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75期家教周刊(总第3332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读懂孩子的“第三种语言”
《教育导报》2019年第75期家教周刊(总第3332期) 导报三版

记者 吴宇婷

绘画是孩子表达自我的一种工具,也是他们的“第三种语言”。孩子的画作看起来天马行空,却能投射出他们内心真正的情绪和想法。如果家长能够读懂这些画作,与孩子的交流也会更进一步。

儿童绘画有哪些特征?家长如何通过这些作品理解孩子内心?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近日,记者采访了画家王德晓,他结合多年的儿童艺术心理研究,分享了观点和建议。

当儿童绘画的“鉴赏师”

从事了多年儿童绘画教学工作的王德晓认为,要激发孩子的艺术兴趣,家长首先要试着理解这些“抽象派”的儿童绘画,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儿童绘画属于想象绘画,不受客观形态和手艺规范的束缚,是儿童天然感情的透露,它们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他说。

他介绍,儿童画的形式往往具有平面化、笼统化、色彩夸张的特点。例如,画面中人的身体、四肢可以随意弯曲,加长或缩短;人的面部可以出现两个庞大鼻孔;从侧脸上也可以看到一双眼睛等等。

儿童还喜欢将喜欢的物象拟人化。例如,画地球与月亮握手;画蓝天白云间的彩虹上有小孩游玩;画太阳公公向月亮婆婆问候……这些夸张、大胆的画画方式都说明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儿童画构图也丰富多样。”王德晓说,儿童画的构图没有成年人那么多的规则和限制,他们不用考虑画面的平衡对称,也不考虑画面的对比是否协调。所以儿童画通常都很随意,有时,他们甚至在一些连环画上直接创作。

他举例,曾有一个一岁半的小女孩,喜欢把连环画上人物的眼部都画上一个圈圈,老师问她为什么这么做时,她说,“我在画奶奶。”老师恍然大悟,原来奶奶眼睛不好,做针线活需要眼镜,小女孩正在用画画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关心。

“儿童的艺术创作不分时间、地点,在儿童的‘涂鸦时期’,家长要让其尽情画画,激发孩子的艺术兴趣。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学问和经验逐渐丰富,审美不断提高,孩子的审美会开始趋向于成人化。这时,家长则需对孩子适当指点,让他们的画作逐渐成熟起来。”王德晓说。

做孩子绘画入门的“引路人”

孩子绘画也需要一些适时引导,才能让他们在艺术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王德晓建议,家长首先要学会“听”孩子的画,撇开“画得像”的错误概念。

“孩子画画有他们熟悉的表现手法,他们喜欢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形容身边的人与物。例如,简洁的线条代表妈妈,混乱的线条代表弟弟,圆圈代表好吃的饼干……所以,我们欣赏儿童画时,不是看他们画得像不像,而是去发现他们在画中表达的情绪,理解、关心他们所诉说的内容。”王德晓说。

当孩子想画一件事物,却不知如何表现时,家长还可以用一些语言引导孩子。他举例,孩子想画大象时,家长可先和孩子一起讨论大象的特征,同时辅以图片、书籍,加强孩子对画作内容的表现欲望。之后,鼓励孩子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状去描绘大象的头部、身躯、四肢,孩子就逐渐掌握了画画的入门技巧。

“艺术来源于生活,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也是帮助孩子成长的重要方式。游泳、烤肉、爬山、唱歌、跳舞,甚至生活中的吃饭、洗澡、刷牙,睡觉等点点滴滴,都是孩子灵感的最佳来源。孩子透过亲身体验,才能描绘出生动、真挚、充满情感的作品。”王德晓说。

色彩表现是绘画的一部分,加强孩子对色彩的辨识度同样重要。王德晓介绍,儿童时期是孩子感受、表现色彩的最佳时期,家长、老师可以抓住这个时期充分挖掘每一位孩子对色彩的敏感度,给予孩子多角度、全方位的启发和提示。

他建议,家长可以给孩子创设一些充满情感色彩的环境。例如,布置孩子的活动室时,让室内墙壁装饰的色彩更丰富;还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多样化的工具,例如水彩笔、蜡笔等等,引发孩子对色彩的兴趣。

成为艺术兴趣的“守护者”

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但如果他们的艺术兴趣没有得到保护,甚至被破坏,孩子与艺术的连接就会消失。如何保护孩子的艺术兴趣?王德晓认为,关键在于尊重。

王德晓发现,在培养孩子艺术兴趣的过程中,一些家长的做法非常不科学。例如,当孩子的绘画内容与成人意识中的事物大相径庭时,家长喜欢告诉孩子“这样画不对”,或拿起画笔在孩子的画作旁画一个示范。这样的做法会导致孩子失去创造力,以及绘画的自信和勇气。久而久之,孩子的作品也会千篇一律,失去灵性。

“家长如果想参与孩子的绘画过程,首先要学会尊重,不要随意干扰、介入孩子。家长要懂得绘画的表达主体是孩子自身,而不是他身边任何的指导者。”王德晓说。其次,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任何作品。“家长如果不懂孩子所画的内容,可以与孩子探讨,而不是去评价、定义孩子的作品好与坏。即使孩子表达‘不会画’‘画不好’时,他们也不是需要家长做出示范,而是希望家长给予鼓励和肯定,建立绘画的信心。”他说。

在王德晓看来,绘画的目的不是让孩子画出逼真的画作,而是锻炼孩子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能力和对话勇气,在绘画过程中感受快乐,学会表达自我。只有家长懂得这一点,才能真正守护孩子的艺术兴趣,让孩子与艺术相伴,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