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55期教师周刊(总第3312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八个关键问题
《教育导报》2019年第55期教师周刊(总第3312期) 导报一版

■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刘立云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教育事业作出了“九个坚持”的规律性判断,强调要高标准严要求建好教师队伍,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建好建强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省的必然选择。当前,我省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立足全局、把握大势、抓住关键、深化改革,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夯实教师基础。

关键一

坚定政治方向,加强党对教师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管人才、党管教师,是党和国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基本原则,是新时代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要求。3月18日,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出“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6个方面的要求。这6个要求不仅适用于思政课教师,也同样适用于所有其他教师。一是完善党对教师工作的领导机制。高校应设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加强党委抓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力量;各级各类学校应建立健全教师基层党组织,把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教师党支部和教师党员。二是加强教师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规范教师党员党内政治生活,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注重选拔优秀党员教师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大力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立骨干教师“双培养”机制,严格党员教师培养标准。三是推动落实党委政府教师工作主体责任。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研究1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每年至少开展1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专项督察。

关键二

坚持师德为首,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党组把2019年确定为全省师德师风建设年,将切实加强并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水平。一是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贯穿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四个自信”。二是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行四项制度、开展四项活动,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和师德失范信息库。三是强化引导和监管。畅通师德师风沟通渠道,加强师德监督、强化师德考核,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师德师风问题突出的地方和学校责任人要严肃问责。

关键三

坚持质量并重,振兴教师教育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决定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是教育的灵魂。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一是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实施好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积极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培养补充“一专多能”教师,为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培养补充“本土化”教师。师范院校要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把主要精力放在师范教育上,真正回归“师范性”。二是全面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师范院校要紧盯师范生培养质量问题,优化设置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配齐配强师资;强化“三字一话”及信息技术等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严格实行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不少于半年的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地方、中小学“三位一体”师范生培养合作模式,深入推行高校教师与优秀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双导师”制度,推动师范教育回归“专业性”、师范学生回归“职业性”。三是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市县两级要按规定将教师培训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持续加大经费投入;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学校)要严格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建好“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传帮带”作用。

关键四

坚持均衡发展,促进城乡学校师资均衡配置

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师资均衡。当前,我省各地不同程度存在教师配置城市强农村弱、教育教学水平城市高农村低的问题。一是推动实现编制资源均衡配置。按照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每三年调整一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并向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倾斜。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优先满足教师编制需要。推行“岗编适度分离”机制,切实解决结构性缺员及编制不足等问题。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规定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根据班额、生源等情况统筹分配教师编制。二是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深入实施“特岗计划”,名额继续向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加大教师招聘力度,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临聘人员。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解决因编制不足导致的教辅、安保、后勤保障服务等人员配备问题。认真实施好银龄讲学计划,进一步优化制度设计,招募一批身体健康的退休优秀教师到乡村和基层学校支教讲学。扎实实施“深度贫困县教育人才振兴工程”,大力为深度贫困县培养、补充“本土”教师。三是深入实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大力促进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大力探索实行市域、县域内高中教师资源共享制度,切实满足高考改革选课走班教学需要。

关键五

坚持人才为先,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用”力度

建设教育强省和人才强省,迫切需要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高层次教育人才队伍。一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用好用足国家和省人才政策、人才平台等,切实以更宽广的胸怀、更开阔的视野、更有力的举措,大力吸引海外、省外人才来川来校。支持职业院校设立兼职教师特聘岗位,吸引企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兼职任教。更新观念、创新方式,鼓励支持各地各高校通过项目和科研平台、名誉院长和学术院长制度等柔性方式引进人才。二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培育。继续开展“天府万人计划”天府名师评选,遴选支持20名各级各类教师向上发展。推动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完善教师进修交流访学制度,积极推动国内外、省内外教师双向交流和培养培训,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教育人才。三是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完善高层次人才传帮带机制,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全面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制度。搞好人才服务,加强人才激励,切实为高层次人才发挥作用创造便捷、优良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关键六

坚持严管厚爱,全力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教师有地位,教育有发展,未来才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对教师,我们既要严管,更要厚爱。一是努力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认真实施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落实每人每月不低于400元的补助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自行提高补助标准。推动出台高校绩效工资动态调整办法,合理核定高校绩效工资水平。二是建立完善教师荣誉制度。继续开展为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工作。组织评选四川省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开展“四川教师风采”“最美乡村教师”展评等系列活动。三是关心关爱教师。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落实教师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全面清理和规范针对教师的各类检查、考核、评比、填表及各类社会性事务,切实为教师减负。加大困难教师的关心帮扶力度,探索建立教师互助机制,切实增强教师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关键七

坚持改革创新,切实理顺教师管理体制机制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教师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当前,教师准入、招聘、交流、退出等机制还不够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急需理顺。一是全面实行校长教师“县管校聘”。大力推进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与改革,实现培训、教研、电教、科研部门有机整合。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教师的职能职责,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岗位总量内,将岗位设置到校并统筹管理教师,切实加强考核评价、岗位竞聘、交流轮岗等工作。二是加强教师管理政策探索与创新。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教师走教等多种形式,开展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积极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拓展校长职业发展空间,加强考核评价,完善优胜劣汰机制,推动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校长队伍。三是提升教师管理信息化水平。强化教师系统管理与应用,全面采集教师基础信息,及时予以更新,并将教师大数据作为相关工作决策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依据。

关键八

坚持服务发展,激发教师队伍创新创业活力

首先,完善教师退出机制,从制度上倒逼教师创新。深化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实现职称评审与教师聘用衔接,加强岗位竞聘管理,强化聘期考核,实现准聘与长聘相结合,切实打破教师职称聘任“终身制”,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探索实行中小学教师全员竞聘上岗制度,加快形成竞争择优、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

其次,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功能,激励教师创新创业。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有效体现教师工作量和工作绩效,切实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师倾斜,引导教师从事班主任等工作。加快完善适应高校教学岗位特点的内部激励机制,加大对教学型名师的岗位激励力度。

最后,完善教育人才评价办法,引导提升教师队伍活力。坚持重品德、重能力、重业绩的评价导向,把品德放在教师评价首位,重点考察教师的职业道德。探索开展教师分类评价,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个性化发展,并坚持向教学一线、边远山区教师和乡村教师倾斜。高校应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科学划分岗位类别,分类建立评价标准,实施分类评价,并坚持向长期在教学、科研一线的人员倾斜。教师评价要克服论资排辈现象和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