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91期教师周刊(总第3348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你讲的话,在我心上开出漫山遍野的花——四川省师德演讲比赛省级决赛部分选手风采
《教育导报》2019年第91期教师周刊(总第3348期) 导报二版

绵阳南山中学 杨明怡

好老师

绵阳南山中学令万千学子向往,不仅因为它有逾百年的传承和与时俱进的气质,更有一代又一代不忘初心、立德树人的好老师。

好老师心中有国家和民族。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抗日年代,一群心系国家命运的好老师在南山这方沃土上建立了国立六中。当年,蒋海宁书记说:“国立六中,得为这时代尽一些力!”学生徐叙瑢写下“爱国读书,救亡图存”八个大字;罗发利和一群热血青年投笔从戎,参加抗日远征军。如今,蒋海宁书记已年逾90,但她仍心系国家,情满南山。

好老师有爱心、有智慧。班上有学生喜欢打架、逃课,年近60的张劲松老师找他谈心,他却顶撞说:“老师,别费心了,我除了身体好,没有任何可造之处。”张老师看到了他眼中的迷茫和无助,更读懂了他对前途的不舍和不甘。身体好可以干什么?当张老师提到“飞行员”三个字时,孩子的眼里立刻闪烁出对未来期盼的光泽。随后几天,孩子踏实了很多,但好景不长,他又开始抱怨:“我坚持不了跑步!我数学听不懂!我掉队太多了!”面对孩子的反复,张老师始终不松手。整整三年,他给孩子看了很多心理书,每一本都写满了他的心得;他给孩子留了很多便签,每一张都写着情真意切的鼓励;他有一个小册子,每一页都记着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这场“拉锯战”的最终结果,这个孩子考上了飞行员,实现了蓝天梦。

曾有人问张老师,连学生自己都想放弃,你为啥不肯松手?张老师反问,如果这是你的孩子,你会放手吗?是的,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将仁爱之心倾注在每个学生身上,这就是学生心目中的南山好老师。

好老师有大爱、懂感恩。年过40的王琼老师,曾经赴美授课,在世界级学术论坛发出中国声音,并受到原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亲切接见。王老师并没有沉浸在鲜花和掌声中,而是毅然舍弃繁华,回到大山深处扶贫支教。面对不敢开口讲英语的山里孩子,她循序渐进,培养兴趣,终于在教室里、在操场上响起了孩子们响亮的英语朗读声。面对因贫辍学的女孩余欢,她翻山越岭,在荒无人烟的泥泞小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当她找到余欢时,流着泪对余欢说:有老师在,你就永远不会辍学!”

王老师说,我感恩我的父母和老师,他们让我走出了这片大山,现在,我要告诉孩子们,好好学习,走出去看外面的世界;走回来,改变这里的世界。这就是南山好老师的情怀,他们不仅改变了学生的一生,还期盼万千学子去改变世界。

好老师有传承、有发展。年仅30岁的谭浩烨老师,父亲是南山老师,母亲是南山老师,如今,她也是一名优秀的南山老师。不论是90岁、60岁、40岁,还是30岁,一代又一代的南山好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我看到了,在南山,在绵阳,在巴蜀大地,无数的好老师正聚木成林、薪火相传,汇聚成强大的教育正能量。我们愿意,为“好老师”这简单而平凡的三个字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我们愿意,为“好老师”这简单而平凡的三个字付出毕生的心血;我们愿意,为“好老师”这简单而平凡的三个字去争取尊重与荣光!

 

巴中市南江县八庙镇小学 蔡攀

我是教育人  我愿献青春

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2017年7月,一次难忘的支教经历,让我内心燃起了一束愿意为教育事业付出所有的火苗。

2017年7月1日,我与太阳同行,与星月为伴,踏上了川西高原。在近十几个小时的车程里,我无数次幻想与孩子们相见的场景。第二天的清晨,在海拔近4000米的四农村,当我推开村委会会议室的门,却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望着我,黝黑的皮肤、黄黄的头发、单薄的衣服……我的内心为之一颤,因为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和他们一起生活,陪他们读书、写字、画画、做游戏、开展体育活动。瞬间,我倍感压力。

