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48期新闻周刊(总第3305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达州市达川区:“内外”兼修为教育注入源源动力
《教育导报》2019年第48期新闻周刊(总第3305期) 导报二版

管村小学的曲棍球队(刘廷川摄)

麻柳镇中心小学的课间(屈辉摄)

大树镇中心小学午餐中的学生(屈辉摄)

管村小学教学楼(刘廷川摄)

编者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省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四川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展示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和成就,深入挖掘各地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推进教育事业新发展的特色亮点,四川教育报刊社组织记者兵分多路,深入各市州基层一线探访区域教育之变。从今天起,本报将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见证四川教育改革成就”系列报道。第一站,记者带您走进达州市达川区,看它如何“内外”兼修推动教育发展,为区域整体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本报记者 胥茜 屈辉 葛仁鑫 实习记者陈朝和

2012年,达州市达川区大树镇华阳村小外面还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坡路上满是泥泞,无法插脚,看到学生上下学都很困难,华阳村小教师邓传雄与几位老师合计,自己动手给学生铺路。2016年,冯昌成来到达川区麻柳镇中心小学当校长,走在仅11亩的校园里,望着学校操场上的天空被居民楼所包围,他有种“井底之蛙”的感觉,顿时理解了麻柳镇人民想要一所新小学的梦想。2017年六一儿童节,达川区亭子小学家长向小芳兴高采烈地参加学校活动,但由于操场太窄,她被挤到二楼观看。她想着,什么时候孩子才能在更宽广的操场上奔跑。

让孩子好上学,让学生上好学,一直是达川人心中美好的期盼。曾经,在一些乡镇,这样的期盼只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达川区乡乡建起了标准中心校,校园文化亮点纷呈,邓传雄、冯昌成、向小芳等人的梦想终于照进现实。

加大力度 让学校成为地标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以前的达川区石桥镇列宁街小学,雨靴是师生上学的“标配”。建校初期,列宁街小学只有一栋教学楼和一个不标准篮球场,尽管后来硬件设施有所改善,但由于紧邻达川区著名的红色文化古镇列宁街,老校无法再在原址上拓展新空间,校园活动十分受限。

“学校建在一座小斜坡上,只有4亩多地,但有900多个学生,活动空间只有一个篮球场大。”列宁街小学校长段玉奎谈道:“学校开展活动,只能每个班级轮换开展。”

和列宁街小学一样,冯昌成在麻柳镇中心小学老校区的时候也相当苦恼。“老校区只有11亩,课间操得每个年级轮流来。”

受限于地理、历史等各种因素,达川区不少乡镇学校都面临着校区狭窄、设施老旧等问题,能有一所大点的学校,成了达川人最朴实的愿望。

2018年,是达川区实现全区整体脱贫摘帽的冲刺之年,《四川省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退出实施方案》中要求乡乡有标准中心校,而乡镇中心校达标共有5项内容:一是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达标,二是生均图书配置达标,三是师生比达标,四是教师配备控编率达标,五是教师学历达标。

2017年,达川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现了图书配置、师生比、教师控编率、教师学历四项指标全面达标。可在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这一项标准面前,达川区遇上了“拦路虎”。

面对这一难点,达川区按照分类突破、三个一批”的工作思路,利用实施薄改、维修加固等项目,实现一批乡镇中心校达标,通过整合、调整同一乡镇内教育资源,实现一批乡镇中心校达标。而剩下一批学校,则需要新建或扩建。这随即成为达川区脱贫工作的聚焦点。

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从1月进场施工到6月主体建成,再到秋季开学投入使用,23所新(改、扩)建的乡镇标准中心校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就正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为达川区最引人注目的风景。

列宁街小学如今有了48亩的新校区,新校舍古色古香,与学校正中央的党旗雕塑相得益彰,校门左侧立起19根党史文化柱,红色文化和古镇底蕴在这里有机融合。

麻柳镇中心小学新校区前临明月江,背靠当地的罗顶山,拥有着四合院样式的教学楼,能容纳1600多个学生同时就餐的食堂,以及8000平米的运动场。

“学校如今是镇上最漂亮的地方,是麻柳镇的地标。”校长冯昌成说。

2017年至今,达川区累计投入资金4 .88亿元,全面改善乡镇标准中心校办学条件,2018年秋季学期,新(改、扩)建的乡镇标准中心校全部投入使用,达川区乡镇学校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但要说起达川区学校的变化,绝不只限于2018年。

“区委、区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教育,对教育的投入很大。”双庙镇小学校长张耘带着记者参观各种功能室,学校硬件设施相对较好,没有涉及此次的标准中心校新(改、扩)建项目,但张耘对学校的变化同样十分感触,一一指出近些年每栋楼的修建时间,站在功能完备的会议室里,张耘笑着说:“以前的会议室都是教室改造的,用的学生的课桌。”

