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63期家教周刊(总第3320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家校有约 幸福启航——访内江市教育局局长黄英
《教育导报》2019年第63期家教周刊(总第3320期) 导报二版

■沈文

家教周刊:近年来,内江在搭建协同共育平台中抓牢家庭教育持续发力,请您介绍一下内江推进家庭教育的初衷?

黄英: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现实生活中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个别家庭教育效果不尽理想,不仅阻碍学校教育教学,更制约学生成长成才。为此,内江市教育局根据九部委《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精神,制定《内江市关于加强家庭教育的实施意见》,编印《内江市家庭教育指南》,建立家长学校,实施家庭教育提升行动,搭建家校社协同共育平台,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帮助家长掌握必要的家庭教育规范和技能,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家教周刊: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时期的家庭教育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在您看来,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黄英:我们在专题调研家庭教育中发现,部分家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不能与时俱进、匹配发展。比如,有的家长只督促孩子好好学习,忽视孩子个性和良好品德的形成;有的家长只关注孩子身体健康,却忽视心理健康;有的家长强行塑造,一味按照自己既定要求和模式,专制地为孩子设计好人生轨迹。溺爱、放任和关心过度的包办、期望过高等问题依然存在,这让孩子缺乏自主和自理能力,对生活缺乏足够的认识,极易出现耐挫力差等情况,有碍孩子成长。“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因此,今年,我们把家庭教育提升行动作为实施绿色德育、发展素质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让每个家庭发挥好其不可替代的立德树人功能。

 

家教周刊: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以及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内江在家庭教育工作中采取了哪些新思路?

黄英: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为主线,秉承“生长、生活、生态”绿色德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需求导向、家长尽责、系统推进、创新发展的原则,全面推进家庭教育的课程精准化、活动专业化、管理制度化、共育常态化,倡导爱家爱国相统一,探索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工作的新阵地、新动能、新路径、新机制“四新”行动,努力形成“共培、共育、共助、共治”的“四共”合育新格局。

 

家教周刊:教育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既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只有家校携手,才能整体提升育人效果,而办好家长学校是重要的载体之一。请问,目前内江市家长学校的发展现状如何?

黄英:近年来,内江市一直着力打造家长学校,探索家长学校发展的新模式,历经前期探索、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到市域内全面推动发展三个阶段,市域学校建成各级各类家长学校892个,己基本实现全覆盖。家长学校有效帮助家长培塑正确教育理念,有力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成才,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重要保障。特别是,我市家长学校自建立以来,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全面保障有牌子、有教材、有场所、有教师、有经费、有负责人、有教学计划、有工作指导、有考核评估、有档案资料“十有”,教学内容规范、教学方式科学、教学形式多样、家长参与度高,推动形成了“教育主导、家长互助、多元合作”的特色。

 

家教周刊:办好家长学校,既有个覆盖面的问题,更有质量和效能问题,家长学校师资队伍的能力和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平。内江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证家长学校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让家长学校真正成为培养合格家长的“母校”?

黄英:家庭教育是一件专业的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家庭教育不是简单的教育孩子,更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我市一直十分重视家长学校工作,实施“一二三”工程,有效供给家长学校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理念、引导家长解决关键问题、指导家长用好教育方法。“一”即建立一支由家教专家、优秀在职及离退休教师和优秀家长共同参与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二”即注重统筹培训和资源共享建设两个环节;“三”即优化公益讲堂、现场授课、网上论坛三个形式。

 

家教周刊:如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内江在家校社共育方面有哪些创新性举措?

黄英:近年来,我们依托“川南现代教育数字港”,充分发挥内江教育信息化优势,梯次推进“互联网+”家校社共育新路径。一是构建党建+教学、党建+育人、党建+家长学校等长效机制,开辟“教育论坛”“家长社团”“父母大讲堂”等平台;二是搭建家教指导中心、家长志愿团等平台,组织“一家亲”“邻家孩子”“家长宝典”“好教师进社区”等融情实践活动,成立“家校应急处理协作中心”;三是利用“互联网+”,搭建网上家长学校、家校沟通微信公众号、家委会网络交流群等手机客户端等服务平台,实现共育从“零散”到“系统”、从“经验”到“专业”、从“常规”到“特色”的转变;四是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优势,开设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专题、专栏、专刊等,广泛宣传家校社共育的科学理念和知识。

 

家教周刊: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教育环境,内江对下一步家校社共育工作,有何思考?

黄英:不得不承认,时代发展到今天,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庭与社会成为一个从学校向外无限延伸的生态系统,如同一个巨大的齿轮,联动向前。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深化实践载体、深化专家指导、深化科研引领、深化课程开发、深化家国情怀“五深化”,提升家校社共育品质。在制度常态、环境营造、创新主体、创新资源等方面持续发力,下足功夫,全方位、全覆盖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让家校社共育的阳光温暖每一个家庭、每一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