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26期校园周刊(总第3283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到了一线,就要发挥我的长处”——记达州市通川区第八小学校长王亚琳
《教育导报》2019年第26期校园周刊(总第3283期) 导报三版

王亚琳一家三代都是“八小人”,她作为学校团队的“大姐姐”,始终陪伴在老师和学生的成长路上。

■本报记者 葛仁鑫 何元凯

王亚琳1989年从原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毕业的时候,大学生还很少,本来有到教育局工作的机会,王亚琳却志在教育科研,便来到达州市通川区教师进修校,一干就是18年,做教育科研和教师培训。

2007年,通川区委、区政府为了发展基础教育,新建了一批学校,决定在教师进修校选派一批优秀人才担任新建校校长。当时,王亚琳已经是教师进修校副校长。

“到了一线,就要发挥我的长处。”2015年,王亚琳调到通川八小担任校长。八小是一所百年老校,有自己的文化传承,如何让老城区学校适应未来发展、走得更远、更好,成为王亚琳思考的头等大事。

发现什么问题就拎出来

到一线后,王亚琳首先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关键点。怎样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她的策略是抓住教育科研,提高教师教研能力。王亚琳40出头就评上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重要原因正是她的教育科研能力。

当校长之后,为推动学科发展,王亚琳大胆放权给学科带头人。“在人力上,为了更好地展示和演绎学科内容,你可以在全校老师范围内任意选人来参加赛课,参加赛课之前有什么准备,请谁导课,这些王校长都大力支持。”学校马辉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马辉说。

教育科研,不仅仅是让一部分带头人做“高大上”的省级、市级课题。

“我们学校微型课题做得很好。”这一点,王亚琳很自信。在通川八小,每一名老师都有自己的微型课题。“工作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就拎出来,作为这一学期或者几个月的研究点,解决好了,对其后面发展大有益处、对其他教师也有引领作用。”王亚琳相信,这样的行动研究,对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都是最有效的途径。

“我们小课题的研究周期是一年,学校内部结题,学校有课题指导小组和课题管理小组,结题好的,学校就推荐申报区级、市级课题。”通川八小青年教师张蓉说。

张蓉2015年主持了校级课题《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研究》,被学校课题小组推荐申报达州市科研成果奖。“在一堆区级、市级课题面前,我们这是最小的小课题,结果还得了一个市级三等奖,把我们高兴坏了。”张蓉说。

王亚琳不仅和老师一道进行教研,还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个性化的帮助。数学老师邓红薇要去参加班主任赛课,但普通话的发音不太标准,王亚琳为此专门找来普通话测试员,教她“重新学说话”。

王亚琳担任通川八小校长不到5年,该校教师整体水平明显提升。2017年,省教科院组织的全省学科赛课,代表达州市参赛的,就有3个学科来自通川八小,其中道德与法治获省一等奖第一名,科学获一等奖,数学获二等奖,科学课2018年报送全国比赛获一等奖。

“不努力就对不起她”

曾经,王亚琳也是通川八小的学生。“我很小的时候就在八小打篮球了。”王亚琳的母亲曾是八小的教师,而她的女儿,同样是从八小毕业,一家三代都是“八小人”,让王亚琳对通川八小有深厚的感情,更有深入地了解。

在教学科研、学校制度等方面,王亚琳毫不含糊,但更多时候,老师们都觉得她像一个邻家大姐姐。

通川八小教导处主任罗静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们一名老师去参加全省赛课,王校长的脚受伤了,打着石膏,拄着拐杖。我们都以为她不会去听了,结果赛课那天,她让别人扶着,一瘸一拐地出现在现场。”

“当时好像是在7楼,而且没有电梯,把我们感动坏了。”张蓉也对此时记忆犹新。“作为一个校长,她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那之后,大家开玩笑给她取了一个外号——“脚坚强”。

“基本上学校的每一次演出她都会在场,甚至彩排她也会去。”学校音乐老师张玉洁说:“有时候,她来了就说,‘我给你们看包包嘛’。”作为校长,王亚琳也成了一名出色的后勤保障员。

张玉洁负责学校少先队工作。“一次市团委来学校检查少先队工作,临时改为王校长来介绍,可我没来得及把材料报给她。”张玉洁慌了神,可王亚琳全程脱稿介绍,没有一丝疏漏。“没想到她对学校的少先队工作也这么了解,甚至总结得比我们整理的材料还要好。”张玉洁说。

作为一名女校长,王亚琳的细腻体现在对事待人的方方面面。教师马辉刚生下二胎,孩子却查出一些身体问题,送到重庆就医,王亚琳听闻后立马联系自己在重庆儿童医院工作的哥哥帮助她。看着医院里别的家长天天打电话给领导求情,让多给一些时间陪孩子治疗,马辉有些着急,可她打给王亚琳后的回复是“这段时间你只管把儿子的病治好,其他什么都不用管。”马辉很感动.。

王亚琳对老师的关怀,大大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张蓉笑着说:“感觉自己不努力就对不起她似的。”

上个世纪90年代,是企业红火、待遇较好的时期,曾有大好机会摆在王亚琳面前,她毫不犹豫地说:“我对教育情有独钟。”凭着对教育的热爱,王亚琳30年来从未离开过教育岗位,以其教育科研的特长,带动了大批一线教师的成长,而老师的成长,最终受益的仍是学生,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