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59期家教周刊(总第3316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母亲的目光
《教育导报》2019年第59期家教周刊(总第3316期) 导报二版

当妈妈老了

成为成年人后,我们才开始理解并真正感激母亲所做的一切。即使时间流逝,妈妈老去,她也永远是耐心对待我们和深切关爱我们的那个人。赵自力希望长大后的自己也可以成为妈妈的依靠。

 

母亲的目光

■赵自力

 

在我成长的路上,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我的母亲。小时候,家境贫寒,母亲和父亲每天早出晚归,为生活奔波忙碌,他们相信,以后的日子肯定比现在好。

穆尼尔·纳索夫说:“母亲对于孩子是第一所学校。”母亲常常教育我们,不要羡慕别人吃糖,只要肯吃苦,能做事,日子就会甜,就会越来越有。所以,从小,我们就很勤奋,从来不敢偷懒,生怕一懒,好日子就到头了。

母亲教育我们总是润物细无声,没有刻意,没有做作,就是点点滴滴地渗透。如果说我在成长路上,取得了一丁点的进步或者成绩,我都要感谢我的母亲。

我是在母亲的目光中长大的。无论是咿呀学语,还是蹒跚走路时,我永远走不出母亲的视线。母亲的目光充满柔情蜜意,将我们包围。上小学时,母亲总要把我送过松树岭才回去,我蹦蹦跳跳地走在山路上。我知道,母亲一直在目送着我。只要一转身,就能看见山岭上的母亲。

后来,读初中和高中,然后,到外地求学,经历了太多的目送。在母亲的目光里,我像一只候鸟,每年来回于外地与故乡之间。只是,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结婚后,事业开始稳定下来,小家庭也甜蜜无比,逐渐忽视了母亲。母亲也偶尔来县城小住,不到几天就要赶回去。每次去车站送母亲,母亲总要趴在车窗上望着我们,那目光里有不舍和难过。聚少离多,母亲的目光一次比一次充满深情。我们当时并不懂得,一位留守老人在村里的孤单和寂寞。妻子曾提议几次,让我把母亲接到城里居住。我总说过段时间再说,直到母亲有年突发脑梗中风。

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出院后的母亲落下了后遗症,尽管腿脚没问题,但记性差了许多。中风后的母亲,一直住在我家,再也没吵着要回老家去。也许,她已经习惯了城里的生活,或者说压根就把我家当老家了。每次出门,母亲总要抱我一下,跟我说声拜拜。开始,我还有些不太习惯,母亲这是怎么了,印象中长大后的我们她从未抱过。后来听一个医生朋友说,老年人脑梗后,记忆减退,有时表现得就像个孩子一样。我才明白,母亲肯定是模仿我们跟孩子道别的情景。在她眼里,我们是她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我下楼时,母亲还要到阳台张望,直到望见我上车摇下车窗向她招手,她才缓缓收回目光。

就这样,只要我出门,母亲必定要抱我一下说声拜拜,然后到阳台目送着我,已经有两年多了。我也习惯抱下母亲,在她后背轻轻拍几下,然后跟她轻声说声拜拜再出门。一年四季,天天如此,这仿佛成了一种仪式,一种爱的短暂别离。

我也曾倚在车窗上故意多看母亲一眼,母亲总是望着我笑。我能感觉到,母亲盈盈的目光里,充满了深情。从此,母亲的目光,就一直照进了我的心里。

“五一”小长假,我回了一趟老家。老家在农村,从我记事起就有赶集的习俗,那时主要是由于交通不便。现在条件好了,赶集的习惯却还保持着,隆重得就像过年过节似的。听母亲说再过几天就可以上街赶集了,我满心欢喜,离开家乡后,很久没赶过集了。

我在车上和母亲说起儿时赶集的往事,母亲笑着说:“你那时简直是个小馋猫,看见什么好吃的就想要。”我笑了笑,忽然明白对儿时赶集印象深刻,其实是对那些小吃刻骨铭心罢了。

汽车在柏油马路上奔驰,原先要走两个多小时的路,现在十几分钟就到了。街上很热闹,人们熙熙攘攘地来回穿梭,母亲高兴地看看这、摸摸那,偶尔极为内行地告诉我几句要货比三家之类的重要经验,然后又继续去看下家了。我提着竹篮,喜滋滋地跟在母亲旁边,耐心地把母亲中意的物品放进竹篮里,小心翼翼地提着,就像提着一篮子宝贝。

回家后,我百感交集,有些事随风,有些入梦,有些长留在心中。有空我想再陪着母亲赶集,感受集市的热闹和人间喜气。跟随着母亲,看着她东张西望的背影,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