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52期新闻周刊(总第3309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督学专业化:从“督”走向“导”——对督学角色的辨识
《教育导报》2019年第52期新闻周刊(总第3309期) 导报三版

■宜宾市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唐元毅

教育督导制度是《教育法》确定的一项国家教育基本制度,督学是实施教育督导制度的主要力量,在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时代,呼唤督学从常规走向专业。为此,需要对当下督学的角色作一些必要的辨识。

任务指向的辨识:是督察还是引领

在工作内容上,“督”多基于常规和标准的到位。常规是基础、是保证,没有常规便没有学校。所以,“督”常规的落实,“督”标准的到位,是督学最基本的职责。“导”多基于课堂和课程的指导。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主要阵地,课程是学生成长的精神食粮,“常规”和“标准”之所以重要,主要就是因为它们是为课堂、为课程服务的。所以,对学校课堂、课程的指导,自然是督学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最具挑战性的工作。

在工作方式上,“督”多基于检查、监督,“导”多基于指导和引领。检查、监督,有错必纠、有错即改,追求立竿见影、药到病除,讲究时效性。课程改革是“慢工”,特色建设更是“慢工”,催不得、急不得,督学对此工作的指导、引领自然也非一日之功,非一蹴而就。

在工作目标上,“督”多基于入格和规范,“导”多基于内涵和特色。贯彻方针、落实政策、执行标准、规范行为、对号入座、各就各位、不偏移、不走样,督学就得这样“督”。内涵发展、特色建设,是学校在入格、规范后新的追求,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只有在内涵发展、特色建设的行动计划中才能得以实现。

角色扮演的辨识:是裁判还是教练

督学基于“督”的职能,其角色若裁判,基于“导”的职能,其角色若教练。裁判重在裁定、判别,“裁”就要裁出优劣,“判”就要判出胜负。“教练”重在教方法、训练技能,“教”要教出好法子,“练”要练出好本领。

督学基于“督”的职能,其角色若监工,基于“导”的职能,其角色若师傅。监工重在监督,不合意则可能批评、甚至责骂,师傅重在指引,没达到要求则需耐心指导和示范。

督学基于“督”的职能,其角色若警察,基于“导”职能,其角色若导师。警察重法规、规则,依法行事、直截了当;导师重学术、重人格,导学问之道,导人生之旅,需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影响程度的辨识:是一时还是一世

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执行国家的办学标准,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必须令行禁止,不能等靠,不打折扣。对此,督学的“裁判”角色、“监工”角色、“警察”角色必须尽职尽责、心明眼亮、铁面无私。但如果督学仅仅满足于这样的角色,视野显然是不够的。学校的“入格”和“规范”只是基础,停留在这样层次的检查、监督,对学校发展、师生成长的影响力是极为浅表、极为短暂的。

如果督学能顺应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建设的更高需求,能够在课堂改革、课程建设、品牌塑造上对学校、校长、教师有更多、更深刻、更专业的指导和帮助,那么,这个层次的督学工作对学校、对校长、对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将是深入而持久的。

尽管这样的“导学”工作挑战大、战线长、见效慢,但是学生的素养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的品牌发展只有在这样缓慢、渐进的过程中,在这样无声的浸润沉淀中才能得以实现。因而,这个层次的“导学”工作才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作为督学,只有在这样缓慢的、渐进的、无声的进程中,才能逐步实现由“督”走向“导”的专业化嬗变。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督学,既要“督”,监督到位,督察到位,做教育大森里一只勤劳的啄木鸟;又要“导”,指导课程改革,引导品牌建设,做教育航程上的一只智慧的领头雁。唯有智慧,才有专业——亦如苏格拉底所言“道德即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