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13期校园周刊(总第3370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重回母校,与母亲成同事
■景怡琅
《教育导报》2019年第113期校园周刊(总第3370期) 导报四版

立秋后的一段时间,天气反而更加闷热。吃过晚饭后,天还没有黑,我和母亲决定去附近的学校散步乘凉。

这是我们镇上的中心小学,有资料记载学校是在1932年由一位叫李方洲的绅士所创立。一进校门,我就看到了三个小孩在玩“打沙包”的游戏,眼前的这一幕是多么熟悉,我仿佛回到了童年。

和这个镇上大多数孩子一样,我的童年时光几乎都在这所学校里度过。20世纪90年代末,正是我上小学的时候,每个上学的早晨,只要不下雨,我都会和寄宿生一起在麻麻亮的天色中出早操。那时的操场没有塑胶,也没有用水泥抹平,只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土操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这个操场承包的,除了早操、课间操、升旗仪式,当然也少不了我们最喜欢的体育课。那时,没有像样的体育器材,每次体育课,都是老师带领我们做一次热身运动就宣布自由活动。男同学喜欢组成几队比赛“滚铁环”,女同学则比较青睐跳皮筋,操场一片热闹的景象。

那时候,桌凳都是学生从自己家里带的,大小不一,高低不齐。黑板是老式的,久了不刷墨汁就会反光。白天上课时,总会有一些小动物光临教室,麻雀、蜻蜓、蜜蜂、蝴蝶等,给沉闷的课堂带来片刻小插曲。那时的教学条件虽落后,但却给我们这代人留下了纯真的童年记忆。

春华秋实,岁月更迭。2016年9月,我以一名教师的身份与母校重逢,时隔10年,我又回到了母校的怀抱。记得去学校报到的那一天,我一进校门,就像与久别的亲人相聚。令人欣喜的是,如今的母校已经脱去了当年陈旧的外套,换上了崭新的衣裳。

一进校门,土操场变成了漂亮的塑胶篮球场,永远告别了泥泞与尘土。教学楼外重新贴了白色瓷砖,楼层由两层变成了三层,窗户换成了推拉式玻璃窗,桌椅是学校统一配置的。推拉式的磁性黑板代替了老式黑板,老师再也不用担心写粉笔字会打滑;每间教室还配置了一体机,师生可以享受现代化教学带来的便利。

在这里,我遇到了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陪伴我在这个学校度过了充实的3年,也遇到了曾经教过我的老师,一切都是那么亲切与熟悉。还有一位特殊的老师,她就是我的母亲,现在,她不仅是我的母亲,也成了我的同事。母亲20岁就来到了这个学校教书,现在已经年过半百,她头上日益增多的白发陪伴母校走过了30个春夏,见证了母校一点一点发生的变化。

面对刚参加工作的我,母亲回忆道:“我刚参加工作那时,乡村办学条件十分落后,校舍破旧,下雨时常常漏雨,冬天用塑料薄膜遮住窗户,风一吹就‘哗哗’作响,学校缺教室和老师是普遍现象。除了教科书,没有其他教学资料,更没有多媒体教学,想给学生出练习题做,只能手工刻蜡纸印试卷……现在是一个新时代,你一定要珍惜现在优越的教学条件,争做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

听完母亲的讲述,我既为她的经历感到心酸,也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感到幸运。现在,我可以站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讲课,孩子们再也不用担心有缺玻璃的窗和漏雨的屋顶;我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带领孩子们欣赏祖国的壮丽河山。趁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惠风,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教师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全面提高,城乡教育水平发展的差异越来越小,乡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在和母亲成为同事的3年时间里,我们一起上班,一起下班,亦师亦友。她喜欢把丰富的教学经验传授给我,一有空,她就坐到我教室后排听我讲课,课后就指出我在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教我改正的方法和技巧。在她的指导下,我的教学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也把新学的课件制作方法教给母亲,她也很乐意学,在本市每年举行的教育信息化大赛中,她制作的课件多次获奖。

在母校工作的这3年,我看到了母亲和老一辈的教师对工作依然保持的热情与投入,他们身上有太多的优点值得我学习。面对现在优越的条件,他们也紧跟时代步伐,继续学习,没有因为即将退休而松懈,反而保持着高度的热情。今年,母亲依然当着班主任,她是学校12个班主任中年龄最大的一个。

母校!我亲爱的母校!尽管您年岁已高,但您仍没有停下追赶跨越的脚步,一直都怀着满腔热情紧跟着时代的节拍前进着!

我想,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把最美的祝福送给她,也不会忘记这一所打开我人生第一扇窗的学校——通江县铁溪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