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43期家教周刊(总第3300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清明节,忆父而教子
《教育导报》2019年第43期家教周刊(总第3300期) 导报三版

■曾永强

清明节就要到了,照例,我得谋划回老家为先祖扫墓祭祀的事情。

儿子在一旁插嘴:“今年清明节我必须和你们一起去拜祭爷爷,去年就没有去!”看着儿子一副委屈又坚决的模样,我的心一下子热乎起来。

本来,对于儿子这段时间的表现,我是不满意的。比如作业拖拉、书写欠工整、作业粗心、自我管理能力下降等,早就想找个机会“约谈提醒”一下他。

这次因清明祭祀而提到了父亲,我想:父亲生前一向对我严格教育,何不借他对我的教育启发一下儿子呢?于是,我给儿子讲了一个月夜拜会老师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去,我壮着胆子向父亲哭诉:“五年级的知识点太难了,学不进去,我想休学,在家放牛、割草都可以!”哭诉完之后,我蜷缩在家里摆放碗筷的一张大桌子旁边,等候父亲的“竹鞭子”。出人意料的是,父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一直皱着眉头。晚饭之后,他装上一杆山烟,把我叫到跟前:“幺哥儿,你说不想读书是因为学不懂?没有其他原因吗?”我使劲点点头,并用祈求的眼光看着父亲:“爸爸,我真的学不懂,特别是数学,怎么都听不懂,我宁肯上山干活!”

父亲点点头,猛地吸了几口烟,然后就走进了房间。一会儿,他提着两袋黑沉沉东西出来,以命令的口吻对我说:“走,到学校找你们老师!”我一下子吓坏了,深更半夜的,还要去找老师,这不是自找苦吃吗?但是,父亲的命令是无法拒绝的!

于是,借着手电筒微弱的亮光,头顶月亮清冽的银辉,悬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我们来到了学校。

每拜访一个老师,父亲都会真诚地递上一个口袋:“老师,这是我们家自己种的瓜子,家里没有什么好吃的,请您原谅!这娃不想读书了,他年龄那么小,不读书能干啥呢?请你帮我说教说教!”在语文老师的家里,在数学老师的寝室里,美丽慈祥的语文老师和矮小略胖的数学老师,都不厌其烦地教育我,要多读书、要认真听课、要积极举手提问、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等等,直到我点头表示要继续读书,他们才如释重负般露出了笑容。

儿子饶有兴致地听完了这个故事,非常地不解:“看来爷爷确实希望你能够好好读书,但是,他为什么不自己给你讲道理,非要带你到老师那里去呢?”“问得好啊,可是我想问你,我给你讲的道理和老师给你讲的,你最喜欢听谁的?”“当然是老师啦,老师说的我们都必须听的!”“那这段时间你的有些表现,爸爸妈妈不满意,要不今天晚上我们也去拜会一下老师吧!”对话到这里,儿子急得使劲摇头。我想,教育的时机到了。

于是,我们开始了一段启发式的教育谈话。“儿子,你觉得最近这段时间表现如何呢?”“你觉得这段时间的学习尽力了没有?”“你觉得班主任老师的虚拟币管理有什么好处?”“你觉得自我管理能力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儿子不再表现出之前和我们沟通交流时的抵触和急躁,认真地回答了每一个问题。

我们愉快地决定,今年清明节全家集体回老家祭祖,特别是要在父亲墓前表达哀思和崇敬之情。回忆父亲而悟出教育儿子的窍门——这,也许是我今年回家拜祭的最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