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65期新闻周刊(总第3322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村里走出首位赴英本硕连读大学生
《教育导报》2019年第65期新闻周刊(总第3322期) 导报一版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四川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当前正值打好脱贫攻坚战役的关键时期,全省教育系统派出大批人员奔赴一线,助力脱贫攻坚。

为全面展示全省教育改革成就,展现教育系统脱贫攻坚工作经验,《教育导报》组织记者兵分多路,深入基层蹲点采访。今起,本报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基层蹲点日记”栏目,记者将亲身跟随扶贫驻村干部、支教老师一到两天时间,观察他们的工作情况,通过他们展现基层的巨大变化,敬请关注。

刘传星为“一村一幼”辅导员教学出谋划策

何元凯摄

村里走出首位赴英本硕连读大学生

时间:5月14日 天气:阴

地点:雷波县马湖乡大杉坪村

记者:何元凯陈朝和(实习)

采访对象:刘传星省教育厅驻雷波县马湖乡大杉坪村第一书记

9点,我们抵达大杉坪村时,今天的蹲点采访对象刘传星已经在村养鸡场忙活了一段时间,查看卫生情况并与管理员吉根批尔大叔核对了销售记录。

大杉坪村是个生态移民村,也是纯彝族村。2014年以来,该村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310人,是个典型的深度贫困村。刘传星来自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是省教育厅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他即将在这里工作满两年。

养鸡场建在原始森林外围,占地20余亩。这属于该村集体经济,去年1月开始运营。加上短期见效的莼菜种植和黄羊养殖收入,当前村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达7200元以上。“现在日子越来越红火啦!刘书记真是操了不少心。”吉根批尔大叔高兴地对我们说。

作为省教育厅派驻扶贫干部,刘传星和“战友们”非常重视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我们跟着刘传星走进村上“3+3”模式学校,即学前教育三年、小学低段三年。这是在省教育厅帮扶下,于去年建成投用的教学点。

在学前教室,午休床、电视、玩具、图书等一应俱全。“一村一幼”辅导员正在用普通话教学。刘传星认真听完课后,与两位老师交流教学问题。作为一名心理学硕士,他经常到教学点听课,并发挥专业优势,为老师教学出谋划策。

中午时分,刘传星到贫困户吉根阿惹家中进行入户走访。吉根阿惹的儿子马石者正在成都一所高职上大二,经常通过微信和刘传星聊天。刘传星告诉吉根阿惹,他正在帮石者联系雷波县的实习单位。“石者一直跟我说想回来当老师,这是好事,你要支持他。”

如今,村上像马石者一样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大杉坪村多方筹措15万余元爱心助学款,培育出11名大学生,包括村里首位赴英国本硕连读的贫困户大学生吉么不批。

吉么不批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他获得公费资助,前往英国利兹大学进行本硕连读。今年,吉么不批申请休学回乡创业。他一手创办起凉山速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雷波县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民宿等开发微信小程序,帮助他们通过网络提升产业发展成效。

当天下午,刘传星正好接到吉么不批打来的求助电话,需要借1万元周转,他二话不说就转账过去。“我们希望通过教育改变贫困学生的命运,他们学到知识后能回乡建设,这对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作用很大。”刘传星说,年轻人创业难免遇到困难,应该尽力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