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00期教师周刊(总第3357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我国师德规范演进的历史逻辑
《教育导报》2019年第100期教师周刊(总第3357期) 导报一版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白雪

我国社会历来对教师的师德有着深厚的期许,师德师风素来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立德树人,师德为先。为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我国不断建立并完善了师德规范和准则。在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回溯我国师德规范的演变,探索师德规范背后的深意,这有助于我们更加明了建立师德规范的意义,将规范和准则作为师德的底线,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为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队伍打下坚实思想基础。

1传统文化的底色——经典师德思想深入人心

我国古代涌现出了许多教育家,如孔子、孟子、荀子、朱熹等人,但是这些教育家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教师,如著名教育家朱熹曾在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任职时兼任白鹿洞书院的山长一职。而古代私学教师也大都由等待科考或科考失意的清贫知识分子组成,如撰写《聊斋志异》的蒲松龄,在多次科举失意后,在乡里做了私塾先生。古代士人阶层在做官与求官的过程中兼承了教书育人的职能,因此,教书只是科考或做官的副业,教师职业并未实现专业化。

虽然古代教师这一职业未实现专业化,但是我国古代社会积累并形成了丰富的师德思想,影响深远。如强调教师要有学而不厌、安贫乐道的学习精神;要以身作则、当仁不让的师表精神;要有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爱生精神;要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学精神等等。但是这些思想与精神,在当时境况下,说到底并非专指教师,况且这些规范具有言简旨远,易领会但不易执行。

2近代教师群体的产生——标准化师德规范的酝酿

清末开始的兴学运动推动了近代教师群体的产生。“师范教育立,而群学之基悉定”,要兴学,必先重视教师的培养,师范教育由此兴起。师范学堂的设立,标志着我国教师这一职业由粗放走向专业化。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在我国设立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在师范学堂章程中对师范生的品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在1904年《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中指出:“膺师范之任者,必当敦品养德,循礼奉法,言动威仪足为模楷;故教师范者宜勉各生以谨言慎行,贵庄重而戒轻佻,尚和平而忌暴戾;且须听受长上之命令训诲,以身作则,方能使学生服从。”对师范生和教师范者的要求,即是对未来教师的要求,体现了对师德的基本要求。

此外,一些地方教育部门也制定了较为具体的教师考核标准,多涉及教师的师德问题。如重庆府于1908年参照四川甲部简易师范学堂的《中小学堂教员的检定、考核条例》,提出教师的考核标准如下:“服务上,凡任教员者须奉戴教育之宗旨,勤奋职务,凡教员须尊奉法律命令,不可从事于营利事务。教学上,要导儿童为善良,不可使抱贪求奇功之念,不可以身体教育委之于体操,不可抱鄙令之心志与陋劣之思想。职务上,教员须保全身心之健康,教员须学历丰富,教员须磨心志,教员须常研究教育法,教员须经常讲究心理学、生理学及卫生学,教员须知管理之方法,教员须熟练恳切勤勉,教员须具刚毅、忍耐、威重诸德。处置儿童须宽厚和平,教员须有善良之性行,教员须品行高尚,学识渊博,经验积重。”重庆府对教员的考核标准较为具体地说明了教师应具备的师德规范,这一规范已显得较为成熟了。

民国时期,随着教师职业逐渐走向专业化,对清末的各种教师制度也逐渐进行完善和修订,但总体看来,这一时期并未正式出台有关师德规范的专门文本。不过有一些学者认识到师德之于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开始研究具体的师德规范。如教育家邰爽秋曾翻译发表《教师品德及其品德动作》一文,该文列出了教师应有的品德83种,表现品德的动作700余条,对教师的处世接物做了详细的说明。如在文中列出了教师应具有正确、适应、机警、有志气、有生气、赞扬美德、和易、仪表动人等品德,每一条品德下有具体的动作规范,如“自重”的品德动作有:“1 .见儿童有不正当之行为时,不要装出要哭的样子来停止他。2 .在学生前不涂脂敷粉。3 .不坐在桌子上摇腿子。4 .学生对他谈话有越礼处,不用同样的态度去回答。5 .不以事之不合于己而悲泣。6 .对学生保持纯粹师生的态度。7 .以和悦可爱的态度去做东道主。8 .不说不合于环境的笨话。9 .不对儿童大发脾气。”这一研究,开启了近代师德研究的先河,所列的师德规范也很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3新中国成立后——新型师德规范的确立

新中国成立,革故鼎新,国家对教师的师德要求发生全新的变化。首先发生在教师的称谓上,将民国时期对教师的称谓“教员”改为“人民教师”,而这一变化就意味着国家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道德有着特殊的约定。因为,“人民”一词在我国有着特定的政治意蕴,意味着教师在阶级立场上是站在无产阶级劳苦大众一边的,必须为工农服务,必须饱含工农情怀,不能歧视工农大众,轻视劳动。同时,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直试图在教育领域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是社会主义的,而非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当时认为封建社会的师生关系具有“专制性”,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师生关系具有“金钱性”,而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政治上的平等和管理上的民主。

这一时期虽没有提出具体的针对教师的师德规范,但是在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的反右运动开始,“又红又专”就成为影响教育领域评判教师师德的一大标准。但是在现实历史的发展中,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又红又专”的要求逐渐演变为对“红”的过度偏重上,即在教师的业务与政治立场两者中,政治立场居于第一位。

4改革开放以来——师德规范日臻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逐渐走向正轨,人民群众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教师道德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师德规范的建设呈现出多次高潮,文本性师德规范逐渐成型并发展完备。

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标,而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教育,尤其是教师职业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1984年,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制定并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提出六点师德要求,这一《师德要求》是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建立和颁布的第一个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标志着我国开始重视师德规范的建设,也为后来师德规范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体制的转型给传统社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冲击,社会固有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教师师德也同样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当时的一些文章这样写道:“一些教师抓住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的心理,视补课为生财之道,热衷于搞课外家教而忽视课堂和学校教育。接受、索要学生馈赠成为时尚,传统上,每逢春节、中秋等,学生都有自发拜望先生以谢师恩的习惯,而今这一传统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经历着这一系列的严峻挑战,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对之前的《师德规范》进行修订,重新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门增加一条“廉洁从教”,要求“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以此应对社会风气的变化。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教育部和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再次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在“关爱学生”的规范下,特别增加了“保护学生安全”的要求。

进入到2010年后,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任务由普及转向质量提升。提升教育质量,首要任务是提升教师质量,而教师质量的提升,师德为先。如在2012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将“师德为先”确立为教师专业标准的四大理念之首,师德被摆在了推进教师专业化,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首要位置。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我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这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征程中,教师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使命。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立德树人,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德摆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2018年11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这可谓是最新一版的《师德规范》,将中小学师德规范概括为: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加强安全防范、坚持言行雅正、坚守廉洁自律、规范从教行为十条,这是对2008年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完善与发展。同时对2014年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进行了修订,我国中小学师德规范建设进入了由正面的师德规范(准则)指引与负面失德行为惩戒追责相结合的较为完备的历史阶段,师德建设全面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