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85期(总第2982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追求生动而有效的数学课堂
■焦刚文
《教育导报》2016年第85期(总第2982期) 导报三版

随着新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思考、研究和设计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策略与结构,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学的“度”

小学数学教材有一个特点,就是将一个教学内容分层次、分年级教学,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把握本节课所需要的“度”。比如新课标指出了空间观念在分析和抽象层次上的表现,“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相互关系”等等,所以每个年级安排的“观察物体”的教学要求不同,如果教师不认真钻研教材,很难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又如在教学《可能性》时,二年级只需要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而三年级却与“统计”内容相结合,让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作出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

二、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题材,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认识6—9”时,我首先让学生说说他们最喜欢的节日,若学生说到六一儿童节时,让他们说说在幼儿园中过六一儿童节的情景,这时学生的情绪很兴奋,接着再引入教学的例题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也是在快乐中产生的。

除了要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还可以用活动和游戏来巩固新授知识。在《得数是10的加法》教学中,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青蛙跳比赛。要求每个小组都来进行加法计算,看哪个小组算得又快又准,最先使青蛙跳到对岸。一声令下,学生们都开始积极思考,学习兴趣被激起,学习效率非常高。

三、重视情感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情感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师要善于用语言来表达教材内容中的情感,教学言语除了准确清晰外还应追求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和感染力。另外,教师还要善于用表情来传递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教师抑扬顿挫、缓急有致的讲课声,既能传情达意,感染学生,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引发兴趣,言语表情的变化还会刺激强化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

四、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学习交往理论认为,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形成积极的、热烈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师生、生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议,以达到训练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中,强调师生间、生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大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