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26期校园周刊(总第3283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全国政协委员吴德:让水元素为乡村振兴注入灵性
《教育导报》2019年第26期校园周刊(总第3283期) 导报一版

本报讯(李劲雨)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德奔赴北京参加两会,随后在全国两会上积极参政议政,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委员们共同出谋划策。3月4日,在全天的小组会议中,委员审议了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吴德在小组会上作了题为《让水元素为乡村振兴注入灵性》的发言。

他在讨论中谈到,水是有灵性的,也是实现乡村生态宜居的重要元素之一。中国人追求美好的田园生活,田园生活离不开山、离不开水。缺少水的元素,乡村振兴就会失去灵性。提起乡村振兴中水的作用时,吴德说,自己是四川农业大学的副校长,去年,深入四川省12个县的37个村开展调研,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情况,印象深刻、感受良多。

他在实地调研走访过程中,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深有感触,认为水的作用贯穿始终,乡村产业兴旺离不开水,乡村群众生活富裕离不开水。在雅安,他了解到当地政府下功夫管水护水,精心做好“水文章”,水给雅安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因水而生的旅游景点遍布当地各个县市,水电资源是雅安经济的根基,依赖于当地优良水资源的雅茶、雅药走向了全国,以当地雅竹为食的大熊猫名扬海外等,这些都离不开水的贡献。在遂宁市安居区的海龙村、打鼓村等7个村,万亩莲藕和水稻产业园已成为一道风景。这种以水为媒的方式,实现了种植业和旅游业的结合。

吴德谈到,近年来,四川开始了河湖长制工作的探索,也为乡村振兴实现“治理有效”提供了有力抓手。“四川实行河长制以来,主要河流的变化非常显著,水变清了,岸更绿了。”他根据自己实际调研的情况指出存在的不足,比如,在一些人口稀少的偏远山地丘陵区,生活垃圾导致水的面源污染治理难题仍亟待解决。

吴德针对乡风文明建设,提出了改善农村水环境的建议,希望还“家乡那条小河”以清澈,从而留住人们的乡愁,这是承续乡土文化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