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13期校园周刊(总第3370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把教育写成一首诗
■本报记者 夏应霞 文/图
《教育导报》2019年第113期校园周刊(总第3370期) 导报一版

编前

2008年,一所在当地老百姓中具有极好口碑、连续多年在全县50多所同类学校中综合考评为第一的纯农村初中——中江县普兴镇中心学校清凉分校初中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本报记者在当年7月采写长篇通讯《回归那片清凉之地》,全面解读了学校的办学特色,试图从这所不可复制的学校找寻校园文化、校长和教师队伍成长中一种可复制的共性,为教师、学校、教育回归本位探寻一条“清凉”之路。

2011年,在中江县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中,这所原本按计划将被撤并到普兴镇中学的分校初中并没有被撤并。中江县委、县政府决定,保留这所不处于乡村的学校,并将清凉分校升格为中江县清凉中心学校,成为教育局直管的法人学校,并称之为“清凉现象”,号召全县各校向清凉中心学校学习。当年9月,本报头版头条刊登消息《清凉中学为什么没有被撤掉》。

近10年过去,清凉中心学校发展得如何?2019年9月,本报记者第3次来到处于乡间田野中的清凉中心学校,回访这所数十年坚守农村、坚持农村教育的学校。

学校:中江县清凉中心学校

首访时间:2008年7月

回访时间:2019年9月

9月底的丘区大县的农村,山绿水清,谷黄稻香,中江县清凉中心学校就在其间。走进熟悉的学校,走入一片浓郁的绿色,更是走入一片桂花的香气中。“八月桂花香”,清凉学校的金桂、丹桂开得正好,花期更久、香味更浓。

10年间,这所远离县城90余公里的清凉中心学校已“香飘万里”。作为中江教育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它迎来过八方来客参观、学习,也是中江县通过国家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的现场学校之一。学校里有“全国先进工作者”张瑜等一大批扎根乡村的优秀教师。而20多年来,学校让人羡慕的绿树葱茏的校园环境,以及随处可见的诗词、对联石刻、篆刻所带来的古朴、典雅气质,跟有着“诗词校长”之称的校长张玉林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心中有个梦,山中20年

“我是清凉人,我这一辈子只有在中师读书的3年离开过清凉,这一生都在这里。”10来年不见,头发白了、少了,张玉林校长变化不大,就是老了一些。从1985年至今,他已经在清凉学校工作了34年,当校长也有22年了。说起这些年的变化,张玉林如数家珍:一是校园大了,光清凉中学和伏龙小学的面积就从13亩扩大到现在的23亩;二是学校多了,过去是一所没有法人资格的分校,现辖1所中学、3所小学,其中伏龙小学是几年前由两位港台企业家捐资500万元、政府配套60万元,以及一些爱心企业捐赠新建而成,老伏龙小学也改造成了清凉的乡村少年宫;三是学生多了,从10年前的1100名学生增加到现在的1700多人,在编教师也从62名增加到现在的96名。

每周五15:30-17:30,是张玉林最紧张的时候,校门口停着十多辆大巴车和许多小车等着接送回家过周末的孩子。他总是守在校门口,看着几百名学生有序上车。安全问题最大,不能出一点点纰漏。学生来自周边乡镇,还有部分学生来自大英县、德阳甚至成都等地。这几年学生的激增,让张玉林伤透了脑筋,能做的只能尽量控制规模,“8月份,连手机都不敢开。”张玉林说,当年谁会想到这所农村学校会“人满为患”呢?

清凉中心学校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是清凉乡向家祠堂,新中国成立初期改为“清凉中心小学”,20世纪60年代有了“戴帽初中”。张玉林从小在此就学、长大。1996年清凉乡被撤并,清凉中学陷入了生存困境,不少老师选择离开。1997年,留下来的张玉林成为清凉中学唯一的校领导。2003年,清凉中学到了最困难的时候。当时,清凉中学除了一栋教学楼还基本上能正常使用外,其余的房屋几乎全成了危房。“我和老师们一定要修一栋综合楼!”他带领清凉中学的25名教职工,筹资53万元修建了综合楼和厨房,为学校留下来、发展好奠定了基础。

“心中有个梦,山中20年。”张玉林笑着说。从差一点被撤并,到2011年的单独建制,这些年的酸甜苦辣只在过来人的心中,他人难以体味。随着年龄的增加,张玉林更愿意待在学校里,寒暑假也不愿到成都的女儿家多住一住。闲时,他会在附近的山野走一走,他甚至在荒郊野外中发现了“向家祠堂”遗失多年的碑刻,他仔细辨认、重写,请当地石匠重新刻写,并把新旧两块石碑镶嵌在学校墙上,让清凉的孩子了解家乡,明白自己来自何处。

把学校写成一首诗

清凉中心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一不凝聚着张玉林的心血。

“清凉诗苑”几个飘逸的大字定义了一片如同碑林一样的雅趣之地。张玉林选择一些清凉当地文人墨客写的一些诗词作品,以各体书法刻于此,旁边墙上则阳刻苍劲大字“自然清凉”“育物若水”。

走进教师宿舍“一瓢居”的院门,院子里桂花盛开,绿萝爬满白墙,石桌凳旁边两个大字“抱阳”,还有一副对联“书得碧藤瘦,棋敲石桌凉”。这原本是一座农民修的两层小楼,却被老师改造得整洁、典雅。“学校给老师们安装天然气,购置了厨房用具,让老师在校园里惬意地生活、工作。”张玉林说。

从教师宿舍出来,是2011年投入使用的食堂“画粥堂”,还有刻着巨幅对联“一剑四方静;五车万户康。”的男生宿舍“闻鸡楼”。学生们正在楼前的操场上认真地上着体育课,而旁边围栏则是用废弃小青瓦码成,张玉林说,来参观的人看了都说好,既节约了成本,又有韵味。

食堂的大厅门旁立着一块大石,上刻“思来厅”,旁边注释“当思来之不易”。张玉林说,就是让学生就餐时候也能想到我们的一日三餐来之不易。旁边墙上也是各种石刻,有《菜根谭》名言名句,也有张玉林原创诗句,如“努十分力,求半称心”等等。在食堂后面,学校专门开垦出一块地供教师们闲暇时耕种,以“力园”命名,并修筑了“披星亭”,上书对联“防草栽蔬满;巡畦省己多”。每一句都是和师生的共勉。

在新伏龙小学山林叠翠的围墙上,48块规格为1 .2 M×0 .8 M的护生石刻让人眼前一亮。丰子恺一定想不到这些寥寥几笔勾勒的诗书画作品会在这里滋润、教育山乡的孩子们。如,《雀巢可俯而窥》“人不害物,物不惊扰;犹如明月,众星围绕。”

“以文化人,孩子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每一个细节都是对他们的教育。”张玉林说。

回到老教学楼,张玉林指了指,这是书法课教室,每周每班有一节书法课。而走进他们的挂满书画作品的“龙麝堂”,张玉林才告诉记者,这是他最得意的地方。如同教室一样大的房间里,有巨大的书画专用桌,其他书画用品用具一应俱全。老师们都可以来此临帖、交流和创作。墙上全是关于清凉中心学校的诗词、对联:“难得清凉”“向祠去混沌,雅园盈清凉”“清凉胜景”……

“我在写一首诗,我要把学校写成一首诗。在这个过程中,有煎熬、也有快乐,我们要不断努力,让学校有独特的‘清凉’气质!”张玉林沉稳地说:“我们就是想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把清凉中心学校办好、办到极致,办成最好的农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