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30期校园周刊(总第3287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从课堂出发,以课程落脚”——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以课程体系重构为突破提升教学质量
《教育导报》2019年第30期校园周刊(总第3287期) 导报一版

对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2017级会展专业的学生何东波来说,刚刚过去的2018年紧张、忙碌却又充实,他在学校上的每一堂课都“干货”满满、收获满满。“拿大学语文来说,过去主要是阅读和赏析,现又增加了口才与演讲、数字媒体设计等‘实战’性内容,而且有要求、有作业、有考核,大家忙得‘团团转’。”

院长罗晓东爱在工作之余到课堂转转,看到学生“动起来了”“忙起来了”,他格外高兴。为解决教育教学“两张皮”、育人管理碎片化、教学管理粗放等问题,学院从2017年开始探索以“一纲四目”为主线的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以《人才培养大纲》为基础,全面推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拓展教育、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教育。

“只有实现课程和课堂的重构,才能让‘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理念真正落地。”罗晓东说,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紧紧抓住“课堂”和“课程”两个关键环节,学院的教育教学正发生着深刻变革。

教学质量之问

“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是在校大学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学生对课堂不重视,固然有评价导向的原因,根本在于课程质量跟不上,对学生吸引力不大。”罗晓东看来,长期以来,学校“有什么师资开什么课”,教师“想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课堂上“重专业”、“轻通识”,活动中“重形式”、“轻效果”,教学水平离育人目标的实现还有很大差距。

“文化产业类院校的学生没文化”的忧虑常常困扰着罗晓东。“当学生毕业时,我们能否问心无愧地把他们送出校门吗?”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会上,罗晓东面对全校教师发出“教学质量之问”。

与此同时,四川的动漫、文旅、会展以及相关服务产业近年来正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四川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产业对既懂专业,又懂经营、还懂营销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愈发迫切。根据反向设计原则,学校必须以此重新制定教育目标和课程标准、构建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

“对我们来说,要培养的不仅是就业人才,还有行业骨干、大师。我们要拓展学生能力,培养‘跨界’达人,拓展学生职业面向,延展学生成长空间。”学院教务处处长陈敬贵说,基于这样的人才培养定位,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紧扣教育质量提升,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名师、金课不断涌现。

罗晓东说,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抓手,而课堂则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主阵地,课程重构与课堂改革是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找到的破解教学质量之问的“金钥匙”。

找到“破冰点”

会展专业大三学生钱玉妹最近正忙着组队参加今年的模拟会展大赛,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要求下,组织、参与竞赛已经成了她专业学习的重要部分。按照新的教学大纲要求,只有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技能竞赛,学生才能拿到专业能力拓展或素质拓展的相应学分。

“育人目标要落实、落地,必须通过课程来实现。”罗晓东说,通过调研,“水课”多集中在通识课程、实践课程中,“要把这些课程纳入到与专业课同等重要的课程体系中,将之制度化、系统化、课程化,以学分结构实现教育结构;同时,允许教学单位和专业结合自身特点自由调剂学分和课程结构,支持和鼓励师生根据自身特点开课和选课。”

简单来说,通识、实践课程甚至学生活动,都有和专业课同样的学分要求,对师生都有考核要求,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诉求落实到各个专业,又具化为专业核心能力;课程设置以行业发展为牵引,专业课程针对性更强、层次更为丰富,分为通用能力、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3大模块;课程设置更加重视实践,从目标、途径、形式、标准、考核评价等全方位对实践课程进行科学设计,打破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附属的传统;课程从封闭变开放,种类更加丰富,从“配餐式”变“点单式”,学生选择面更广。

曾兴是会展专业教师,讲授会展策划与管理,现在她还有一个更“炫酷”的身份是学生竞赛教练。她说,现在同一个专业的学生,课表可能有很大不同,就业方向也都不一样。比如会展专业,有的偏重文案写作、有的偏重美术设计、有的偏重营销、有的偏重管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和发展取向情况,选择学习的方向和相应课程。

在罗晓东看来,课程体系改革实际上是学校提升教育质量的“破冰点”,牵一发而全身皆动,教师被激活了,“怎么把课上好”成了老师们频率最高的话题;学生被激活了,当课程设置与专业、行业紧密连接,学生的参与度爆发性增长;学校被激活了,崇学尚学成了风尚。

把教师从“专业”中解放出来

这几年,大学语文教师何雯娟同样收获满满。她开设的电影语言案例分析、数字媒体设计、语言的应用艺术等课程成了全校学生“秒抢”的“金课”,去年底,她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喜获一等奖。

“过去,我们守着一本教材教学生,学生不爱听,老师也越来越没有存在感。”何雯娟说,在实施“一纲四目”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之后,她感觉自己的激情一下被点燃,便不断思考、探索把语文通识课程与学生语文素养相结合、与学生专业实践相结合、与课程思政相结合,让学生有能力敢于表达自我、推荐自我,“没想到效果出奇地好!”

要支撑起庞大的课程群,对师资的要求非同一般。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除了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开展校本研修等“常规动作”之外,更鼓励全校教职员工参与课程开发和授课,专门成立教学指导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定课程标准和准入制度。

“过去,教师守着专业‘一亩三分地’,现在,这样的制度设计,把教师从专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实现了学校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陈敬贵说。

罗晓东认为,学校在学生培养上强调跨上下游岗位链、专业链转化能力的“横向贯通”,这就要求教师淡化专业身份,在教学中“基于专业,左右勾连”,面向行业的全产业链,延展专业课程群,筑牢学生由“在校生”变为“职业人”的思想、素养、技能基础。这样,一名专业教师过去的一门专业课,就变成了现在的“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专业平台课+通识入门课”等多门课程,满足了多个专业、多个层次学生的需要,既提升了教师能力,又丰富了教学资源,满足了学生需要,从而充分激发了“教”与“学”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