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99期家教周刊(总第3356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教师节,回忆我的启蒙老师
《教育导报》2019年第99期家教周刊(总第3356期) 导报三版

■四川省开江县灵岩乡中心小学邱达官

身为小学教师的我,面对着班上的学生,经常想起我的小学老师。他们在记忆中总是可爱、和善的,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度过了小学6年的时光。他们还引领我推开小学的大门,启发我找到学习的技巧,养成良好习惯,也是他们激励让我坚定地走上教育这条路,勇往直前。

作业写不完?老师为我出谋划策

出生乡村的我,没正儿八经地上过幼儿园,一眨眼,就到了读小学的年龄。在一个炎热的午后,母亲戴着草帽拉着我来到乡中心小学。第一个见到的,是教语文的李老师,她脸上带着笑容,说话声音特洪亮,问了我几个简单的问题,写下名字,算是正式报名入学。

教数学的陈老师面容和善,讲课时很细心,总是问学生“听懂了吗”?我们拖腔拿调地点头,说:“听——懂——了。”学习上,李老师和陈老师对我们要求十分严格,谁的字写得歪歪扭扭,必重写;谁的作业没改错,必修正;谁偷懒不完成作业,放学后必须留在教室补完作业,哪怕留到天黑。

幼时的我贪玩,放学后经常和伙伴到处疯玩,忘了做作业。等到第二天起床才想起作业,赶紧拿出本子写。眼看着上学时间快到了,急得大哭。妈妈不理我,姐姐也不说话,我只好带着没做完的作业本跑向学校。还好,两位老师没有骂我,只是摸摸我的头,告诫我:“记住,回家后先做完作业才能玩。”

我按照老师的建议,渐渐养成了回家先写作业的好习惯,学习也更用心了,被留在教室的次数越来越少。是两位启蒙老师的耐心教育,让我慢慢开窍,学习成绩逐年上升,还获得了学校颁发的奖状。

老师不仅有书生气,还有烟火气

李老师和陈老师都是本地人,家住老街,离学校不过五分钟路程。一些调皮的伙伴喜欢到老师家里告状,他们从教室窗户钻出去,抄近道,不过两分钟就到老街。

其实,老师很喜欢我们到他家去玩,常常将一箱箱的课外书分享给我们阅读。我们最爱看《苦菜花》《两个小八路》等连环画,《少年文艺》《儿童文学》杂志也令我们爱不释手,读得津津有味。

我四年级时,语文、数学老师换成了两个男老师。蒋老师教语文,陈老师教数学。几十名学生挤在一间土坯瓦房的教室里,顿感昏暗狭小。木窗户下的土墙壁有几道裂缝,透过缝隙可以看到后山上的花花草草。老师见有同学不听课,就会咳嗽一声,走神的孩子立马转过头继续听课。

蒋老师和陈老师的寝室在我们教室隔壁。平时,他们都住在学校。蒋老师用烧煤的小火炉做饭,陈老师烧煤油,点上火、放上锅就可以炒菜。我们只要闻到飘来的煤烟味儿,就知道一定是老师在做饭了。

五六年级,我的老师换成了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公办老师,他们上过很多公开课,我都记不太清了,但他们的音容相貌,和蔼的笑容总是在我脑海中浮现。

教我的七位小学老师里,前四位是民办老师,如今,他们都退休了。有的跟着孩子住在县城,有的去其他城市照顾孙子。去年重阳节,退休教师回学校,我遇到了头发花白的陈老师,师生见面很是热情。陈老师说:“学生都这么大了,我也该老了。”说完,我们两个人双手握得更紧了。

我的小学老师,30年前教我的时候,正值壮年,而今他们大多满头白发。我心生感叹,写下这篇文章,告诉老师们:学生从没有忘记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