“从2011年开始,区政府投入了170多万元到华阳村小的建设。大树镇华阳村小教师邓传雄扳着指头给记者算,“先后修了两栋教学楼,一栋生活用房,一个留守儿童之家,一个开放阅览室,还有整个校园的绿化。……”

确保速度 让工程质量两不误

23所乡镇标准中心校,半年时间内完成竣工,这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学校项目建设既不能影响质量,也不能拖慢速度,23所在建乡镇标准中心校自开标以来,达川区教科局统一倒排工期、顺排工序,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强力推进。

各相关学校校长作为乡镇标准中心校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向区教科局立下“军令状”,保证完成目标。学校项目负责人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及施工工艺等全过程监督,严格按照设计方案、项目清单进行施工建设。

“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有时天气不好被雨淋,生病生了三次。”谈起去年学校建设,冯昌成仍历历在目,他两个多月没给自己放过一天假。每天早上六点多到工地,与施工方落实全天工作任务,经常深夜还在工地蹲守。

达川区龙会乡中心校校长邹刚为了建好学校,最后一个月吃住在工地,困了就地打个盹,他编的一首顺口溜被广为流传:“六月离家七月回,待到回家脸黝黑。妻儿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终于还是熬了过来”,这是参与过标准中心校建设的人的共同感受。尽管苦不堪言,却没人后悔,正如冯昌成所说:“能够见证并参与到标准中心校的建设,是我们一生中最大、也是最荣幸的事情。”

23所乡镇标准中心校同时开建,项目点多、量大、面广,工期紧、任务重,中途适逢雨水多、气温高,在建设过程中问题不断涌出。管村小学建设时,因为附近修隧道,建筑材料无法进校,列宁街小学建设因老路垮塌导致运输不便,麻柳镇中心小学新校区建设一度缺乏建筑工人。

为了应对标准中心校建设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达川区成立多个督导组和工作组,由达川区区委、区政府相关负责人牵头到各工地现场办公,直接解决实际问题。路不通,就在最短时间内与当地百姓协调、征地新修;缺乏工人,学校就发动老师、家长帮忙寻找。

为确保工程质量完全达标,达川区住建局、质安站派监督员对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全过程监督,在工程竣工验收前由区住建局、教科局、卫计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对质量、安全进行拉网式大检查。

可是,半年多时间就修好投入使用,还是有家长提出质疑。

麻柳镇中心小学一名家长质疑新修学校室内空气质量,不仅自己实名举报,还邀请来当地媒体到学校一探究竟,可经过四次检测后,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媒体最后反倒肯定了我们。”冯昌成笑着说道,“那位家长,开学时,我还认出了他,他正一边用手机拍视频,一边说‘看我们麻柳的学校漂不漂亮’。”

拓展维度 校园文化彰显特色

如果说乡镇标准中心校建设让外界看到的是“达川速度”与“达川决心”,那么,达川区各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则呈现出另一种魅力:扎根于本土的自信与能量。

达川区双庙镇有个令人骄傲的老乡——杨超。杨超原名李文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共产主义的忠诚战士,原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结合杨超的生平事迹和工作作风,双庙镇小学和双庙镇初中以杨超精神为着力点打造自己的校园文化。

“杨超一生历经战火的洗礼,始终真心诚意地为人民办事情,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身边曾有过这样的前辈,能够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杨超精神,树立起自己的理想。”双庙镇初中校长李波谈到。

该校建设的杨超陈列室刚刚竣工,学校师生花了近两年时间收集、整理杨超生前的部分物品和书籍,希望通过图文、实物展示的形式再现杨超的一生。

和双庙镇学校打造的“杨超文化”一样,位于“中国红色第一街”——列宁主义街的列宁街小学也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校园文化。

在硬件设施不断改善的同时,达川区不少学校多措并举,着力提升软实力。

达川区逸夫小学开始举办科创活动时,很多人以为只是老师带着学生玩一玩,没想到现在“玩”出了名堂。去年8月,科创作品《鸡蛋鲜度检查仪》获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今年3月,科创作品《防视觉空白隧道》获得第34届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生创新成果一等奖,并入围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它们的作者,都是逸夫小学的学生。

这两件作品的指导老师谢长廷是孩子们眼中的科学家。走进谢老师的办公室,记者看到的都是纸壳、塑料支架这些平日常见的物品,而上述两件作品的原材料就来自于这些。谢老师说:“我们做的科创作品,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原材料,有些东西甚至是学生在垃圾堆里翻出来的。”