日子长往,我们交流着,熟悉着彼此。有一个孩子在我的内心占据了独特的位置,他叫扎西群培,每天上课时,他都独自一人坐在角落里,不和任何人说话,当我问他名字,他也低头不答,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他怪怪的。后来,我去他家进行家访,这时候我才知道,他已经失去了爸爸,奶奶在早年间也已经病逝,妈妈因为不能忍受支离破碎的家庭而离开了,现在,他和爷爷生活在一起。得知情况后,我含着泪烧了两壶热水,给他洗了头,剪了指甲,整理了床铺。……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直关注着他,学习上给他鼓励,每天放学送他回家。慢慢地,他愿意和我说话了。当他愿意和我说话的时候,我像得到了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后来,他每天都会围着我转,有时候会带我去放牧,带我去看天葬台,带着我去河谷里摘苹果。……我们的欢笑声响彻在藏区高原之上。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8月20日是我离开四农村的日子,离别时,扎西群培送给我两样东西:一颗小小的苹果,用白色哈达包裹着;一张彩色的纸上写了一句话:“谢谢您,蔡老师,我叫扎西群培,再见了!”我紧紧地把这两样东西攥在自己手里。我忘不了离别时村民们塞给我的花椒、土豆,我忘不了孩子们拉着我,不愿意放开的小手,我也忘不了他们趴在车窗上,哭着问我什么时候回去的小脸,我更忘不了他们追着汽车奔跑的模样……我努力抑制住内心的痛苦,大口大口地啃着手中的苹果,想把它和泪水一起咽到肚子里,这颗苹果是那么的香甜,却又是那么的苦涩。……我恨我自己!我恨我自己的时间太短!我恨我自己的怀抱不够大,不能把每一个孩子都紧紧地抱在怀里!也许这就是情,这就是爱,这就是我以仁爱之心付出,得到的回报。

也许这辈子我不会再回到四农村了,但是我的心却留在了大巴山的深处,成了一名光荣的乡村教师。我愿意为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献出青春,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教育人更要把教育使命永立心头。

蜀地苍苍,江水泱泱;教育之路,山高水长。我是教育人,我愿献青春,我是共产党员,我愿献生命!

 

达州市通川区第八小学 杨丽萍

活出生命的意义

她叫顾鑫,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的同事。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讲讲她的故事,因为她的执著和坚忍,让我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与认识。

她很受学生欢迎,只要听说是她的课,孩子们就欢呼雀跃。她总能让学生课前期待,课中满足,课后留恋。虽然,我不完全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她是一个真正地走进了孩子内心世界的老师。

为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她拼尽了全力;为了学生多学一点,她乐此不疲。她带的班级,英语成绩年年第一,一张张奖状就是她这么多年执著于教学,专注于课堂的最好见证。

家与学校,两点一线,日子看似平淡却饱含深情。上课、下课、备课、批改作业,她和孩子们一起欢笑,一起学习,也一起成长。

如果,生活一直都能这样平静该多好啊。然而,生命无常。去年9月,她的妈妈检查出卵巢癌。这个消息,让原本平静温馨的家一下子布满阴云。父亲年迈,儿子尚小,她与丈夫又常年分隔两地,撑起这个家的重任自然落到了她柔弱的肩上。每每想到医院里躺着的妈妈,她就忍不住落泪。但一到学校,她就像个勇士上了战场,忘情地投入到课堂。

面对生活的磨难,她抱最大的希望,以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原本以为,这就算人生最悲苦的风雨了。没想到,她也病了。最开始以为只是感冒,她一边吃药一边强打着精神,直到那天早晨,她发现自己走不动了,医生检查的结果是白血病!黑暗从天而降,厄运再次狠命一击,震惊、痛苦、绝望……一个家庭,两个癌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每天,除了忍受疼痛的折磨,死亡的威胁,高额的医疗费用更让人寝食难安、欲哭无泪。班里的孩子带着家长来了,朝夕相处的学校领导和同事来了,毕业多年的学生来了,还有很多素未蒙面的人带给她许许多多感动。一个普通的人能让一群人乃至社会牵挂,这是她奉献的回报,这股力量让她燃起了生的希望。

