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72期教师周刊(总第3329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教师有择宜素养 教育显实践智慧
《教育导报》2019年第72期教师周刊(总第3329期) 导报一版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陈大伟

编者按

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在2018年8月《中国教育学刊》撰文《教师最需要什么素养》,认为:“教师最需要的不是理论沉思所需要的高智力,也不仅仅是制作所需要的技艺,而是在复杂情境下‘择宜’的素养。这也就是中国文化所推崇的‘中庸’,遇到问题不走极端,遵循‘善’的目的,通过实践推理,根据具体情形采取此时此地最恰当的策略。”

为什么强调教师的择宜素养?教师的择宜素养构成和来源如何?成都大学教授陈大伟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

1

教育本身就是选择

对于教育的择宜,可以说早已有之,《论语》记录了这样的故事。有一天,子路向孔子请教:“听到有道理的意见就要实践起来吗?”孔子回答说:“你有父亲哥哥在,你应该和他们商量一下,怎么能够听到以后就实践起来呢?”后来,另一弟子冉有来向孔子请教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这样回答:“听到了就要实践起来。”碰巧这两次问答时公西华都在,他感到疑惑,孔子解释说:“冉有做事往往畏缩不前,因此我鼓励他;子路的勇气一人抵几人,敢于作为,冲动起来很麻烦,所以我让他慎重一些。”孔子的因材施教就是一种择宜,他是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了不同的教育选择。

今天,我们更加重视和强调“择宜”,一方面是时代发展强化了选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认为:“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就是人的行为模式由指定性行为转变为选择性行为的过程。”可能性多了,你不能不有所选择。另一方面,教育本身具有多种因素和多种可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制创造精神的力量。”教育应有的选择是:“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作为一种以促进人的发展的有目的、有意图的实践,教育本身就是选择,做教育就是做选择,通过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方式等方面的选择,我们力图找到和实施最恰当、最合适的教育。

2

教师择宜素养的构成

素养是一个人通过后天修习所获得的品质和能力。

我以为,教师的择宜素养包括择宜的意识、择宜的经验、择宜的能力。

教师的择宜意识

择宜意识是对教师对教育择宜的理解和认识。

就择宜意识而言,一是要确定教育需要面对差异、教育需要做出选择、教育需要兼顾平衡的意识,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加深理解参与学生丰富多样性和发展变化性,加深理解影响学生发展的多因素性,加深理解教育实践多主体的利益交织性,理解择宜选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提高教育择宜的自觉性。

二是要意识到教育择宜既是教师的专业义务,也是教师的一种专业权利,教师有专业义务和权利作出专业判断与专业选择,并为自己的专业行为承担责任。作为一种实践智慧,教育的择宜表现为实践的中庸,“中庸”的本质不是调和与折中,而是适度与和谐,是适宜。亚里士多德对此有这样的认识:“要在应该的时间,应该的境况,应该的关系,应该的目的,以应该的方式。这就是要在中间,这是最好的,它属于德性。”

三是要有开放意识,《论语》说孔子:“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意味着教育实践不能没有根据,要研究学生特点、心理和需要、要研究周遭的环境和家长的特点和需要;“毋必”意味着教育不要线性思维,要有复杂性思维,少一点必然性论断,多一些可能性、或然性思考;“毋固”意味着我们要认识学生和时代要求的变化,不固守过去的教育老法子,要研究新情况,作出恰当的教育变革;“毋我”意味着避免立场先行,以立场划线,听不同他人意见,看不得他人不同,学会向真理投降。

四是要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不断研究和实践,认识和理解教育的更多可选择性,从可选择性中进行更恰当的选择,实施更适宜的教育。研究教育模式的布鲁斯·乔伊斯认为:“没有一种模式在所有的教学目标中都优于其他,或者是达成特定教育目标的唯一途径……这就要求优秀的教师(或设计人员)必须为了自己的终身职业发展掌握大量的教学模式,完善或扩展自己的已有模式。”要选择运用恰当的模式,就得掌握大量的模式,心中有模式可选可用,中庸是看清全局的中道和平衡。

