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91期教师周刊(总第3348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你讲的话,在我心上开出漫山遍野的花——四川省师德演讲比赛省级决赛部分选手风采
《教育导报》2019年第91期教师周刊(总第3348期) 导报三版

 

 

 

四川师范大学 米斯茹

用生命铸师魂

今年85岁高龄的蒋克铸教授为自己撰写了墓志铭:“我造物,故我在;我创思,故我在;我育人,故我在。”这也是他教书育人近60载的真实写照。

2017年11月10日,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多功能报告厅座无虚席,蒋克铸教授主动申请为150名浙大师生上了他教学生涯的最后一课。这堂课上了3个小时,蒋老师也足足站了3个小时。蒋老师年轻时膝盖受过伤,半月板已被摘除,加上年事已高,长时间站立有些力不从心,师生们4次请求他坐下讲课,他却摆摆手说:“坐着是对学生的不尊重,站着才能示范和演练,这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他站立的身形并不伟岸,但却好像一棵参天耸立的大树。诗人里尔克说:“一棵树长得超出了它自己。”是的,他崇高的灵魂超出了他的身躯很多很多。

习总书记曾说:“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在川师大校园中有一处石碑,上面刻着六个大字:“铸师魂,做魂师。”师大人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种精神。

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刘世民教授便是其中之一。他患有糖尿病,2012年还做了肾移植手术,为了不耽误研究生学业,刘老师住院期间还在和学生讨论开题报告和论文写作。康复后,他又多次深入四川偏远地区做田野调查,仅苍溪县一个偏远的小学他就去了8次,有时一呆就是20天。

文学院也有一位豁出命来搞科研的老教师,他叫黄尚军。为了给后人保存巴山蜀水的文化根脉,黄老师不知疲倦地带领学生做田野调查。在一次和学生寻访山中墓碑时突遇黄牛袭击,危急关头,黄老师一把护住学生,脱口而出“小波,快走!”听说悬崖上的山洞里有一处古迹,他便脱了鞋,赤着脚,徒手攀登上85度的陡崖。学校组织外出考察,他听说所到之地的河对面有穴棺,顾不上正值汛期,毅然决定过河考察,不会游泳的他差点被湍急的河水冲走。

一次又一次生死关头的考验,并没有让黄老师失去一丝一毫的热情。20多年来,他节衣缩食,却投入80多万元在巴蜀各地采风。他带领学生参加了500多场婚丧嫁娶,访谈了近3000人,摄下了12万幅民俗照片,录下了几千小时的四川方言资料。

回到学校,黄老师又成了“娃娃们”的保姆。他心疼贫困学生,便在学校租了一间简陋的小屋,每周至少3次亲自给学生做饭。2014年中秋节,他在学校举办学术讲座,因为担心外地学生佳节思亲,他自费买了几百个月饼赠给在场的每一个学生。

在一次毕业生欢送会上,黄老师说:“我老了,但我们的事业是永远不会老的。我永远记得我的导师说过的那句话:我们中华民族应该有那么一种精神,应该有几条脊梁骨。我要让这种精神薪火相传。

无论是荣获全国“特别关注教师”称号的蒋克铸老师;还是“全国模范教师”刘世民老师;抑或是“全国师德标兵”黄尚军老师,都是千千万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等教育引路人的缩影。他们的高尚灵魂正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师魂是什么?我想,就是用尽生命去爱自己从事的教学科研事业,是历经千辛万苦仍不忘传道受业解惑的初心。

 

绵阳师范学院 游媛媛

甘做学生的摆渡人

《人民日报》编辑周舒艺说,作家都是摆渡人,用文字作桨,用作品作舟,让读者经由生活此岸,抵达精神彼岸。而我想说,教师是摆渡人,用师德作桨,用知识作舟,让学生经由懵懂的此岸,抵达成长的彼岸。

“甘做学生的摆渡人”是我们学校所坚守的师魂,它在老中青三代教师手中薪火相传。

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有一位老教师,他叫徐秉义,已任教近40年。每年学生实习季,是他最忙的时候,为指导每一位学生,他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往返于南北两个校区,一来一回就是60公里。学生到绵阳远郊的新桥镇、石马镇、青义镇实习,他仍然坚持骑车前去指导,风雨无阻。有一次,在骑车回家途中下起了大雨,学生看到他一身汗一身泥的样子,都特别心疼,劝他不要再骑车来了。他却说,我知道我年纪大了,不是一个特别有创造力的老师,但我还能给学生付出最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我的时间、我的经验。这些老教师,用矢志不渝的初心,用润物无声的言传身教,将“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精神,深深烙印在一代又一代绵师人的心底。

