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58期校园周刊(总第3315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公开课应聚焦“真问题”,促进“真研究”
《教育导报》2019年第58期校园周刊(总第3315期) 导报三版

本报记者 何元凯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公开课往往作为一种针对课堂教学的常规教研活动,通过教研等部门开展。近年来,围绕公开课出现了一些质疑声音,记者就此采访了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高中教育研究所所长吴中林,进一步探讨公开课的目的、效果及实操方式。

吴中林表示,多年来,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公开课也在与时俱进,发挥出显著的积极作用。公开课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引领作用,通过公开展示的优秀课例,即便包含了可能少量存在的包装、打磨、表演成分,也在新理念、新方法上具有展现教育改革、教学研究方向性的引领作用;二是能够促进学科教师进行学习和研究,无论是参加展评的老师和其所在的团队,还是进行公开课指导、评价的人员,都需要进行相应学习和研究,才能打造出优质公开课,而有了学习和研究,在之后的实践中就可能有更深的认识,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三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队伍成长,公开课的一大作用就是促进整体的提高,即通过教学展评、公开授课的活动形式,推动一个个团队发展和成长,提高区域教研工作、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质量,推动区域或者团队围绕一个个公开课涉及的教学问题开展研究。

对待公开课,应区别于常规课堂教学。公开课的主要目的并非单纯考察教师个体的教学能力,而是围绕某一课堂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探索,起到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在多年的组织课堂教学展评、听课与评课中,吴中林也注意到,部分教师反映,有的公开课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可能超出部分地区的教学实际,不能直接移植,或者难以借鉴运用。吴中林认为,公开课通常会追求深刻性和前沿性,往往是一个地区高水平教学的集中体现,观摩一堂公开课,不是为了照搬复制,而应该是借鉴其在理念、方式与手段上的一些创新点,结合本地或本校实际,采取“融入”的方式带动常规课堂教学的整体提升。

吴中林表示,公开课的初衷是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成长,并且事实上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但不可否认,在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个别“功利化”现象。有的公开课单纯追求“课堂效果”,进行脱离教学规律和本质的反复雕琢,学生呈现出的“课堂生成”偶有事先写好“剧本”的现象;也有个别“展示”脱离真实情境,呈现虚假问题。对于这样的过度包装和停留于教学表面的表演现象,应该想办法、建机制,加以克服和纠正。

吴中林建议,公开课应聚焦“真问题”,促进“真研究”,即根据教育教学的需求,根据课程改革的整体要求,科学设定课题,确定公开课研究和解决的主题,更好地发挥公开课等教研方式对教师团队、学校、区域在教学研究上的作用;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具有导向作用,各级各类课堂教学展评(公开课)活动,在评价上必须注重公开课对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的解决;此外,在公开课的组织形式、提高实效的制度建设等方面,也应根据时代发展进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