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87期教师周刊(总第3344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四个现代化”
《教育导报》2019年第87期教师周刊(总第3344期) 导报一版

成都师范学院副教授 杨其勇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现代化潮流不可逆转,是一个永未完结的过程。在走向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中国是后发者,正按照自己的中国梦前进。教育作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尤显关键。中国承诺,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时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30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教育模式。

教育现代化的质量,关系到国家整体现代化的质量。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关键在教师的现代化——教师是实现教育梦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教育现代化优先表现为教师教育的现代化。我认为,新时代教师教育需要完成“四个现代化”:教师教育理念现代化、教师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教师教育知识的现代化、教师教育治理的现代化。

教师教育理念现代化

教师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即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和教师教育具体行动,应该坚持的取向、原则、关系等观念的“现代性革新”,以及对教师职业本身旧观念进行反思和审视。

第一,对教师谋生观、蜡烛观、匠人观的重新审视。长期以来,我国对教师职业形成了三种典型性观念——谋生观、蜡烛观、匠人观。虽然在教育学研究领域此“三观”早已经受到批判,但在现实社会中,还有强大的生存土壤。一是“谋生观”,认为教师的职业和其他职业没有两样,都是一个谋取基本生存资料的“饭碗”,满足是生存性需求。这种观念没有把教师职业和其他职业区分开来,对教师职业理解过于低级和庸俗;未认识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需要开展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参与学生精神生命构建和自身精神生命完善的过程,间接地参与社会历史创造的过程。二是“蜡烛观”,认为教师职业是自我牺牲的过程,牺牲了自己成就了学生,虽然是正面歌颂教师“无私奉献”的品格,但这种过于拔高教师职业的道德性,无疑对实际教师的行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教师职业的前提不是“毁了自己”,而是“成就自己成就学生”,体验到创造性工作的充实感和幸福感,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三是“匠人观”,认为教师就是一个“匠人”,会一些粗浅技能的“熟练工”,以做工获取酬劳,过程不需要创新,就是不断的重复固化的模式,不需要对对象进行分析和情感注入。显然这种观点与教师职业格格不入。总之,对教师三观的审视,可以认为新时代教师职业不是一般的工作,不是匠人重复固化的套路,换取酬劳;也不是牺牲自我的换取崇高的道德赞誉。反而,教师是社会历史的建设者,他者精神生命的建构者。教师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精密的技术活动,积极情感注入和主体间交往的活动;是根据不同学生进行个性教学,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整合教育资源的研究活动。

第二,新时代教师教育理念是智慧创新。世界经济合作组织,把新时代教师素养概括为四个方面:具有强烈创新性和批判思维的“思维方式”;具有极高共同和合作的能力的工作方式;具有熟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工作技能;具有完美公民素养和社会责任的日常生活。四个方面中“创新思维”排在首位,不但是教师自己要创新思维,更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一文中明确强调,新时代教师教育观是“培养学生学会批判思维,独立判断和开展辩论,根据社会的需要来探索、研究、试验和创造知识”、“创造知识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学会学习等能力”,这一切的关键都归结于教师要具备新时代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新时代,应该是由培养“知识人”向培养创新创造人和智慧人转变,信息社会时代更需要创新创造性人才。据此,新时代应该以“智慧创新”理念作为教师教育学科研究和教师教育师范生培养和教师培训的最高理念,以推动教师在新时代,从传授“固化知识”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智慧人”转变。要培养智慧创新的人,那么,教师首先要成为智慧者和创新者,这是时代要求。

教师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从国家政策层面看,我国相继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政策性文件,极大地推动了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师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一项基本国策。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下,传统教育理念、目标、内容、途径与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师教育跨越式发展,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

未来我国教师教育工具现代化主要走向为:一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资源库。为了教师个性化学习和教学,提供更加广泛的资源,发动教师教育专家和教师一起共同参与,建立健全网络资源数据库,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平台,加强公益性和平台的开放性,形成教师建构资源和使用资源的良好环境。二是建立网络互助型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共同体是指以网络为工具,促进教师和同行的互助交流、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实现知识的生存,能力的生长的一个网络教研团体。网络学习共同体,可以是一线教师、专家、教研员,也可以是城市和农村、大学和中小学、教师教育者和教师之间的一个共同沟通的渠道。网络学习共同体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是利用科技手段改变学习方式。提倡进行案例式学习、主题式学习,网络式教研等,促进知识生成和传播,丰富教育资源。四是建立教师教育动态服务体系。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师教育人才选拔,培养、培训,专业发展的全程中,形成一个技术性的闭环,通过闭环搜集相关数据,形成教师教育区域性大数据。根据数据精准进行招生、培养、培训,从而更好地定制个性化教学方案,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同时,通过教师个体的“电子档案”、“成长大数据”,建立教师的专业发展数据追踪和支持体系,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五是深化现代技术在教师教育课程、课堂中的运用。创新课程类型和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引入 AI教师、引入 VR(虚拟技术),呈现出一线中小学幼儿园的实践环境和具体环节,做到课程和教学的可视化。

教师教育知识的现代化

美国舒尔曼等人提出教师教育知识包括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 Pedagogical ContentKnowledge,简称 PCK)、关于学习者及其特征的知识、关于教育境脉的知识以及关于教育目的、目标、价值及其哲学与历史渊源的知识等在内的教师知识分类受到普遍认同。

国际学术界认为教师教育知识的现代化实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注重教师教育课程的前沿性、灵活性和实用性;注重模块式课程的开发和教育临床研究;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实施方法;注重质的评价和严格把关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为未来教师习得和提升教师专业知识基础提供经验的教师教育课程就需要充分体现融通性,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共识。比如,北欧国家瑞典提出“整合编码”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教育知识需要强调学科间的整合,培养和培训教师形成“整合”思维,特别强调师范生的成长主要不是依赖原先各自为政的各科教学法,而是突出学习的统整性、倡导主题整合和科际整合,强调将以往相割裂的学科内容相统整。

PCK是新事物,此后有学者由此概念推导出了 PCKg,强调PCK不是静态的,应该是动态生成的;推导出 TPCK,强调即不光是动态生成的,是还加持了现代技术的。这些概念的演绎,为以后西方国家教师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教育知识的现代化,强调将教师教育课程定位到两个方面:其一,沟融学科知识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形成实践性知识。其二,开发以中小学幼儿园实际课堂为阵地的情境性课程,帮助学生形成具体学科教学的知识。

教师教育治理现代化

教师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指为了提升职前师范生培养和职后教师培训的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政府、高校、培训单位、教师工作单位等多维主体共同参与,通过明确的机制,协商、审议、合作的方式,分工明确,共同投入和管理人财物等资源,建立高效的新型的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多方面的特点:一是以终身教育和全面发展为思想指导,教师生命性和专业性融为一体,在生命中做好专业,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实现生命的意义。二是教师教育主体机构开放多元,分工有序,师范高校、综合性高校、培训机构、教研机构等广泛参与。三是教师培养历程包括从职前、入职、职后走向终身,教师教育是对教师的教育,是服务教师一生的教育。四是教师教育内容多元开放,从知识到能力,从反思到人生哲学等,是恒定与又不断变化的过程。

教师教育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体系的一个内容,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广泛意义上讲,教师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创新型教师的培育体系的现代化。现代化的过程是体系创新的过程,是创新性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的过程,包括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评价体系、管理制度等的现代化。教师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主张教师教育治理体系的质量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终生发展理念。教师教育治理的现代化,能够确保治理效率提升,更加规范和更加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