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92期家教周刊(总第3349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如何更好地与孩子相处?
《教育导报》2019年第92期家教周刊(总第3349期) 导报三版

■记者 向颖

经常听到家长抱怨,不知怎么管教孩子,用什么办法都事倍功半。其实,管教孩子就像建房子,“地基”是家长与孩子的关系状态、相处模式,它的牢固程度直接影响亲子关系的发展。如何与孩子更好地相处?本期,春泥夏花教育心理咨询师刘菁剖析了家长与孩子相处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探寻与孩子相处之道。

反思

你是不是“好心办坏事”的家长?

刘菁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小文(化名)刚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正准备出去玩,妈妈叫住他,说:“你等一下,我帮你检查检查。”小文有点不耐烦,但也没说什么。过了一会儿,妈妈从房间出来,高兴地说:“来看我帮你改的作文。”看着被妈妈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小文有些不高兴:“你怎么又改我的作文啊?”妈妈很委屈,说:“我帮你改了,以后你就知道怎么写会更好。”小文并不接受妈妈的解释,依然很生气地说:“到底这作文是你写还是我写?”说完,他当着妈妈的面撕掉了作文,跑进卧室,反锁上门。妈妈一边敲门,一边生气地说:“别人帮忙提意见,你的脾气还那么大。”

“妈妈认为自己在办好事,但孩子却不接受。问题出在哪儿呢?”刘菁分析,家长没有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对待,她觉得孩子的作文写得不好,就擅自改正,殊不知作文正反映了一个孩子的思想,孩子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思想。

刘菁认为,当妈妈好心办坏事时,关注点多在自己的好意上,努力想让孩子接受自己的好意,却没意识到这样的行为反而不尊重孩子。孩子发脾气正是在进一步表达他的抗拒。如果妈妈在孩子表达抗拒的任何一个环节能够冷静下来,倾听孩子的想法,结果都会不一样。

刘菁发现,很多时候,家长都会忽略孩子行为里的潜台词,还一直责怪、否定孩子,这时的孩子很受挫。“当家长发现孩子有不满情绪的时候,不要去跟他对抗,可以理智地问问他的想法。如果家长与孩子经常因为很小的事发生矛盾,家长要反思自己和孩子的相处模式是否出了问题,导致孩子长期受到压抑,有很多不满的情绪。”她说。

影响

人与人相处就像照镜子

刘菁认为,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模式普遍存在问题是因为大家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互相不理解,从而产生矛盾。例如,家长认为自己工作辛苦,回家又要监督孩子学习,结果孩子不领情;而孩子却认为家长什么事都管,很少关心他的想法、感受,因此也觉得委屈。“良好的相处模式能减少双方的不理解,也能让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刘菁说。

家长与孩子的相处模式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还会影响孩子现在、以后对待父母、对待他们子女的方式。刘菁举例,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小时候很讨厌父母的某些行为,甚至暗暗发誓,长大了一定不要成为那样的人,但长大后却事与愿违,往往成为了那样的人,或走向完全相反的极端。

她分享了一对母子的故事。孩子还有几天就要期末考试,见他不慌不忙的样子,妈妈忍不住说:“我和你一起把之前的错题都复习一遍吧。”孩子却回答:“不用了,我都会了。”“会了还做错?”孩子辩解道:“我就是有些马虎。”听到孩子这样说,妈妈怒气冲天:“现在就这么浮躁,将来怎么考上好大学!”短短几秒钟,妈妈内心就从平静变成了惊涛骇浪,因为怒气而对孩子一顿吼。结果,妈妈看到孩子在日记里写道“妈妈说我浮躁,我看她才浮躁呢”,心里非常复杂。

“旁观者来看,孩子和妈妈都很浮躁。”刘菁提醒各位家长,孩子就像家长的一面镜子,当我们发现孩子存在一些问题,怎么说也不改时,不妨换个角度反思一下我们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是否足够冷静和客观。

尊重

营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相处氛围

父母跟孩子的相处方式也影响着孩子与别人的相处方式。刘菁说,一个在家里唯唯诺诺的孩子,在外也很难变得自信大方,处理人际关系也更容易被动;而在家敢于对抗父母的孩子,在外也喜欢表达想法,主动性较强,不太迁就别人。“与其刻意地教导孩子成为家长想要的样子,不如先营造一个有利于他成长的相处氛围。”刘菁说。

刘菁认为,家长首先要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能总把自己的意愿、想法强加在他身上,要平等对待孩子。

“家长容易犯一个错误,认为孩子很多事不懂,就理所应当地帮孩子做选择。殊不知,这样会减弱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她分享了一个例子,一个女生从小到大的事情都由她的妈妈一手包办,包括读什么学校,选什么专业,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型。长大后,就连找对象都是妈妈帮她选择。结果,女儿结婚后过得不开心,想离婚也要询问妈妈的意见。

“父母包办还会导致另一个极端,孩子长大后非常独断,对别人提的建议产生强烈抗拒。”刘菁提醒。

除了把孩子当作独立个体,平等对待以外,家长还要给孩子安全感,无条件爱他,积极地关注他。“当家长把爱孩子和教育孩子分开,对事不对人时,孩子才能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在家里感受到温暖、轻松和愉悦,更愿意主动分享他心里面的想法。”刘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