅读趣味。许多人上大学之后就不爱学习,不爱读书,一些地方甚至出现高考后撕书、抛书的“壮举”,与此是有联系的。

◆阅读教学不是内容狂欢,更是学习如何阅读

阅读教学对于阅读的滞碍,更主要的还是对阅读的遗忘。现在的阅读教学,大多提倡主题阅读,围绕某一主题,链接文本,对比思考。课堂也可能精彩热闹,学生也在其中经历过阅读与表达的实践。但阅读的方法与技能、任务与标准,始终作为“默会”的支持系统,很少成为学习与训练的焦点。内容的狂欢,冷落了语文的主角。不少学生上了十二年语文,还是很难独立阅读好一篇文章。原因就在于他们的阅读,从来没有清楚地教过。

语文学科中的阅读,与以获取知识信息为目的的阅读,有不同的侧重与焦点。在非语文课程中,阅读目的大都是获取信息或者知识,语言文字只是凭借,是手段,是捕鱼之筌,是过河之桥。这些课程学习,需要的是得意忘言,得鱼忘筌。而在语文课程中,阅读所选文章的目的,在于提高读赏和写作语言文字作品的能力。语文课程中的阅读,焦点在阅读的实践过程和技能、写作的实践过程和技能。语文课程中的阅读,则是为捕鱼造筌,为过河筑桥。近十多年来,我国语文界对语文教学中的“假语文”“无语文”“泛语文”现象的抨击,对“语文味”“真语文”“正道语文”的呼唤,正是对阅读遗忘的觉醒。

阅读不可避免是个性化的,阅读并不在意结果的确定性与唯一性。阅读教学的本分,可能更在于阅读路径的指引,帮助实现阅读方法和经验的形成。

阅读考试考什么?

◆阅读考试不是以“为难”为能事,或许应当在实现功能上下功夫

温教授说“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高考阅读题,“那种思辨性,那么复杂,那种扩展,就是你想不到的,对女生特别不利”。强调阅读考查的区分度,强调对阅读的加强与重视,针对普遍不重视语文学习的现实,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让不少的人“做不完”,有违考试的公平。考试的目的,是区别出能者与不能者,考试题量的设置与时间的规定,要让所有能做起的考生都有足够的时间。人的气质不同,性格各异,做事的速度有差别,学业考试,不是速度比赛,而是能力选拔。如果因为题量过大,而不是因为不会做,导致有学生做不完,这不是命题者的荣耀。

“对女生特别不利”,更是公然的不公平。考试不是性别的筛选,如果是,有比考试更容易的方式。故意对某一性别、某一群体不利,这不是命题者应有的品质。如果意识到某些考题,会明显对某些群体不利,比如作文题目的设置,如果明显不利于城市或者农村的考生,那么,改变考题,是基本的道义。

高考的核心功能是什么?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好的阅读考题,应该秉承立德树人“一堂课”、服务选才“一把尺”、引导教学“一面旗”的任务,以“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考查内容,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考查要求”的评价体系为指引,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强化能力立意、素养导向,着力提升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优化高考选拔功能,助力推动中学素质教育。

阅读教学要思考:教的是阅读吗?即使是,是有效的吗?

阅读考试要思考:考的是阅读吗?即使是,是有效的吗?对教学的导向正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