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63期家教周刊(总第3320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家庭教育如何做?专家妙招帮你解
《教育导报》2019年第63期家教周刊(总第3320期) 导报三版

■记者 吴宇婷 向颖

当下,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复杂且广泛,包括家庭教育从业人员的专业性、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家校合作的方式、家长家庭教育理念的更新等。家庭教育如何变得更好?首届成都国际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别忽略“儿童参与”的教育价值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儿童生活的主题单一,生活范围偏于狭窄。并且,家长对子女教育越焦虑,儿童生活中由成人主导的结构性活动的比例就越大;家长的社会安全感越低,儿童的生活环境就越小;家长购买的教育服务越多,儿童的参与状况越不理想。儿童参与具有独特而巨大的教育价值,是儿童的一项基本权利,他们应有广泛的机会亲身参与到家庭生活、朋辈生活、社区生活、学校生活等各种生活场景中,从中获得经验、能力和发展。在此方面家长应当更有作为,认识到家庭在儿童保护与儿童成长上的责任,在生活中协助儿童协调好作业、课外游戏等内容,尽量使其丰富而均衡,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中国儿童中心家庭教育部部长 霍雨佳

 

家长注重成长,才能帮助孩子成长

认识自己是作为父母的第一课。父母自身的成熟,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完善,自我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对教育孩子是最有帮助的。因为父母或其他的教育,给孩子营造出的家庭氛围就是他们成长的沃土。教育是潜移默化的,父母进行说教,不如先把自己的生活过好,认识自己的局限,并不断改善、梳理自己的教育观。现代家长必须要拨开技巧的迷雾,回归教育的常识,建立属于自己的教育支持系统,才能做孩子合格的陪伴者与支持者,成为他的“教育专家”。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知心姐姐教育服务中心总监 祝薇

 

每对父子间都会有契合点

父子两辈之间的关系通常有两种:一种比较密切、协调;另一种则不太协调,甚至彼此对立。在中国,后一种情况比较普遍。缓解代际之间的僵硬关系,家长可以从契合点入手。每一对父母与孩子之间都会有各种契合点,例如孩子遗传父母身上的优缺点、与父母一起长大不知不觉养成相似的性格等。父母要首先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才能在与孩子多次沟通、交流中找到最有力的契合点,然后围绕这个契合点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家长在引领孩子发展时,要注意结合孩子的兴趣,不要只想着推着孩子走向成功,应多花费心思去思考如何引领孩子健康、向上地成长。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 储朝晖

 

给孩子“我能行”的体验

新时代需要新人才,家长应着重培养孩子热爱生命和抗挫折的能力,热爱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合作、分享和感恩的能力。具体来说,家长要给孩子“我能行”的体验,帮助孩子找到热爱学习的某一种知识或技能,鼓励他将热爱的事情坚持下去。过程中,帮助他在所热爱的事情上取得成绩,让他享受学习与坚持带来的成就感。这样支持和信任的爱,利于孩子独立性和自我的形成,帮助孩子自立、管好自己。父母还要学会多看到并肯定孩子的长处,在别人面前为他感到自豪,这样孩子对家庭就会更有归属感。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 佟新

 

爱是动机,也是目的

家庭教育专业人员应具备的5种能力,即德、智、体、群、美。德,指的是伦理道德,也是专业人员发展的基本条件;智,是专业人员经过系统培训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体,是技巧与方法,因为知识只是基础,专业人员应能将学术性知识转化为应用层面,学以致用,才算具备核心能力;群,是指与人沟通的能力,家庭教育的问题广泛且深入,而都与人相关,所以专业人员应具有观察和接纳两种态度,才能够尊重对方,耐心倾听对方的问题,并给出有效的建议;美,是指从业者要有爱。从事家庭教育的人员有来自民营的教育机构,也有来自非盈利的公益组织,不论盈利与否,专业人员都必须以爱为动机和目的,对服务对象有爱,家庭教育指导才能真正发挥效用。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黄廼毓

 

家访过的孩子与老师有更好的互动

有许多老师发现,被访问过的孩子,上课都会比较主动坐在前排。家庭访问是亲师关系建立的重要桥梁,孩子也会因老师到过家中,而与老师有更好互动。学生入学前是最佳的访问时机,老师可以抱着与家长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目标走进学生家庭,与家长达成合作关系。家访需有良好规划。访问前,老师应拟定计划,详阅并准备学生资料,并提前告知家长。访问时,可以先从孩子优点引入,做一个倾听者,让家长在没有压力的氛围下自由倾诉。待清楚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后,老师也可以客观地介绍一下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要随意批评孩子。访问后,老师要及时整理资料,对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进行追踪辅导。

——台湾师范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博士生 易君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