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79期教师周刊(总第3336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师德建设 让教师成为最好的自己
《教育导报》2019年第79期教师周刊(总第3336期) 导报一版
编者按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突出师德建设,把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随之,教育部等五部门出台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了“落实师德教育新要求,增强师德教育实效性”的首要目标。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道德观价值观相互冲突,迫切需进一步加强我国教师的师德建设,让教师真正承担起新时代教育的神圣使命。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张筠

在今年高考全国Ⅲ卷语文的作文题中,一幅“最后一课”水墨漫画成为热议的焦点。漫画中,在高三毕业前最后一堂课上,同学们端坐在课桌旁,桌上堆着一叠书。课桌前,一位戴着眼镜、身着白衬衫老师说:“毕业前最后一节课,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老师依依不舍的神情、发自肺腑的语言,透露出五味杂陈的感情,直击人们最柔软的内心。

古往今来,教师,一个神圣的职业。“立业德为首,执教品为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无数对教师的溢美之词,昭示着教师有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而且也寄予他们太多的期许与希冀。师德如光,师德如炬,师德照亮了教师自己,也照亮了孩子未来的路,更是照亮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在师德建设中,不但需要国家顶层设计的严密性、科学性、规范性的刚性制度,也需要教师在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吸取营养、不断生长,更有必要引导教师尊崇教育伦理,使其在自省、自悟、自律中提高道德修为,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最好的自己。

 

新时代,呼唤教师成为最好的自己

师德,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师德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要求和具体内容。改革开放初,为提高教师思想政治觉悟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部于1984年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关于师德建设的规范性文件,对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具有纲领性指导作用。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影响,部分教师思想信念出现了动摇,在经济、社会诱惑面前丢掉了敬业从教的职业理想。为尽快改变这一状况,党中央于1991年颁发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化了学校教育和教师对整个社会的政治引领作用。同时,先后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为师德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进入新世纪,随着依法治国法制体系的不断完善,针对教师师德行为失范的问题,教育部分别于2000年8月、2005年1月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将“依法执教”“廉洁从教”作为了师德规范重要内容,明确师德底线,使教师职业的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人民群众对教育期望越来越高,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从“能上学、有书读”转变为“上好学、读好书”,因此,以提高师德水平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变得更为迫切。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座谈时号召全国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以下简称:四有),为新时代师德建设赋予了新内涵、提出了新标准、寄予了新的期待。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理想信念是新时代教师成为最好自己的灵魂,在“四有”中占据核心地位。教师既是授业解惑的“经师”,为学生传授知识,教育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实践;教师更是传道的“人师”,其举手投足时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就是“用灵魂唤醒灵魂”。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道德情操是教师成为最好自己的首要条件,在“四有”中有导向功能。夸美纽斯说:“教师应该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新时代的学生思想更为活跃,喜欢模仿,可塑性强。学生天然的“向师性”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健康的人格、文明的举止、优雅的谈吐,教师道德情操对学生有着耳濡目染的影响。

扎实学识是教师成为最好自己的基础,在“四有”中发挥支撑作用。当前,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5 G等技术的发展,学生的视野、需求、发展预期等千变万化。教师不再是一碗水、一桶水,而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清澈河流,教师要有诗与远方,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满足于新时代创新人才和关键能力培养的要求。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仁爱之心是教师成为最好自己的永远追求,在“四有”中具有促进作用。《老子》说:“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一个心中充满爱的教师,会因势利导,静待花开,用自己崇高的德行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感和价值观。

 

尊崇常识与伦理,是师德建设的基础

教育常识指教师在理解人性的基础上,本着对教育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对知识的敬畏,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影响,使之形成完整人格和品格。师德伦理是指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活动过程中如何处理教师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在处理这种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新时代的师德建设首先应回归教育常识。近年来,有关高校教师违背“红七条”的事件被频频曝光,个别教师在课堂上辱骂学生、体罚、变相体罚学生、虐童事件等师德失范情况屡见各种媒体,进入公众视野,引起了党政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不仅暴露了个别教师在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的简单粗暴和错误,而且暴露了个别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伦理的严重缺失。

但是,我们也要理性看待这些师德失范案例毕竟是教师队伍中的极少数,并不能代表整个教师群体。我们必须对师德建设保持高度的警醒,如若就此而产生师德焦虑则有悖于教育常识。毕竟,每位教师都是普通的自然人,不能以个别现象妖魔化整个教师队伍,甚至用所谓的“道德制高点”绑架教师群体。

从主体的视角看,师德伦理包括国家、学校和教师;从内容的视角看,师德包括规范要求和个人修为。国家的师德伦理是师德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具有原则性、强制性和规范性,直接管理教师的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国家规范要求下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细则,在操作上具有校本化和个性化,对每一位教师的师德建设具有直接作用。

个人道德成长则是催生师德的内生力量,马里坦说:“教育的主要动因和动力因素并不是教师的艺术,而是能动性的内在原则,即天性和心灵的内部力量”。因此,教师的睿智和人格特质即师德魅力,才是一种深远的精神力量,直抵学生心灵,触动学生灵魂。

因此,教师的师德只有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在知、情、意、行上共同作用和相互超越才能产生。为此,在师德建设中,既要注重硬约束,更重要的是要引导教师形成内在的道德认知,并使之在教育活动中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

 

系统构建,让教师成为最后的自己

“无德无以为师,德为师之本。”新时代加强师德建设,必须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师德内涵,系统构建,让教师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建设的衔接性。顶层设计方面,在出台师德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的同时,需下发相关实施细则和解读方案,并及时为基层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有效指导,力戒基层以文件转发文件的形式主义。学校应根据上级下发的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组织教师学习讨论,通过走访调研和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后,形成具有自身学校特点且具可操作性的详细制度,将师德建设进行实化、细化、具体化,加大执行力度,严格监督考核。

二是注重外在他律与自我约束的协同性。在他律上:一方面,进行正面激励。当教师具有高尚职业道德时,通过评选、奖励、宣传等手段对教师进行激励和奖励。另一方面,当教师师德失范时,通过警告、规制、法治等手段进行批评教育和惩罚。在自我约束上: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中提升职业修养。通过参加各种学习、讨论、专题讲座等活动,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将

道德规范内化于自身行为,形成职业道

德自律精神。同时,将制度保障、监督体

系与教师的自我约束紧密结合起来,发

挥他律与自律的协同作用,实现“你应当”的道德律令向“我应该”的道德意志自我约束转化。

三是注重师德建设与师能提升的统一性。师德,不仅指教师一般意义上的道德,更重要的是专业职业道德。师德高尚的教师必然以精湛的专业能力为依托,德能并重,如若抛弃师能,再高尚的德行也是物无所系。因此,教师需敬畏三尺讲台,将学习作为生命恒久的追求,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与学科教学改进融合推进,认真研究每一位学生,突破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培养支撑学生终生发展、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创新创造的人格品质。

四是注重过程监督和违规必处的严肃性。建立健全师德监督机制,把师德建设纳入各级政府教育督导评估体系,构建起由政府、学校、师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建立多种形式师德投诉、举报方式,开展“线上+线下”师德评价。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将师德失范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查处顶风违纪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违规违纪人员和相关责任单位、负责人进行行政处分和其他处理,遏制教师失德行为蔓延,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引路人”,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