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12期新闻周刊(总第3369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锻大国工匠 探扶贫新路
《教育导报》2019年第112期新闻周刊(总第3369期) 导报三版

——70年四川职业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本报记者鲁磊

四川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诞生于救亡图存的浪潮之中。

1902年的春天,四川合州举人张森楷在合州大河坝(今重庆合川太和镇)创办四川蚕桑公社,设立“四川民立蚕桑中学堂”。

从此,探索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现代化的“先遣队”中,多了一面“川字旗”。

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四川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通过与教育部共建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有序推进中高职教育衔接,着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农村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四川职业教育正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从“小道末技”到“重获新生”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亡国灭种的危机不断加深,各个阶级开始寻求救国道路。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派人士,掀起了一股兴办“实业教育”的热潮。

深处西南内陆的四川,现代职业教育也悄然萌芽。

1904年,民主革命家张澜在南充创办顺庆府官立中学堂,举办农学、工学教育;1906年,四川省农政总局于成都创办四川通省农业学堂(四川农业大学的前身)。据清学部《各省实业学堂统计表》记载,到1909年,四川共计实业学堂14所,学生1030人。

抗战期间,由于四川“大后方”的特殊历史地位,以及建设急需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四川职业教育发展较快。据统计,到1945年9月,全国共有33所国立职业学校,其中有20所在当时的四川、西康、重庆三地办学。

但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四川的职业教育存在较大的“缺陷性”。

晚清和民国时期,由于军阀割据,连年战祸,四川社会经济日益衰落,职业学校筹款困难,发展举步维艰。1939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视察员姜琦在调研报告中这样描述:“各县立职业学校大都成绩低劣,学生毕业不能以此谋生,地方产业不能由此改进。”

同时,由于“士、农、工、商”思想的根深蒂固,老百姓大都认为职业教育是“小道末技”,职业学校招生十分不易,在学校系统中处于“弱势”。

这“缺陷”,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改变。

四川解放后,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和川东、川西、川南、川北行政公署以及重庆市、西康省即对解放前的62所职业学校进行接收、改造。1951年,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对职业教育办学方向作出指示:由于国家性质的根本改变,教育必须为工农服务,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

此后,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的办学宗旨下,四川职业教育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基本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造就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此,四川的职业教育步入发展新纪元,焕发出勃勃生机。

立足地方办职教,职教发展为地方

追溯四川职业教育的源头,蚕桑与丝织绝对是绕不开的词汇。从1902年四川第一所现代职业学校的建立,到1906年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成立,这均与丝织业在历朝历代都是四川地方经济重要支柱密切相关。

“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这一“基因”,深刻影响了四川职业教育的发展轨迹。

德阳,中国的“重装之都”,聚集了中国二重、东电、东汽三大重装巨头以及上千家相关企业。庞大的产业集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质”与“量”都有极高要求。

作为四川唯一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产业结构调整到哪里,学校办学就跟进到哪里”已经成为“德阳共识”。

有一个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立足”与“面向”的故事不得不提。

2007年,中国二重承担了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的研制任务,然而企业却十分缺乏专业技术工人。

就在这时,没有开设模锻专业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及时组织师资,恢复了专业,订单培养45名模锻专业学生。项目建成投用后,这批学生全部成为试运行的首批操作员,并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

近年来,全省职业院校每年培养40多万名技能型人才,成为支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推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生力军。

扎根地方、面向行业办职教,既破解了企业之困,同时也为职业学校自身发展注入了活力。

如果说德阳职教的发展,得益于有强大的工业产业为依托,对于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不足的老少边穷地区,职业教育又该何去何从?

南江县小河职中,位于秦巴山区扶贫攻坚的核心区域。近年来,为培养扶贫攻坚需要的基层村社带头人,小河职中依托其畜牧、种植等特色专业,开办了村级后备干部专修班,通过“再培训”实现全县村两委的“换血”“充血”工作。

2017年,小河职中的办学思路,得到了四川省委组织部的认可和推广。当年8月,小河职中也正式挂牌为“巴中村政学院”,全省各地纷纷前来学习取经。这所贫困山区中职学校“华丽转身”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信息量。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专、技校一时难以适应时代变化,生源数量和质量大幅度下降,毕业生质量下滑,出现了招生难、就业难的恶性循环。

四川中等职业教育由此进入“大浪淘沙”期,能否转变办学思路,实现“内涵发展”,是时代赋予四川职业学校的大考验。

在时代的“淘洗”中,小河职中始终与巴中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联系,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一直坚持为农村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以该校为代表的一大批办学观念新、能力强、勇于开拓进取的职业学校由此脱颖而出。正是这批骨干中坚力量,推动四川职业教育加快了“由大向强”、内涵发展的脚步。

立足地方办职教,职教发展为地方,既是四川职业教育与生俱来的“烙印”,更是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

紧紧围绕“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出台系列政策和措施,明确提出了建设具有四川特征、西部领先、全国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成职业教育强省和西部职业人才高地的目标,推动我省由职教大省向职教强省迈进。

新时代的新使命、新坐标

近年来,四川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改善民生、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成为四川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服务精准扶贫的重要“先手棋”。

大小凉山彝区和川西高原藏区,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也是职教扶贫的重点。

每天凌晨5点过,当大多数人还睡梦正酣,26岁的肖芳准时走进成都地铁的驾驶室,精神抖擞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进站、对标、停车、开门、关门、确认、动车,地铁司机的工作“枯燥乏味”,却要求精确,不容一丝马虎。

肖芳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中国第一个藏族女性地铁司机。

2009年,四川省率先在藏区探索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即在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藏区孩子提供3年免费中职教育。后来,这项计划推广到四川全部民族地区和45个深度贫困县。

肖芳正是“9+3”计划的受益者。初中毕业后,她失学了,“9+3”免费教育计划吸纳她成为首批学生,入读内江铁路机械学校。2012年7月,肖芳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工作这些年,肖芳还完成了自我提升:通过参加西南交通大学大专、本科段的自学考试,获得了交通运输管理专业本科学历。

人生命运的“逆转”,不仅改变了肖芳家庭的经济状况,更让她成为藏区学生成长的榜样。

10年来,四川累计招录藏、彝区“9+3”学生8万多人,目前在校生2万人。他们当中,90%以上来自普通农牧民家庭,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占到17%。历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50%以上的毕业生回到家乡就业创业。

从大小凉山、高原藏区,到乌蒙山区、秦巴山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在四川教育“由大向强”的发展征途中,四川职业教育正不断书写着催人奋进的故事。

“嘀嗒、嘀嗒”,随着时钟的转动,时代又给予了职业教育新的使命。

“成都!成都!”2017年5月26日,在美国西雅图举办的“国际大学生超轻复合材料桥梁竞赛”上,当自重424克的碳纤维工字梁承重达11044磅(5 .014吨)时,现场观众发出这样的惊呼。这件让世界为之震惊的作品,出自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一群大二、大三学生。在这一碳纤维工字梁领域的国际赛事中,这所位于中国西部的职业学校已经蝉联6年世界冠军。

在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全真教学实践基地”里,马来西亚留学生李旻正努力学习互联网金融的各个环节,他说未来想把中国的先进经验带回马来西亚。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推进,近年来,四川推动“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正在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如今,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生选择了四川职教,越来越多的四川职校走出国门办学,四川职教从边远闭塞的西部内陆,走向国际交流合作的舞台中央,找到了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坐标。

…………

如今,四川正通过努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探索实现“一人成才、全家脱贫”的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和教育扶贫新路,更向着基本建成具有“全国一流、国际可比”水平和彰显“四川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