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20期教师周刊(总第3277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钻石”
《教育导报》2019年第20期教师周刊(总第3277期) 导报四版

■陈斌

没有人比中国家长更渴望拥有一把教育的万能钥匙了。不过,台湾大学中文系周志文教授的这部散文选集,并没有给读者这把万能钥匙,但足以给人启迪。

本书书名选自《躲藏起来的孩子》一文。这篇文章写的是周志文小女球儿的真实经历。球儿读书虽然很用心,无奈先天反应略显迟钝,成绩平平,甚至连朋友也难交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天赋的球儿突然喜欢上了钢琴。“有了信心的孩子,自有一种光彩,这种光彩,是任何化妆品都加不上去的。”球儿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最终不仅顺利挤过了高考的独木桥,后又进入了美国名校,再后来又实现了考研读博的“登峰造极”。

球儿从开始的“胆小、害羞、静默乃至躲藏起来”,到后来走到舞台中央,坦然收获掌声,与她个人的努力自然分不开,但也离不开率先给她鼓励的那位启蒙老师。正是从他那里,球儿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还有“了不起”的地方。

某种意义上,球儿是周志文自己的一面镜子。成长于特殊年代的他,从小便被莫名其妙地贴上了“问题少年”的标签,学业平平,一再留级。由于生存压力大,加之没有读过什么书,母亲对儿子的管教简单粗暴。那位动辄就暴揍周志文一顿的老师,根本就没有拿他当教育的对象,而是视之为自己扭曲心理的发泄目标。

正因年幼时饱受教育挫折,也因后来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教育成了周志文审视周遭的第一视角:他从自己和球儿以及一些同学的经历中看到,“没有一个孩子是可以被放弃的”,“教育应该想办法造就一个人,而不是摧毁一个人,至少使他自得、使他快乐,而不是使他迷失、使他悲伤。”对于个人的曲折经历,他虽自觉心理阴影难除,但并不抱怨,因为这些表面上“看起来毫不重要的东西,有一天也会发生功用的”,这或正是我们常说的,所有经历都是财富,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合理利用。他从俄国大提琴大师那只粗糙的手掌,感受到成功必须经历的艰辛;从乐团演奏中懂得,生活中总会有主角与配角,只要相得益彰,各有各的精彩;从布拉格室外那肆意生长的牡丹和荷兰野外悟出“水泽边上野生的郁金香是比水仙还飘逸”,“人都该是不一样的,勉强求同,就扭曲人格了,教育的目的在于栽培各式各样的人才”……

在育儿方面,周志文信笔拈来便是金句。如他觉得:“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宝贝,既然是宝贝,所以每个都有特性。”“不能看钻石值钱,就一窝蜂地要把孩子打磨成钻石。”教育的目的是“给孩子工具,让他们可以用之创造未来,寻找梦想”。

联想到我们生活的当下,孩子越来越像是学习机器,走出校园便又被推进各色赔优机构。绝大多数父母一面感叹孩子辛苦,一面又抱着“为了孩子好”的理念,一再施压。周志文附记中的那段话对此尤为合适。周志文认为:“爱不是借口,更不能以爱为名来遂行自私的事。现代父母应该有一个修养,允许子女跟自己预想的不一样。”包括笔者自己在内,很少有家长在育子方面不会夹带个人“私货”,尽管这些“私货”无一例外是自己对曾经失败的不甘。

周志文说,一些“看起来很笨的孩子往往是没经过开发的人才”,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钻石”,比如球儿,其实也包括我们每个人的子女。为人父母者到底是当板起面孔,自以为勤勉地鞭策孩子像别人那样一路读名校,还是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多做铺路搭桥之功,周志文的球儿其实已经是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