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01期新闻周刊(总第3358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致敬,我们最爱的老师!
■本报记者 何文鑫 鲁磊
《教育导报》2019年第101期新闻周刊(总第3358期) 导报三版

在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致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9月9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指导,四川广播电视台和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最美教师荣耀四川”主题活动在四川卫视播出。

“最美教师荣耀四川”教师节主题活动以“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为主题,从“教学”、“教师”、“教育”三个维度,邀请了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的10位最美教师代表和1个教学团队从三尺讲台走上舞台,讲述教师生涯的酸甜苦辣、责任与荣光。

一个个温暖的故事,展现了人民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品质,反映了教师工作“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情怀”。

在坚守中坚定,他们展现了老师最珍贵的品格

1998年暑假,叙永县摩尼镇中心小学校郭庙村小代课教师吴勇,和妻子商量好一起南下广州打工。他每月44元的工资,再难以支撑起贫困的家庭。

夫妻俩锁好家门,准备把家里最值钱的“家当”——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寄存在亲戚家。

这时,吴勇班上的孩子们,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他要走的消息,一齐找上门来,抱住他,哭泣着央求:“吴老师,你不走嘛,不要离开我们。”

看着眼前的学生,吴勇的心软了,他选择留下,一直坚持到今天。

在郭庙村小,吴勇是校长、也是少先队辅导员、安全员,还是食堂伙计、泥水匠、水电工,堪称“万金油”。学校教室漏雨,他就自己搭梯子上房修缮;为了资助班上的贫困生,他花掉了3个月工资,只能找亲戚借;他更一直刻苦钻研教材教法,对学生因材施教,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教学经验,同行争相借鉴。

这就是教师吴勇,工作28年,帮助了500多名贫困学生走出大山。在现场,吴勇的妻子回忆起曾经的艰辛,泪如雨下。现场观众也被吴老师的故事深深打动。但吴勇从来都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说:“我教书虽然不是最好,但是我是用良心在教,我无愧于我的学生。”

安岳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文清华,30年来无怨无悔,执着于特教事业。

“每个聋哑孩子心里都有一扇门,而爱就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自1989年主动申请调入安岳县特殊教育学校后,文清华用心、用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聋哑学生。如今,他们有的正在大学里深造,有的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有人问她,教育聋哑学生是不是特别困难?她说不,只要学生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她就能读懂孩子们的内心,她说真正的教育需要用心交流,“无声世界,爱亦无声。”

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老师杜爱虎,曾是一名支教志愿者。2011年他从清华大学电机系硕士毕业后,选择在甘孜州一所海拔4000米的玉龙西村小学支教了4年半时间。

他不仅给当地孩子传授知识,更带孩子们远赴北京、青岛,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村民把他看成是“万能人”,甚至村民的牦牛丢了,也来找他想办法。

“因为支教,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成就感、价值感、幸福感。这促使我在支教结束之后坚定地选择继续在教育行业深耕和发展自己。”去年8月,杜爱虎又代表嘉祥集团,带队前往小金支教3年。他说,希望自己可以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些许积极向善的影响。

在陪伴中破题,用网络改变更多学生的成长环境

新学期,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教师詹莹又迎来了新一届学生。她常说老师是孤独的,失落感在学生毕业典礼上如河水泛滥,和学生一千多个日夜的相处,明明不舍,也要微笑着说,再见!一刹那,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可每每看到新生明亮的双眼,一切都归于释然,“张开双臂,拥抱又一个三年。”

教书20余年,从乡村学校到城市名校,她陪伴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看他们从这里飞到更高、更远。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乡村学生和偏远山区学生也能享受到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詹莹的学生更多了,也更忙了,她不但要负责自己学校班级的日常教学,还得照顾视频远端学生的情况。几年下来,许多教育较为落后地区的学生补足了文化知识,缩短了与外界的差距,世界逐次展现在他们眼前。

晚会现场,远端的部分学生也来了,他们有的已经考上大学,有的正在上詹老师的课,他们都是第一次跳出屏幕近距离与詹老师相见。学生献上鲜花,师生相拥。

在广元市利州区的山里,一些小规模学校抱团发展,利用网络联结起一座座孤岛,改变了乡村孩子受教育的环境,也让老师们看到工作下去的价值和希望。而这一切的领路人,是利州区范家小学的校长张平原。

2014年,张平原邀约区内14所村小,组建“联盟”,成立了中国第一支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网络教师队伍,一举破解乡村学校艺体教师严重不足的难题。

同时,学校积极为留守学生营造家的氛围,让他们的成长得到更多“爱”。张平原提出建设“班家文化”,并跟家长宣传:“教会孩子幸福地生活,比考大学更有意义。”

张平原认为,在小学阶段,艺术、体育教育比单纯的知识学习更重要,“他们在小的时候没有机会去唱歌、绘画,以后便更无可能了。”学校重构课程,将课堂搬到校外,搬到大自然中去,贴近生活和家乡。

“欢迎城里学生来我们那里上自然课。”张平原十分自信地说。

在传承中创新,用一丝不苟的精神要求自己

如今,四川的教师队伍有110万,教育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在每一次晨读、每一次课间、每一次课堂上目光的相遇。

每天一丝不苟地备课、制作教案,认认真真整理好仪容,才能走上讲台,四川大学思政课教师阎刚的教学习惯,三十多年来都没有变过。他说:“对学生的要求,老师自己先做到,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解决人生之惑。”

言传身教,老师的一丝不苟,传递给学生的是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到晚会现场的学生,时隔多年回忆起来,还是阎老师着正装在课堂上挺拔的身躯。

开学了,成都石室中学80岁的退休教师朱泽荪,仍然“退而不休”,不知疲倦地给学生讲述石室两千年的教育历史,从石室精舍,到后蜀石经,再到石室校友苟清泉、李荫远……“石室精神就是尊师重教、教育就是我们的信仰,这样的精神和信仰要代代相传!”

石室中学教师团队,薪火相传,自觉将时代使命、国家需要与自身的创造相结合。年轻教师张丽媛接到通知,远赴海外教授汉语,她义不容辞接受。在海外的课堂,她想到的是,如何教授我国优秀的文化,如何传承石室精神,将前辈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发扬光大。进一步梳理中,她发现,其实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石室中学就成为四川对外交流最早的一批学校。

新的时代赋予了传承新的内涵。去年,一名外国网友的“实验”让世界为之震惊: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上立起一枚硬币,在9分钟的视频中,列车飞驰,硬币却始终不倒。要让我国高铁达到这一世界领先技术,与一位老师分不开。

从1981年考入西南交通大学后,教授翟婉明一辈子都在与轨道交通打交道。在传统的研究范式中,机车和轨道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很难解决列车提速以及提速后运行安全问题。他打破常规,主攻“车辆与轨道相互作用”这一交叉领域,成功解决了轮轨动态耦合建模等国际性难题,为中国铁路的6次提速,提供安全保障的理论支撑。

他不仅在科研上独树一帜,让中国高铁扬名世界,更培养出了近百名研究生和博士生,这些学生,大都成为了我国轨道交通研究和建设的中坚力量。

今天,四川教育已经步入“由大到强”的发展阶段,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是我们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教师强,则教育强,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被理解、被关爱、被尊重,在教育中收获成就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