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10期家教周刊(总第3367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告诉孩子时间的秘密
《教育导报》2019年第110期家教周刊(总第3367期) 导报三版

告诉孩子时间的秘密

记者 吴宇婷

每到暑假、国庆节,家长都希望孩子早点完成作业,安心玩耍,可孩子却经常拖到最后一天才开始行动,最后奋战到凌晨。看着孩子熬夜赶作业,家长心疼又疑惑,明明提前几天就能完成的作业,为什么偏要拖到“ deadline”?成都市华西小学心理老师蒋惠认为,要想戒掉孩子的拖延症,家长应先培养孩子的“时间感”,让孩子掌握时间的管理之道。

案例

暑假两个月,还是做不完作业?

“国庆节”还没来,家长李梅就为孩子彤彤的假期作业发愁。彤彤进入小学三年级后,作业量越来越大,可孩子不仅没有提高学习效率,还经常拖延,到晚上八九点才拿起笔做作业。洗漱完,躺上床已经11点了。

暑假,李梅发现彤彤对作业完全没有规划。假期前10天,彤彤每天睡到中午,醒了就看电视、玩游戏,或出去找同学玩,作业全抛在脑后。想着孩子辛苦,李梅也没有过多催促。到了7月中旬,彤彤开始上辅导班、兴趣班,各种作业忙得团团转,每天完成辅导班的作业都到了晚上10点,李梅也不好再督促女儿做暑假作业,想让女儿多休息。

8月初,李梅带彤彤去青岛玩了一圈,还参加了一周国外的研学旅行,等全部的娱乐活动结束时,已经到了8月中旬,剩下十几天就开学了。李梅这下着急了,时刻催促彤彤写作业。可不管她怎么着急,下班回来后,女儿的暑假作业依然只字未动。

无奈之下,李梅只好给女儿定下每日的“目标任务”。即使如此,彤彤还是经常完不成当日额度,和李梅讨价还价。终于到了临开学的前5天,彤彤有些着急了,这才没日没夜地把作业赶完。

“赶作业顾不得许多,只想着尽快完成。即使遇到不会的题,她也没有思考的时间,我只能直接和孩子讲答案。这么一来,暑假作业成了完成任务。”李梅疑惑,明明两个月的假期,为什么孩子还是差点完不成作业?

分析

缺乏时间观,无具体规划

每个孩子从小学低段到高段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如果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就会变成“拖延患者”,严重者还会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与负罪感。拖延症不是孩子的毛病,而是因为孩子没有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

平时,学校每天有固定的作业量,家长也会不时催促孩子,所以上学时,孩子缺乏时间观的后果并不严重。可遇到长假,孩子对于这类长期的时间并不敏感,甚至毫无概念,总想着时间还多,不着急,最后将一周甚至几周的作业量全部堆到临开学前完成,造成恐慌与焦虑。

家长“不闻不问”或只念叨“快点写作业”,没有给孩子具体的规划,也会助长孩子拖延症,导致孩子时间规划混乱。虽然孩子开学前能够完成作业,但不利于孩子长期发展。

建议

写“时间日志”,掌握时间管理之道

时间管理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家长先要帮助孩子认识时间,体会时间的珍贵。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家长可以准备一张纸条,分成24份,意为每天的24小时,每过了1小时,就让孩子撕掉一张纸条,并写上过去1个小时内做了那些事情。晚上,孩子就可以通过这24张纸条直观地看到一天时间是如何度过的。

了解了时间的流逝,就可以趁此机会引导孩子反思有哪些事情没有做完,干扰因素是什么,如何改善,从而寻找合适的时间管理方法。可以鼓励孩子写时间日志,将每日活动记录在表格中。

制定合理目标是时间管理的重要部分。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树立长期目标,例如,假期目标、学期目标等,并指导孩子将长期目标合理分解为阶段性目标和短期目标,例如,月目标、周目标、日目标,再根据目标制订可执行的操作计划。目标的呈现方式可以用文字、表格,也可以用图画,一定要确保目标符合现实情况、具有可操作性。

如果孩子按时完成了某个目标,家长可以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给提供孩子完成目标的动力;反之,家长则需要与孩子讨论未完成的原因,并根据反馈情况调整目标。

制定目标和调整任务量都要由孩子主导,家长只作为辅助角色,一起探讨、协商,给予合理评估。此外,家长一定要提升孩子的执行力,在有限时间内高效完成任务。

倘若计划赶不上变化,突然增加一些计划之外的事,家长要帮助孩子分辨哪些事情需尽快完成,哪些事可以稍后处理,对事情进行重要性排序,提高孩子的应变能力。如果实在无法协调,应让孩子权衡利弊,有所取舍。

培养孩子时间管理能力的初期可能需要纸笔记录,一旦孩子养成这种思维方式,就会对事件的紧急与重要程度做出条件反射般的分类、规划,形成受益终生的时间管理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