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85期校园周刊(总第3342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业余牌手”徐唐的“职业”坚持
《教育导报》2019年第85期校园周刊(总第3342期) 导报四版

■实习记者 陈朝和

“学会了之后,的确放不下。”谈起打桥牌,徐唐有些激动。他幽默地说道:“退休之后,会一直打,在天堂都会打的!”

徐唐,是乐山市草堂高级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从教30余年,玩桥牌是他坚持了28年的业余爱好。

业余选手,捧回冠军奖杯

前不久,在第六届绵阳安州“花果乡杯”四川省桥牌公开赛中,玩了28年桥牌的徐唐,在与3名搭档组成的“地势坤”队中,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夺得公开赛团体冠军奖杯,刷新了乐山桥牌队伍的历史成绩。为期3天的比赛全是斗智斗勇的较量,20个省市89支队伍,14轮112副牌的比拼,其中不乏专业牌手加盟的对手。这个名叫“地势坤”的业余队伍,如何能够化险为夷、步步为营,最终取胜的呢?

记者问徐唐夺冠的秘诀是什么,他认为:“这次比赛,大家发挥得比较好,自己失误也相对较少,然后,就是有一点运气。”在徐唐看来,团队默契度、叫牌体系运用、运气、失误率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比赛的发展。徐唐条理分明的“秘诀”背后,是他和队友多年的努力和坚持。

徐唐在1991年学会打桥牌,几个月后就参加了乐山的一场比赛。比赛中,他遇见了高手,“发现差距特别大,但人家那些牌手觉得我在桥牌上进步很快,所以,就有比较高水平的牌手来找我玩。”徐唐学习桥牌的过程中自觉性高,觉得自己不会打,配合不好,就主动补课、看书、思考,通过实战,慢慢积累起来。“学会桥牌后,你会发现其他纸牌类游戏没玩头,思维上完全不一样。”

草堂高中的桥牌传统对徐唐颇有影响,他回忆道:“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草堂高中建校初期,我学桥牌是跟着我们学校的老教师们学的。学会后,觉得有趣就坚持下来了。”草堂高中的桥牌队伍是原来乐山市桥牌甲级队的常客,在1999年取得过乐山市桥牌比赛的冠军,直到2002年都是乐山市名列前茅的队伍。

“地势坤”这个队伍组建于3年前,但是队名却是在赛前才有。当时北京有一支队伍叫“天行健”,徐唐和队友商量后决定,就以与之呼应的“地势坤”为名,让队伍“稍微有点文化的味道”。队伍牵头人是乐山市医院的外科主任蒋俊威,徐唐与他相识多年,桥牌水平相当。组建后,队伍经常参加省内外的比赛,这一次的成绩是建队以来最好的。

虽然是业余队,但平时大家也经常交流切磋,没有教练就自己总结。徐唐说,桥牌运动分为两个阶段:叫牌与打牌,“叫牌阶段双方斗智斗勇,很多时候在叫牌阶段胜负就已经决定了。”周末的小聚会是徐唐和队友、牌友们交流桥牌的机会。“桥牌的术语多,对打法的理解各不相同,有时相互间聊着起了争执,嗓门儿一高,茶馆里其他人又听不懂,会觉得我们这帮人很奇怪。”这样的“尴尬”次数多了,有时候小聚会干脆变成到公园、到草坪坐着聊。

亦学亦乐中觅知音

“桥牌在欧美是一项绅士运动,打牌非常安静,加上是一种智力运动,最大程度地杜绝了手气的成分。”徐唐这么多年一直坚持这个爱好,他个人觉得,“麻将和其他纸牌手气成分太重,拿起的牌好,大概率就能赢牌,桥牌不一样,桥牌的变化要多得多。”在徐唐看来,桥牌如果要玩好,也是一种假设和推理,逻辑性强;同时,作为一种团队运动,“叫牌阶段最重要的就是两人之间的默契,一副牌的好坏在不同人眼中不一样,需要搭档之间经常沟通,在桥牌理念、价值观上尽可能达成共识。”

桥牌这种爱好让徐唐亦学亦乐,也遇了知音。“他对桥牌孜孜不倦地追求了几十年,他又是乐山市2016年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得主,专业搞得好,又会打桥牌。”徐唐说,搭档蒋主任就是他的一个榜样。

乐山桥协前任秘书长王次林教授一有新的想法,就喜欢和徐唐交流,“王教授是一个牌痴,生活除了工作,都在思考桥牌、设计桥牌、完善桥牌,乐山、成都、以及省上很多牌手都在用王教授的叫牌体系。”

“要介绍桥牌的话,简简单单几句话也讲不清楚。”若有人泛泛谈起桥牌,徐唐会吝其言语,做思忖状,认真告诉对方桥牌“复杂、严谨和规范”,“入门规则比较复杂,一般人不潜下心来学习的话就不了解。”但同时,要有人说对桥牌感兴趣,徐唐立马两眼放光,来了兴致,“规则说起来不好懂,你真感兴趣的话,保证一个上午你就可以入门,会打。”前后的状态,让记者看到,在背着“业余牌手”身份的徐唐身上,却有“职业”般的坚持。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