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62期校园周刊(总第3319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十年“回忆”郭沫若
《教育导报》2019年第62期校园周刊(总第3319期) 导报一版

2018年7月24日,对于廖久明领衔的郭沫若研究创新团队来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天。耗时5年多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回忆郭沫若作品收集整理与研究”的结项等级公示了:优秀!

这是乐山师范学院第一个国家重点社科项目,也是省内新建本科院校的第一个,而这项研究始于10年前。日前,记者对研究团队负责人、乐山师范学院教授廖久明进行了专访。

研究生时与郭沫若“相遇”,将任务化为兴趣

生于1966年的廖久明是鲁迅研究的热爱者,在读中师时就被鲁迅的《伤逝》所折服。读研究生期间,老师要求写有关1928-1937年巴蜀现代作家的读书报告,对鲁迅有浓厚兴趣的他想到了郭沫若,决定对题材相近的鲁迅《故事新编》和郭沫若《豕蹄》进行比较。自此,他开始对郭沫若有所了解。

2003年,廖久明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乐山师院工作。2005年,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筹备成立,他开始将研究重点转向郭沫若研究。“我始终认为,个人的发展有必要和集体发展结合起来,所以决定将自己的研究重点转向郭沫若。”廖久明告诉记者,因为工作前对郭沫若研究并不深入,所以成为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后,他下了很大研究功夫。

2008年,考完博士再次回到乐山的廖久明,开始协助时任乐山师范学院副院长杨胜宽、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研究员蔡震完成《郭沫若研究文献汇要》的编选、出版工作。正是这次工作让他意识到:回忆作品实际上是比研究文章更加基础的文献。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值得去做的项目,下定决心要完成《郭沫若研究文献汇要》的工作,于是开始收集回忆郭沫若的作品。《郭沫若研究文献汇要》于2012年出版后,廖久明于2013年以“回忆郭沫若作品收集整理与研究”为题成功申报了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地项目和四川省教育厅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

研究过程中,廖久明觉得有必要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没想到在2015年就一次性申报成功。他坚信学术研究最重要的是将兴趣与责任心相结合,源于兴趣,终于坚持。“说实话,心里没有底,可这件事的确吸引了我,所以我们还是想做,做了就要坚持到底。”廖久明说。

耗时10年,完成550余万字作品汇编

2009年,开始搜集资料与整理;2018年,等来国家社科基金的结项公示。10年,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算得上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但对于廖久明这个团队来说,却是一个非常短暂并且忙碌的时段。整个工作过程,用项目参与人、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刚的话来说,“时间短、任务重、难度大。”

廖久明说,项目计划2017年结项,主要是考虑到前期已经有了比较扎实的研究基础,再者,希望这套书在郭沫若逝世四十周年的2018年出版。没想到难度会这么大,远远超出了预期。

整体的时间不够,他们便用个人的时间来弥补。团队成员为了做好这个项目,不惜以牺牲自己的身体为代价。

在高负荷的工作中,廖久明感到记忆力明显下降。何刚因长时间呆在电脑面前,颈椎病发作,曾两次住进医院。整个团队所有参与此项目的老师,无周末、无寒暑假、无节假日。他们倍感时间紧迫,便用加班加点的方式,来增加用于这个项目的时间。

一个项目成功的背后必然有着庞大的数据支撑。收集所有回忆郭沫若的作品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搜集资料,资料多且庞杂,涉及范围广,作品年代久远。”何刚如是告诉记者,这的确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

团队通过郭沫若数据库、中国知网、超星图书馆查找原文并在浏览的基础上选出回忆文章。对于数据库上有目录却没有原文的作品,他们便在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重庆图书馆购买;同时,借外出开会的机会,到各地图书馆查找资料。整个团队一直竭尽所能,从浩瀚的资料中选取符合条件的作品。唯有根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