教师的择宜经验

择宜经验是面对教育实践问题时头脑中存有的过去经验。教师的择宜经验来源于实践,它可以是自身的实践,也可以是他人的实践。

从自身的实践看,以下两种途径并行不悖:行动研究是获得择宜经验的一种途径,带着某种经过择宜的行动方案到实践中验证和比较,可以获得应对同类问题的思路和策略。实践遭遇以后的实践反思也是获得择宜经验的另外一条途径。教育实践情境难以预料,实践中遭遇了某一意外,我们不得不紧急应对,事件结束以后,千金难买回头看,回头反思,也可以找到某些更值得选择的合适方法。

我以为,择宜素养是可以从学习、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的。以对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教育故事的学习研究为例:

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并要求他放学后到校长室。放学后,陶行知回校长室,发现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陶行知给王友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夺眶而出,内心的愧疚在呐喊,不由脱口而出:“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笑着掏出第四颗糖:“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颗糖……”

研究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获得以下教育择宜的经验:(1)在制止学生的错误以后,要冷静下来,不要急于处理,要为学生留下情绪缓冲和认知反省的时间,使学生对接受批评有一个心理准备,“退后一步自然宽”。(2)在批评教育学生之前,老师要先做调查研究,不要在事情不清楚、情况不明白的时候教育学生。(3)教育要善于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以正面教育促进学生自我教育。(4)对学生的表扬和肯定要有针对性,要指向学生的具体行为,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老师肯定的,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自觉追求老师期望和鼓励的行为,收到教育的效果。(5)批评学生要注意场合,单独约学生到办公室面谈,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对立情绪,从而营造积极、轻松的师生谈话氛围。

教师的择宜能力

教师的择宜能力是一种教育的实践智慧,它是一种对实践、地点、方式是否恰当的判断能力,以及在恰当的时间、地点用合适方式下实践合适教育的能力。

择宜能力首先是对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的研究和洞察能力,在研究洞察中发现他们不同的特点和诉求,以及他们不同的当下、既往以及未来的变化趋势,从而有针对地做出判断、进行教育择宜。孔子之所以能对子路和冉有做出大相径庭的指导,就是因为他对弟子们的仔细观察与研究。就不同的学生而言,择宜意味着因材施教,“因”是根据、是依据,“因”的基础是观察和研究,也可以说,教师的第一能力是研究学生的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择宜施教的能力。

教育的择宜要有把握全局的能力,要定位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叶圣陶先生在《如果我当教师》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我不忘记各种功课有个总目标,那就是‘教育’——造就健全的公民。每一种功课犹如车轮上的一根‘辐’,许多的辐必须集中在‘教育’的‘轴’上,才能成为把国家民族推向前进的整个‘轮子’。这个观念虽然近乎抽象,可是至关重要。有了这个观念,我才不会贪图省事,把功课教得太松太浅,或者过分要好,把功课教得太紧太深。”要培养整体的人,健全的人,既不要把自己的学科教得太松太浅,也不要教得太紧太深,既无不过也无不及,这对今天的我们更有一种警示和提醒。

有了整体的平衡与关照,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育的择宜表现为取舍的能力。以语文教学为例,九年义务教育要借助诗歌、散文、小说、议论文等教学材料,通过讲解、思考、练习、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搭建学生听说读写思等语文素养的“一栋房子”,这是课程标准的要求,这是全局的意识。但具体到某一节课、某一群具体学生,在学习材料上教师需要有篇目的选取,在学习目的追求上要有所侧重,在学习内容上要有所比较,在教学方式要依据目标和内容……很显然,教师不能每一节课面面俱到地做一间“小房子”,然后堆成语文素养的“大房子”,更重要的是在某一时间段里做出“筑地基”、“砌墙”、“封顶”的取舍。通过这种“聚焦”的选择,让学生一课一得,学有所获恰到好处,这是教育取舍的实践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