“每个学生都是一颗饱满的种子,只要有耐心和细心,每一粒种子都能长成它最美的模样。”这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位中年教师的座右铭,她叫韩晓娟。在同事眼中,她业务能力突出,是令人敬慕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在学生心中,她真诚敬业,是和蔼亲切的“晓娟妈妈”。无论课内还是课外,不管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只要学生有需要,她都不遗余力地帮助。她耐心回复学生的每条留言、每封邮件,每学期和学生互动6000余次。学校的中年教师,已然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将“大爱无疆,做学生引路人”的高尚师魂,化作对教育事业最纯粹的追寻。

这是一种师魂的传承,也是激励着像我一样的青年教师“甘做学生摆渡人”的不竭动力。我所任教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不少学生会因近乎苛刻的专业要求打退堂鼓。为加强课后辅导,我建立了班级学习微信群,随时随地远程教学。学生发来录音文稿,我都会利用休息时间逐一聆听并详细点评。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水平明显提升。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因材施教。2011级5班学生高韵宇,外形条件不突出,但我发现他声音条件特别好,于是,我着力发掘他的朗诵潜力,使他跻身播音主持专业国内最顶尖的朗诵赛事——齐越朗诵艺术节全国总决赛,获得非专业院校全国三等奖。高韵宇毕业后,如愿成为主持人,今年1月,他代表绵阳市参加四川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十佳主持人大赛,从143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以总分第4名的好成绩,荣获“四川省十佳主持人”称号。学生的成才是教师的最大幸福。

今年是我任教第10年,我越来越深刻地理解到“摆渡人”的使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来时的起点和奔赴的远方,教师作为摆渡人,为他们的智慧摆渡、心灵摆渡、青春摆渡,帮助他们成就更好的自己,实现人生的梦想。

 

西华大学车振明

做学生成长中的“益生菌”

我今年59岁,从教37年。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微生物学与发酵食品。发酵,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有益微生物进行加工制造。我想,当老师和发酵的原理一样,要做好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益生菌”。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当一名好老师要做到让学生喜爱,对学生关爱,还要帮助学生热爱学习和研究,用“爱”发酵引导学生思想、帮助学生成长、引领学生未来,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每一节课和每一件细微小事之中。

从教以来,我获得过“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教学名师”等不少荣誉,而我最看重的还是被学生评为“我最喜爱的老师”。被学生喜爱是一个老师莫大的荣誉,这也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为了赢得学生喜爱,我倍加珍惜三尺讲台,认真准备每一堂课,尽全力打造“金课”。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作为一名教师,我坚持学习,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把最新的科技成果、产业需求和最前沿的研究方法传授给学生。课堂上,我不仅教学生专业知识,还将食品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每一节课。亲其师,信其道,因为喜爱,无论我讲学习方法还是做人的道理,他们都欣然接受。

我常常与学生谈心,我们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说,我的邮箱里常常有学生发来的信件,倾诉他们对前途的困惑、学习上的困难,甚至感情上的小秘密。这时,我会给他们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提出建议。曾经有一个学生,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她难以承受突如其来的打击,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我把她接到家里,与我们全家同吃同住,用亲人般的关爱帮助她直面生活中的挫折。为了缓解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我在实验室和科研项目中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有时也用自己的收入资助他们。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从教37年来,我的学生没有一个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没有一个因为生病而耽误治疗,他们每一个都满怀信心去开启自己的人生旅程。

我深知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我注重“研学结合”,教学中手把手带着学生做研究,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我把科研工作与指导学生创新实践相结合,我的科研合作企业也是学生的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学生参与到我负责的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郫县豆瓣现代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共同推动郫县豆瓣全行业的生产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周期缩短了1/3,产值从16亿元发展到130多亿元,过去脏乱不堪的生产场地,变成了漂亮的工业基地。看着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写出了高质量的论文,申请到发明专利,我内心的喜悦远远超过自己获得任何一项个人荣誉。

习近平总书记说:“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未来的道路上,我将不忘初心,在思想上春风化雨地引导学生,在学习上循循善诱地启发学生,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做“四有”好老师,做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