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27期家教周刊(总第3284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做一天环保小卫士
《教育导报》2019年第27期家教周刊(总第3284期) 导报二版

做一天环保小卫士

——“雷锋日志愿服务”走进社区

■记者 吴宇婷文/图

3月5日,由四川教育报刊社主办的“雷锋日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在成都市举行。成都市建设路小学和成都市培华小学的学生化身小志愿者,走进社区,回收居民垃圾,并帮助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科普环保知识。

“成都每天要产生1.4万吨垃圾,却只有10%的垃圾可以循环利用。”活动中,闲品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陈天亮为学生介绍了成都市垃圾回收的情况。他告诉同学们,目前垃圾的循环利用率不高,以成都为例,洛带的垃圾填埋场已经堆了两座“垃圾山”,而这些垃圾将被直接填埋或焚烧。

同学们对垃圾处理的现状感到吃惊,十分关心如何增加垃圾的循环利用率。陈天亮说:“增加垃圾的循环利用率必须从垃圾分类做起。我们不仅要认识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应该分别放置哪类垃圾,还要将一些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再处理’。例如,回收再利用的旧衣物必须是干净的,无异味的;废弃的牛奶瓶清洗干净后,才能被回收。”活动现场特意摆放了4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让同学们实地学习如何对收集到的废品进行分类,加深同学们的印象。

为了提高居民自觉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培华小学学生走进社区,挨家挨户收集垃圾,科普垃圾分类的知识。途中,四(3)班学生李梓菲正巧碰上一位准备丢旧报纸的姐姐,她立即上前将旧报纸捡起来,并一一细数报纸回收之后的各种用途。李梓菲感到收获满满:“在活动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同班学生唐汶睿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不浪费的好习惯,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同时,通过自己的力量影响身边人,让大家都能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

建设路小学教师王智说:“学校一直都在鼓励学生进行垃圾分类,遗憾的是,不少社区还没有配备相应设施,导致垃圾分类难以落实下去。今天,同学们通过实际体验,掌握了具体的分类方法,希望回家后,也能影响到父母的意识和习惯。”她认为,这正是学生学习雷锋精神的途径之一,“鼓励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学习雷锋精神。”

“同学们不能只在‘雷锋日’学习雷锋,好的习惯应贯穿到平时。”培华小学德育处主任蒋理理也有相同感受:“雷锋没有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而是在一件件小事中,塑造了高尚的品德。同学们要学的就是这种品德,今天,他们通过和垃圾的‘亲密接触’,学会了如何善待环境、如何帮助他人。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还发现,为了让社会更美好,有许多服务机构默默无闻地做着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这种榜样的力量,对学生产生了影响。”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