除了科创,逸夫小学把女子足球摆在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2015年,逸夫小学女子足球队成立的时候,达川区还没有女足队伍,家长一方面害怕影响孩子学习,一方面觉得足球更适合男孩子踢,并不愿意让孩子参加女足队。然而,通过刻苦训练和认真参赛,学校女足队伍不断取得优异成绩,如今已有两位同学被召入四川省2005年龄段女足梯队。家长原本“不认同女生踢球”的观念也随之逐渐改变。

教育影响学生,同样影响家长。达川区三里小学通过家长委员会,不仅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日常活动,还开设家长课堂,让家长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极大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连学校的扶贫工作,家长也主动参与其中。

2018年11月,三里小学2000多名家长自发捐款,为万源市丝罗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送去书籍、书包、文具等物资,三里小学副校长宋霓妮清楚地记得,“看到家长们这么积极,附近的商家很受感动,要采购的物资一律打了五折”。

家长的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起好榜样,也给学校的德育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2017年,三里小学品格教育课题“同心同行,聆听花开的声音”入选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目前,学校每周围绕一种品格为主题,通过展板、课程、读书活动、实践活动等形式推行品格教育。

硬件设施是办学的物质基础,校园文化呈现办学的精神风貌,达川区“软硬”兼施推动教育发展,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

保持温度  让教师愿意留下

谈起乡村教师,往往容易让人联想到条件艰苦、负担较重、无私奉献等字眼。但是近年来,随着学校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校园文化逐渐形成,达川区乡村教师群体也开始呈现出新的风貌。

“95后”张欢2016年毕业后到大树镇中心小学任教。“刚开始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看到校园环境心里有些失望。”可如今,她心理有了很大转变,“作为一个年轻人,没有留在大城市而留在达川,是跟别人很不同的一段经历。”

魏超艳和张欢是同学,她们同时来到大树小学。魏超艳在成都师范学院读的是学前教育专业,如今她是学校语文老师,已经陪伴一群孩子走过了三年时光。谈起为何选择留下,她亲切地微笑着,说自己并没有“很大的心理变化”,尽管没有从事学前教育,没有留在大城市,却在这里“进步很多,改变也很大”。

大树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蒋媚一直是个敢于选择的人,高考的时候,父母给她报的英语专业,她自己不喜欢,改报了会计学专业。毕业之前,同学们基本都在省内实习,她却偏要跑远一点,前往了江苏无锡。2013年毕业时,无锡的会计事务所想留她,父亲却放下狠话:“你要是留那边,就永远别回来。”

这下,蒋媚为难了,挣扎了一个夜晚,还是先回了达州老家。坐在院坝里,蒋媚十分为难,“虽然父母给你铺了路,可还是觉得自己不甘于平凡,就想在年轻的时候出去闯闯。”可看着家人,蒋媚又下不了远离的决心。

蒋媚家门口有一所村小,看着女儿整天愁眉苦脸,父亲就让蒋媚去代课,分散一下心思,没想到这竟让蒋媚找到了方向。“代了半学期课过后,看着孩子们,就觉得很有幸福感。”得知大树镇中心小学要招老师后,蒋媚下定决心留下来,内心的矛盾最后得以化解。

从“要我留下”的被动接受到“我要留下”的主动选择,这些年轻老师日益成为乡村教育的新力量。

邓传雄扎根基层23年,见证了村小从“没人愿意来”到“留得住人”的变化。在他看来,这与教师团队相处融洽、教学条件与设备升级、交通条件改善、工资与补贴的多样化合理化、学生的质朴等众多因素息息相关。

2014年,达川区委、区政府颁布《达州市达川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事业大发展二十二条措施》,按学校不同类别、条件艰苦程度、距离远近等因素,分设不同档次和标准实施了农村教师生活补助,并打卡发放。如今,全区农村学校教师的农村教师补贴、生活补助、乡镇工作补贴合计每人每月最高1260元。邓传雄算了算每个月的各种补贴,笑着说道:“现在大家都不想走了。”

除了补贴,教师周转房的建设也让达川乡镇教师少了很多后顾之忧。记者4月初走进大树镇中心小学时,该校教师周转房主体已经大致完工,张欢的老家在巴中,如今在大树镇的街上租房住。教师周转房的建成将给她带来直接的生活保障。

蒋媚在一番波折之后,在教书育人中找到了自己的生活,她说:“现在的我就是在跟随自己的内心。”达川区在教育上所做的每一份努力,落实到个体,其实是为每一个人的自我发展创造条件。

乡镇标准中心校的完工给达川教育带来明显的外在变化,校园文化的建设为达川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而这些,在给学生和老师带来深刻影响的同时,也为区域的整体发展注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