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13期校园周刊(总第3370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半坡上的村小
■田裕兵
《教育导报》2019年第113期校园周刊(总第3370期) 导报四版

我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中师毕业后,还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农村小学教书。

十多年的教育生涯,见证了农村小学的变迁:一座座石头青瓦教室变成了二三层的教学大楼,一块块木漆黑板变成了现代化的电子黑板,木头的课桌条凳换成了层板铁架桌椅……可儿时的村小还在梦中萦绕。

每次回老家,我都会路过小时候读书的那所村小。曾经最繁荣时的8间教室、一间办公室,现如今因村小撤并只剩下一排教室,几间教室孤零零地立在两栋小洋房间。而另一侧的教室被改建为二层村办公楼了,每当村里集会,这里还会热闹一番,看着对面那破烂不堪的教室,这些老人是否能回忆起儿时的快乐?

这所半坡上的村小位于乐至县的良安镇河沟村,我小学6年的生活都在这所小学度过。时光回到20世纪80年代,这里是很热闹的,一到六年级齐全,每个年级50多人,一到下课,三百多人挤满了土质的操场,操场变成了乐园。我们玩着各式各样的游戏,有滚铁环、丢沙包、跳绳、扔纸飞机……而我们玩得最多的还是”撵电猫”。

“撵电猫”是我们那个年代特有的游戏。那时的教室窗户都是粗铁棒焊接的,又大又粗又结实,成了我们”撵电猫”的道具。有时为了赢得比赛,甚至跑出了学校的范围,来到了田埂、土埂上,跑得无影无踪。上课铃响了,一个个满头大汗,赶在老师到教室前回到学校。在这没有围墙的校园里,我们尽情地奔跑,跑向田野、跑向山坡、跑向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课间是快乐的,课堂是有趣的。一旦回到课堂,同学们便暂时忘却课间的快乐,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我们学习拼音、学习乘法口诀、学习整队集合,一个老师什么课都教,因为一个班只有一个老师,但大家学得津津有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城务工成了潮流,子女自然也跟随进城就读,部分村小逐渐走向了衰落,剩下的学生、村小的教学资源逐渐向中心校集中。

自从回到农村,站上三尺讲台,农村教育的变化我更是感受深切。从上学道路的变化到学校的布局调整,从教室的改建到操场的硬化,从教学设备的信息化到教师的专业化,方方面面都融入到了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中。

村村通的水泥公路,让上学路不再遥远;摩托车、电瓶车、三轮车消除了撤村并校带来的交通难题;钢筋水泥的教学楼,让现代化的气息“流进”偏远的农村,不锈钢玻璃窗、精美的窗帘、旋转的电扇营造了舒适的学习环境。操场上,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单杠、双杠……运动器械一应俱全。美术教室、音乐室、科学数学实验室、图书室、电脑室等专业教室来到了农村孩子身边,为乡村孩子的全面素质教育提供了物质保证,一批批新招聘的专业教师把各个学科的知识带到农村小学。

语文老师在电子黑板上给没有出过远门的孩子播放西湖的美景,数学老师在实验室带领孩子探索圆面积的公式,科学老师正在教孩子们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音乐老师在乐器伴奏下教孩子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这是乡镇中心校蓬勃发展的现实写照,农村学校新的时代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