吃药、输液、植管、化疗,这些变成了生活日常,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活着。只有活着才有希望,只有活着才能给儿子一个完整的家,只有活着才有机会回报那些帮助她的人,更何况她还想多陪陪辛苦了一辈子的妈妈。

前段时间去医院看她,她说看到医院里好多生病的孩子躺在病床上眼巴巴地望着窗外,她好想给他们上课。对,这就是她!明明自己已经瘦得不成样子,满心满眼却仍是孩子。

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头发掉光了又怎样,只要头还在!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她像个随时准备冲锋陷阵的士兵,在生活的棋盘中一步一步地往前拱。多么希望她还能走进那个让她魂牵梦绕的校园,还能走上讲台。因为那里,是她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那里,有她值得活下去的意义。

在《朗读者》中,董卿说:“生命的意义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么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顾鑫的遭遇让我心痛,但她却用执著和坚韧感动着我,激励着我:生而为人,只有全力以赴才值得;身而为师,只有全心全力才有意义!

 

自贡市富顺县怀德镇大城九年制学校 何沛霖

亲爱的小个子老师

我是来自农村中学的一名老师,虽然身材矮小,但我从小就是“假小子”性格,譬如打篮球,还譬如向往乡村。

高中毕业,我就瞒着父母,去了大山深处一所学校当生活老师。孩子们最大的13岁,最小的只有3岁,你很难想象,5岁的姐姐背着3岁的弟弟坐在教室里读书写字的场景。我问5岁的王宇航:“你的愿望是什么?”他想都没想:“打工,因为打工的地方有爸爸。”这句话忽然让我揪心地疼。后来,大学开学,我不得不离开那片大山。走的那天,孩子们穿着快破掉的凉鞋一路追着车跑。那个夏天,那片大山和那群可爱的孩子,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开启了我对于教师职业的最初梦想,也种下了到偏远农村教书的愿望。

这一天终于到来,面对各种学校的选择,我来到距离家乡200多公里外的农村学校,我想,这片土壤里一定生长着我善良的教师梦。

走进七年级三班那一刻,孩子们炸开了锅:“嘿,快看,来了一位新同学!”像是一只小兔子贸然步入陌生的森林。当全班起立时,我只能看到第一排的孩子,因为他们平均都比我高出了半个头。我第一次感觉到了压力。好吧,森林,我接受你们每一棵树的姿态。即便耳边是窃窃嘲笑,我却偏要走进你们的心灵。

最先注意到熊新宇,是他那接近1米90的身高,后来得知他和我一样喜欢打篮球。他的成绩,运气好时,能及格一科。上课不认真,不完成作业,简直是他的家常便饭。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一直保持善待与观察,等待改变的契机。

期中考试后的一天,他仍旧没有完成语文作业,甚至在课堂上愤然扔掉了语文书。他的举动彻底惹恼了我,加上之前他的种种不是叠加,我强忍着情绪,走到他面前。他也死死地瞪着我,握紧拳头,呼地一下站起,像一头憋足了气的雄狮。比他矮了半个身子的我,话锋一转:“你不是喜欢打篮球吗?咱俩比一场。”他欣然应战。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我以5:0轻巧拿下比赛,而他依旧沉默。我心想:不急,这样要强的孩子更不能急。午自习后,他意外地出现在办公室门口,扭捏半天,径直走到我面前,开口说了第一句话:“老师好。”像是被某个物体击中心脏,我问他:“为什么一直以来都不交作业?”沉默了许久,他憋出一句话:“老师,我以为你已经放弃我了。”我说:“没有一个老师会放弃自己的学生。”他一下愣住了,带着哭腔:“老师,我错了。”自此,一场师生之间的对抗,回到应有的亲切位置。学期结束时,他考了全班第三。不知怎的,班上的孩子从此公然直呼我为“大哥”了。

学年结束,七年级三班的综合成绩在学区中由倒数第一冲到了前三,有的学科甚至拿到了第一。那天,办公桌上多了一封信——“亲爱的小个子老师,我们的大哥,七·三班全体同学感谢您,我们爱您!”这封信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我的孩子们,我的森林,你们的健硕和茂密,是多么可爱的风景。小个子老师多么盼望你们早早成为栋梁之才,成为我永远的仰望。我也愿意为了你们,坚守在农村教育这片广阔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