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51期教师周刊(总第3308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书卷多情 似故人
《教育导报》2019年第51期教师周刊(总第3308期) 导报三版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 张鹏程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靠长期大量的阅读积累形成的。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但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而且能让学生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而丰富其情感体验,发展他们健康的个性。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开展学生阅读实践活动,提升学生阅读水平,是一线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让阅读绘声绘色 激发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重要的不是教学生如何阅读,而是让学生渴望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阅读的巨大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初一阶段,班级专门设计了系列阅读作业:每天一首诗——下载APP“为你读诗”,该软件会每天更新一首诗,且由不同行业的人来朗诵和赏析,用时短,画面精,配乐美,学生很感兴趣;周末阅读系列作业——朗读者,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或一篇散文,配上合适的音乐,朗读并录制下来。这个作业的最大好处是让学生张口读,在读的过程中感受文字之美,语言之妙,从而培养起阅读兴趣。

让阅读有的放矢 掌握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

掌握科学合理的方法,往往会让阅读效果事半功倍。

首先,让学生明确阅读书籍的类别。在关于阅读书籍类型的调查中,班级反馈情况如下:不知道读什么29人、文学历史类26人、娱乐消遣类37人、网络玄幻类48人。

调查反映的基本情况是,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阅读书籍,大部分学生喜欢看玄幻类小说。曹文轩说,对于读什么书,有三个建议:一是鼓励孩子先读那些打精神底子的书。那些书,是真正帮助孩子奠定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是帮助孩子打好人生基础的。二是今天许多孩子手中的书是没有文脉的,这些书对他们的成长和写作都无益处。三是要想打好阅读的底子、打好人生的底子,就应该尽量读经典的书。

其次,在阅读过程中,有效指导学生具体的阅读方法,才能让阅读效果落地生根。宋代大儒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写道:“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具体来讲,关注书的文脉与逻辑结构,做标记、摘抄,温故知新,多讨论,写读后感等方法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加以落实。

让阅读真实发生 扎扎实实开展阅读活动

再好的设想都比不上坚实的行动,扎扎实实开展好班级阅读系列活动,需要科学规划,坚持执行。

“我的心中有方阅读天地”——指导学生拟定阅读计划,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是应该有阅读相伴的;“与美同行,与经典同行”——班级图书推荐与漂流活动,营造班级读书氛围,在这种氛围中静化心灵;“我与书籍有个约会”——走进身边图书馆,让学生去发现和感受身边这些高雅美好的地方;“家有书香润芳华”——我与爸妈共读一本书,拉近亲子间的距离,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书香氛围;“各抒己见激扬文字”——班级共读一本书,将教材配套阅读的名著纳入其中,读完后从不同的选点切入进行深入研读。

高晓松说:“什么叫诗和远方?就是让自己更辽阔。而读书,就是让自己变得辽阔的一个过程。”阅读重在培养兴趣,难在积累,贵在坚持,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