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38期校园周刊(总第3295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成都市娇子小学10年4次更新德育课程,并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以整合思维破德育之困
《教育导报》2019年第38期校园周刊(总第3295期) 导报一版

■本报记者 葛仁鑫

2018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2018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名单的通知》,共评选出400个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其中,成都市娇子小学课程育人典型案例《整合视野下德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获评“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是成都市获评“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3所学校中的唯一一所小学。

这所坐落于锦江河畔的小学,在成为德育典型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德育活动纷繁,疲于应付;德育活动散点,不成体系;德育活动浅表,缺乏实效,这些都是令学校老师头疼的地方,如何将纷繁、散点、浅表的德育工作和活动转换成指向明确、持续作用、结构清晰的德育课程,娇子小学2008年开始搭建德育课程框架,运用“整合”的思维,10年间不断调整,得以走出他们的德育之路。

明晰德育方向,培养少年君子

培养少年君子,是娇子小学德育的价值导向,而“整合”,是理解娇子小学德育工作的关键词。

“我们想做什么?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摆在娇子小学德育探索之初的第一个问题。基于“博雅”理念的根基,学校确立“育少年君子”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君子六育”,即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总目标。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幼儿园进到小学,他们的目标是“君子怀刑”,即懂得守规矩;六年级的学生即将毕业,他们的目标则是“君子大志”,鼓励自己树立高远理想。此外,还有“君子易事”、“君子和而不同”、“君子三省吾身”、“君子劳谦”的总目标。

在“君子六育”的基础上,学校又整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目标,提出了“爱国”、“专注”、“有序”、“友善”等18个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勾勒出了少年君子的具体形象。

“我们目标的整合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具象化的过程,让大家都清楚‘少年君子’该是什么样的。”娇子小学副校长李静谈道:“每一个班还会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在年级总目标下动态调整自己的目标,为开展德育活动指明方向。”

德育活动结构化,打破传统授课壁垒

在一次队委会上,同学们问:“老师,去年元旦的民俗游园体验活动可有意思啦,今年可以再搞一次吗?”“今年不游园。”随着一片惋惜声,孩子们的脸上笑意瞬间消失。

这样的细节让学校的老师开始思考:那么多的德育活动,有哪些是能固定下来的?有哪些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

梳理以往的德育活动,娇子小学通过3个维度对其进行序列化的整合。在领域维度,学校以六大洲(南极洲除外的六大洲)为出发点,每年围绕一个大洲开展相关活动;在内容维度,学校设置“运动空间”、“迎新嘉年华”、“娇之雅韵”三大节日课程;在时间维度,学校1月至12月根据当月热点开展活动。

而对于已有的德育校本教材,娇子小学也以“整合”思想为灵魂,将一个个独立的课程统整成为“培雅育正”课程结构,兼顾学生知识的吸收、学科的渗透以及校园文化的传承。

然而,面对如此体量的课程和活动,娇子小学的老师发现,传统的开展方式显然无法应对,整合化的内容同样需要整合化的实施。

在课程的实施中,学校打破班级和年级壁垒,试行“走班”授课,年级组内任课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特长选择一至两个主题设置课程,为全校学生提供选择。而在时间方面,学校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进行长短课的设计,有一天的社会实践,也有半天的校内实践,有1小时的综合探究,也有20分钟的集中理解。……

形成多元评价体系,建立素质教育基地

为了更好地呈现学生在德育课程和活动中的表现,娇子小学同样进行了评价方式的整合。

在娇子小学,每一位同学都有一本自己的“小护照”,在参与了课程学习之后,会得到老师盖上的小印章,这一枚枚印章记录了学生的参与程度、态度情感、行为表现等要素。学校整合各类评比,利用《君子小护照》的方式实施评价,印章达到相应的个数,可以直接被推荐参评校、区、市级的各种荣誉评比。

在德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娇子小学侧重于激励学生参与学习、全面发展的表现性评价,形成了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组成的多元化评价主体。李静谈道:“我们要评价的不是学生单独哪一项的成绩,而是要看他的综合素质。”

评价是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与践行德育内容,同时,娇子小学还进行资源教室建设,而这,并不仅仅意味着硬件设施的增加与改进。

2014年,结合校本课程《君子安雅》,娇子小学建立社会教室和生活教室,模拟真实的生活情景。“比如我们在生活教室里让学生叠被子,因为每个家庭的习惯不一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叠法,究竟怎么样才算叠得好,每个人的说法也都不同”。李静说,在德育方面,学生能够回答得很好,但却未必能真正做好,而在模拟的情境中,就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此后,娇子小学在2015年建成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在2016年建立茶艺教室和特殊教育资源室。这些资源教室共同构成素质教育基地,不仅提供重要的课程资源,还成了学生作品的展示平台、专业教师的文化传承场所,打破了传统教室的壁垒。

在娇子小学的德育工作中,“整合”是一种思想,是一种取向,也是一种方法。据了解,在上述的德育课程探索与实践中,学校不断调整,经历了4轮的迭代与更新,并且还将继续更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