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35期家教周刊(总第3292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漫谈四川火锅
谢嘉兴
《教育导报》2019年第35期家教周刊(总第3292期) 导报四版

漫谈四川火锅

都说,四川的空气里弥漫着辣椒和花椒的味道。四川人喜食麻辣,这跟四川盆地潮湿的气候大有关系,辣椒和花椒都是祛湿佳品。四川火锅将辣椒的辣,花椒的麻巧妙地融合并发挥到极致,麻辣鲜香,回味无穷,不愧为川菜系的美食代表。

相传,四川火锅在清朝道光年间就已经出现了,发源于“酒城”泸州的小米滩,后传入重庆,在重庆码头文化体系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当时,火锅只是船工、苦力们的心头好,并不能登大雅之堂。直到民国二十三年,才有人将火锅搬进了小饭馆。至此,四川火锅日渐兴盛,食材之丰富,无人能及。所谓的一口大锅煮天下,也不过如此了。各地的美食爱好者慕名而来,深受大家的认可和推崇。消费群体之广,人均消费次数之多,都是其他食物望尘莫及的。

我是地道的四川人,也是一个小吃货。从小,我就跟着家人吃火锅了。对火锅的初次印象是满满的好奇。它和普通的川菜不一样:四四方方的灶台般的桌子中间有一个凹进去的圆洞,里面摆上一个由各种耐热材质做成的或深或浅的敞口大锅。锅里是红彤彤的汤底,汤色油亮,飘着尖尖的朝天椒和圆润的花椒,香味扑鼻而来。随着炉火温度的升高,锅内的汤汁上下翻滚,热腾腾的铆足劲的冒着小泡泡。雾气开始在我们身边缭绕,空气也跟着躁动起来,仿佛有魔力似的。所有人都吞了吞口水,撸起袖子准备大快朵颐。爸爸往锅里倒着各种耐煮的食材,易熟的食材要用筷子夹着在锅里涮,比如鸭肠,七八秒钟就可以吃了,脆生生的,特别爽口。奶奶担心我不能吃辣,会用白水帮我把要吃的菜去油去辣,可是爷爷说:“哪有四川人不吃辣椒的啊?”我记得特别清楚,第一口没有用白水涮过的菜入口时,我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扑哧扑哧地吐着小舌头,连着灌了好几口水。大概是当时的样子太滑稽,大家都被逗笑了。所以,第一次吃火锅的记忆算不上美好,真的太辣了,小小的我无法承受。但是,我爱极了这种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说说笑笑的热闹氛围,正如清代诗人严晨诗中所写:“围炉聚饮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这是平凡人家的烟火气息,这大概就是幸福的样子吧。

渐渐地,我长大了,爱吃辣也离不开麻。我愈发地迷恋火锅的味道,街上的火锅店雨后春笋般一家接着一家,大伙都爱四川火锅的泼辣有劲。偶尔会在火锅店遇到外国友人,不熟练地用筷子品尝着美味。是啊,我们的四川火锅已经走出了国门,深受海外食客的喜爱。四川火锅与时俱进,进行了改良,锅底的品种越来越多元化:鸳鸯锅、清油锅、牛油锅、养生锅……层出不穷。为了照顾外地朋友的饮食习惯,锅底的辣度也可以自行选择:微微辣、微辣、中辣、大辣、特辣……再配以各种口味的蘸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火锅的魅力!

在四川,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在四川,朋友间打翻友谊的小船可能仅仅因为你在他面前摆了一口鸳鸯锅。四川人民对火锅的热爱是骨子里的:开心,我们去吃火锅,日子红红火火;不开心,我们去吃火锅,烦恼通通走开;冬天,我们去吃火锅,温暖惬意;夏天,我们去吃火锅,酣畅淋漓。火锅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味觉上的盛宴,更是一种包容的、闲适的、有滋有味的生活方式。

当你来到四川,走进任何一家火锅店,里面总是人声鼎沸,让你不自觉地也跟着精神起来,迫不及待地想要融入进去。这就是我们四川的火锅,来源于民间,升华于庙堂。吃四川火锅,你的味蕾会随之起舞,你看看身边的人们,吃着、笑着、闹着、脸被热气熏得红扑扑的……那些心满意足,自得其乐的样子,真好!

中江县实验小学六(4)班 谢嘉兴

指导教师 夏清华

推荐理由:写作文如制作火锅,必须有生动的材料、鲜活的表达;无论文字多么活色生香,把“自己”带入才有真正属于“我”的独特味道。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和充沛的感情,生动鲜活地描写出火锅鲜香麻辣的特点,让人读后,有垂涎三尺之感。

闪光佳句

锅里是红彤彤的汤底,汤色油亮,飘着尖尖的朝天椒和圆润的花椒,香味扑鼻而来。随着炉火温度的升高,锅内的汤汁上下翻滚,热腾腾的铆足劲的冒着小泡泡。雾气开始在我们身边缭绕,空气也跟着躁动起来,仿佛有魔力似的。

我爱极了这种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说说笑笑的热闹氛围,正如清代诗人严晨诗中所写:“围炉聚饮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这是平凡人家的烟火气息,这大概就是幸福的样子吧。中江县实验小学六(4)班谢嘉兴指导教师夏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