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45期校园周刊(总第3302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一所省属师范院校的“回归”
《教育导报》2019年第45期校园周刊(总第3302期) 导报一版

每天挤公交“上班”、听课、试讲、评课,对西华师范大学2015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陈佳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今年7月才正式毕业的她,已经有3年“教龄”,南充、成都两地多个小学都向她抛出“橄榄枝”。

陈佳“工作笔记”的扉页上写着这么一句话:“正因为我们不卓越,所以才追求卓越。”她的老家在四川农村,而她就读的西华师范大学,是一所位于四川二线城市南充的省属院校,“家庭条件不好,学校也不占优势,我必须更加努力。”

近20年以来,不少师范院校陆续办成综合性大学,师范专业、学生比例不断下降,师范教育的师范性、专业性、职业性不足的问题凸显。

2014年底,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2015年,西华师范大学正式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借鉴以往中等师范学生培养模式,加强学生教学技能培养,力图通过重新制定教育目标和课程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实践、改革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

从大二开始确定卓越教师培养方向,此后便是日复一日的、年复一年的技能练习和进校实践。陈佳大一结束后,选择报考了卓越教师计划,与学校一同开始了“回归”和“卓越”之路。

“回归”,回到哪里?

如今,在成都实验小学实习的陈佳,从备课到课堂组织、实施,独当一面,熟练而流畅。这样的“老成”与卓越教师培养密不可分。

陈佳还记得,参加选拔的时候,同学们需要过4关。“思维能力、科学与计算机、儿歌和舞蹈、书法和绘画。”

入选卓越计划以后,陈佳除了要学习语数外三门专业必修课,还得学习三笔字、简笔画、声乐、舞蹈、计算机运用等技能课。每天要进行“三练”,晨练、午练、晚练,“练什么呢?练习英语口语和普通话。”

“有点类似于以往‘中师’培养‘全科教师’的办法。”对于“中师”,陈佳已经说不清来龙去脉,但她知道,学校对他们的要求就是要学习“老中师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中师’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西华师大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杜永红说,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国家为了缓解中小学教师缺乏的问题,选拔初中毕业生到中等师范学校,学习3年后可分配到中小学从教。初中毕业上中师,成了不少优秀毕业生的选择。

成都实验小学退休美术教师陈远杰,是西华师大卓越教师选拔专家,他对“中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十分熟悉。恢复高考后,陈远杰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成都双流县师范学校。在他看来,中师学生之所以能在基础教育领域大放异彩,主要原因就是培养目标清晰,“学生毕业以后就是当小学教师”,基础文化课学得非常扎实,“可以说‘吹拉弹唱’什么都行。”

“过去,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师范生主要由‘中师’培养,本科学校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比如西华师大,2002年才开始招收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而不少师范院校又办成综合性大学,对于师范教育来说,优质资源被‘稀释’。”陈元杰说,教师培养是“实践导向型”,传统本科教学,学生实践操作比较欠缺。

“培养目标模糊了,师范生专业技能下降的情况十分严重。”杜永红说,师范教育要“回归”师范属性,要着力解决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断裂的问题。“‘中师生’的培养模式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提供了借鉴和思考。”

未来,去向何方?

陈佳没有想到,在成都实验小学的实践经历,让她觉得老师这个职业“越到深处越是难”。她的“实践导师”叫虞露,是有20多年教龄的教学骨干。一次,她听了一堂混合课程,把音乐课和语文课结合起来,这让她如痴如醉、跃跃欲试。导师让她也试一试,“结果不到十分钟,就讲不下去了。”

到教学一线实践,即让师范生得到了技能上的锻炼,又能触摸到教育发展的前沿。为了加强学生一线实践,西华师大调整了学生培养方案,与成都实验小学、南充五星小学等名校联合,对师范生进行“贯通培养”,实行“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双负责制。

像陈佳一样的师范生,每周有一天半的时间,要到南充的中小学实践,每学期有一周的时间,到成都的中小学参加实践。他们的“实践导师”,由中小学的教学骨干担任。按照培养方案,这些实践是师范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导师”的评价,决定学生是否合格、能否顺利毕业。

成都实验小学被誉为四川基础教育界的“常青树”,这得益于系统的师资培养机制。凡是进校的青年教师,将面对残酷的“二次培养”。

“上大学的时候其实是很理想化的,走上三尺讲台却发现很不一样。”2001年,郑琳子大学毕业后到成都实验小学工作,“老教师带着我,每天不停地上课、听课、磨课,然后参加各级赛课”,“有时很委屈,自己精心设计的课堂,被一次次推翻”,等到真正独立站上讲台,发现自己已经“脱胎换骨”。

