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24期教师周刊(总第3281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胡德学:50岁,去凉山支教
《教育导报》2019年第24期教师周刊(总第3281期) 导报四版

沁园春·大凉山支教

时值初秋,云淡天蓝,山高风寒。过纵横沟壑,手忙眼疾;幽深溪谷,胆颤心颠。草甸如茵,牵牛牧马,放眼彝人好似仙。苍苍下,在大凉山里,万事如烟。

脱贫赛过攻坚,文化育人方为大观。看彝家桃李,需浇热血;英雄业绩,多系家园。化雨春风,精神瑰宝,一颗丹心壮志坚。抬望眼,正雄鹰舞动,翼展长天。

大凉山来了一位严慈相济的老教师

胡德学的专业是生物,但他的教学经验却并不局限于生物。他不仅先后执教过初中、普高的生物,还在职业高中教过数学、写作,也能胜任初中的语、数、理化生等学科。这样的“一专多能”正是南瓦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迫切需要的。支教开始,胡德学就急学校之所急,勇挑重担,主动承担起了学校七八年级生物及九年级数学教学任务,每周课时量高达24节。

根据当地的民情、校情、学情,胡德学从规范学生行为做起,要求学生“坐得住、静得下、学得进、守纪律、有恒心”。为此,他曾惩罚学生迟到几分钟课堂就站几分钟,甚至曾撕掉本子震慑课堂。“我知道这样简单粗暴,但我不允许学生这堂课做那堂课的作业,丢掉学习主阵地。”胡德学说。经过这样的严格要求,他所教班级的班风、学风有了明显好转。

教学上,胡德学经验丰富,但并不固步自封,而是积极投身到新课改实验教学中去。“在我看来,数学教育需要突出思维训练这一教育价值,数学课堂教学核心之一应是思维的有效训练。因此,在备课、听评课时,我将这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他注重书里书外知识的相互融合,形成了“低起点——快节奏——多层次”的教学风格,积极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胡德学认为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需要育人,是思想者,更是灵魂的塑造者。他关心学生,注重与学生交流,对学生极有耐心,让学生感受春风化雨般的关爱。

学生阿力白飞学习用功,但数字运算却总是出错。经过面对面谈心和分析试卷,胡德学发现问题出在他过分仰仗心算上。胡德学提出针对性建议,心算、速算、打草稿相互结合、合理运用,阿力白飞的计算能力突飞猛进,数学考出了好成绩。

学生娥底龙英成绩不错,但升入初三后变得特别不自信。胡德学多方面了解到这个学生的特殊家庭背景:娥底龙英的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平时要忙地里的农活,无暇照顾她,她从小由奶奶养大。对此,胡德学主动提供学习、生活上的帮助,时常与她谈心,热情开导她,积极鼓励她。慢慢地,娥底龙英变得开朗起来,克服了自卑心理,成为了班上的学习代表。

南瓦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唐承红称赞胡德学教学水平高,能用本地生活化的语言,把知识讲得易于接受,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听懂。按理说,他这个年龄、这个层次,对教学已经游刃有余,但他仍然他认真钻研教材,自制教具,练习习题,认真分析考点、方法。“不管教什么样的班级,他都兢兢业业,勇挑重担,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学校安排的工作乐于接受。”

和胡德学搭班教学的班主任向文智也特别佩服他:“胡老师有自己的数学教学思想,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他还特别敬业,每天很早就来候课,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

胡老师“阿过”!

年过50,从资阳市示范初中的一名骨干教师,转身变为大凉山高海拔学校的支教老师,胡德学是不是有点“自讨苦吃”?

胡德学来自农村家庭,当年为了考上大学,白天参加繁重的劳动,晚上又要在昏暗的灯光下读书。艰辛的求学过程,不仅磨砺了他不怕吃苦的意志,也让他对知识的重要性有着深刻体悟。作为一名党员,胡德学主动要求加入凉山州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来到了条件艰苦、高寒缺氧的南瓦乡。来到南瓦乡后,亲身感受当地学生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亲眼看到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纯净眼睛,胡德学深受震撼。作为一名教师,他精心备课、认真上课,耐心辅导学生,规范学生行为,每周还要义务为初三学生补课3小时。在他的教导下,当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都产生了良好的转变。教学之外,胡德学主动向学校申请,为初三毕业班安上专线,提供照明,为学生学习、生活服好务。工作之余,胡德学还积极开展公益救助,募集冬衣、书籍等,长期坚持节假日到大山深处家访,向学生赠送书籍,为优秀的贫困学子提供助学金。

九年级学生阿力沙博说,胡德学经常主动找学生分析难题,清查学生作业,对学生很负责。上课时,胡德学重视基础知识,语言幽默生动,很会调节上课气氛。课后,胡德学从不摆老师架子,和蔼可亲,学生特别喜欢找他交流思想。

七年级学生尔古洛机说:“胡老师很会为学生着想,我比较内向,胡老师就主动找我聊天,他是我的好老师,也是我的好朋友。”

胡德学表示,受益的不只是当地学生,还有自己。“在这里生活、教学的经历是我20多年的教学生涯都未曾有过的,人生阅历丰富了很多,自身能力也在工作中得到了提升。”

到大凉山深处支教,离不开家中亲人的默默支持。胡德学的妻子也是一名优秀教师,十分理解他对教育的热忱奉献,承担起了家里家外的诸多事务,让胡德学在南瓦工作无后顾之忧。

如今,进入南瓦乡已近一学期,胡德学已经把这里视为第二故乡,他用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高原反应,克服了交通不便、语言不通、习惯不同等诸多困难,抑制住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以饱满的热情和细致的工作,投入到支教工作中。

大凉山的风雨与阳光,让胡德学的脸庞变得又黑又红。他结识了很多彝民朋友,很多彝族师生、家长提到他,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上一句“阿过”(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