郑琳子表示,现在师范学生学历都在本科以上,但“功底”较差,学校往往要通过2到3年的“二次培养”,不少新进教师在“回炉”的过程中,心理落差太大,适应不了,中途便离职了。

“师范院校与中小学联合培养师范生,是双赢的事。一方面,高校可以根据中小学需求调整培养方案,中小学也为师范生实践提供平台;另一方面,中小学提早介入师范生培养,可减少‘二次培养’的投入。”郑琳子说。

去年底,四川省召开了全省师范教育工作座谈会,副省长杨兴平提出师范教育要回归师范性、专业性和职业性,要“构建现代师范教育体系”,“不断提高综合性大学师范专业水平,加强教学实践类课程比重,师范专业教师和中小学教师要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共同指导师范生的见习和实习,确保育人效果。”“推进政府、高等学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

“构建现代师范教育体系,是一项‘大工程’,需要我们借鉴‘中师’,又高于‘中师’。”杜永红说,未来的师范生要成为专业功底扎实、学术视野广阔、紧跟教育前沿、把握教育规律、拥有高尚情怀的复合型人才。

能否培养优秀人才,是检验“卓越”的唯一标准

在西华师范大学采访期间,跟师生们聊天当中,记者感受到了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在优秀人才“孔雀东南飞”的大背景下,在一所地处边远、没有区位优势的普通师范院校中,这样的力量让人动容。

学校副校长李敏告诉记者,西华师大有一个延续至今的教育传统“不看牌子看货色”,老师告诉学生“脚踏实地学好本领,走遍天下都不怕”。

值得一提的是,西华师范大学至今仍然保留了对师范生的生活补贴。非公费师范生生活补助一般为每生每月21元,体育师范专业每生每月28元。钱虽不多,却饱含深情和期待。

事实也是这样,西华师大办学70多年来,在四川有着“读书好去处,选才好地方”的“口碑”。

“卓越教师的培养,归根到底,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命题。”西华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安平说,人才培养是师范院校的立校之本,也是师范院校的主责主业所在,学校要在提升办学层次的同时,更加注重强化教师教育特色,提高育人质量,把学校办成培养卓越教师的基地。

一所大学安身立命的“命根”究竟是什么?王安平说,一所大学能否培养出优秀人才,既体现了这所大学昨天的办学实力,也反映出这所大学今天的办学水平,更关系到这所大学明天的办学未来。

如何守住“命根”,对师范院校来说,就是要把住“特色办学”的发展导向,回归师范教育的师范性、专业性、职业性,在学科建设上不“贪大求全”,基于传统优势学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集中火力”培养高质量人才。

记者手记

不仅在西华师范大学,近年来,在四川各大师范院校,“回归”是一个高频词汇。西华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安平说,截至目前,学校师范生比例占全校学生人数的51%;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丁任重也说,计划在3-5年内,将在校生中师范生的比例提升到50%以上;不少师范院校都启动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有趣的是,一方面是师范院校铆足了劲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一方面确是中小学“抱怨连连”。今年四川“两会”上,师范生培养是教育界别特别关注的话题。不少来自中小学的政协委员纷纷抱怨“招不进、留不下合适的教师。”

去年,四川省政协教育委员会专门就师范生培养和就业问题进行了调研,发现当前四川省属师范院校的生源情况不容乐观。因编制所限,四川省属师范院校师范生在就业时遭遇“入门难”,直接降低了省属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吸引力,给吸引优秀青年踊跃报考师范专业带来冲击。

省政协教育委员会撰写了《关于促进我省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集体提案,《建议》呼吁:“从教编制适当向师范毕业生倾斜,可采用6所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自带编制模式,为省属师范院校师范生提供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

去年9月,四川省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中也特别提到:“提高师范专业生源质量,采取到岗退费或公费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吸引优秀青年报考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改革招生制度,鼓励部分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高的院校的师范专业实行提前批次录取或采取“大类招生、二次选拔”方式,选拔乐教适教的优秀青年就读师范专业”。

“提高师范院校教学质量,只是构建现代师范教育体系的其中一环。”杜永红说,让有志于从教的优秀人才,能够接受良好的师范教育,让优秀的师范毕业生,能够进入教育行业,并持续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这是办“卓越师范教育”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