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15期教师周刊(总第3372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读懂诗歌的思想情感
《教育导报》2019年第115期教师周刊(总第3372期) 导报二版

■邻水中学 陈涛

要鉴赏一首诗,读懂诗歌的思想感情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语言、意象、表达技巧、观点态度上找方法。

一、抓住诗词的“眼睛”

带有作者情感倾向的字词,是指作者对生活中各种对象和事件所表达出的情绪、态度等,在阅读古诗词时,一旦抓住了这类字词,就能迅速得知作者大致想要表达的情感。

如杜牧《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抓出明显带有作者感情倾向的“爱”字,便能知晓本诗在表达对枫林、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再如柳永的《雨霖铃》,抓出“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中的“伤离别”3字,便能知晓本词在表达因离别而产生的伤感之情;又如李煜的《虞美人》,抓出“问君能有几多愁”中的“愁”字,同样也能知晓本词大致在抒发一种愁绪。

古诗词中,这些明显带有作者情感倾向的字词,恰如诗词的“眼睛”,抓出诗词的“眼睛”,就能知道诗词的“心中所想”。

二、揣摩意象的含义

意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它融入了诗人的思想情感。比如,李白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抓出“明月”这一意象及其皎洁的特点,得知当晚应是满月,月圆而人难团圆,诗人的思乡之情不言而喻;再如,柳永的《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句,意象有“寒蝉”“长亭”“骤雨”,骤雨是傍晚时分刚停的急雨,让人身体上感到一阵冷意,这冷更是心理上的。长亭是古人送别之地,心中因离别而产生的冷意倍增。寒蝉是夏末秋初时叫声低微的蝉,免不了让人心生凄冷之情。由此可见,只要抓出意象,揣摩意象的含义,便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

此外,诗歌中有些传统的意象包含的情感有一定的固定性。如“故乡明月”表达思念之情;“杨柳”传达惜别之情;“菊花”传达高洁隐逸之情,“梧桐”传达凄凉悲伤之情等。

三、从写作手法中解读作者心境

作者所用的写作手法,也是为表达情感服务的。比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词人把远处高而尖的山比作玉簪,矮而大的比作螺髻,突出了山秀美的特点,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词中还运用了拟人手法,它们心中“有仇有恨”,其实是词人在表达自己对国土沦丧的愤恨之情。

辛弃疾的词还有一大特色——用典,关注词中的典故,对解读词人的心境、情感很有帮助。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里用南朝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的典故,既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四、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每首诗词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和作者所处的背景,和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比如,杜甫的《月》(万里瞿唐月),联系写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安史之乱”后,杜甫当时因战乱流落异乡,加上诗中的意象是“月”,全诗抒发的就是诗人“客居他乡、凄凉冷落”的伤感之情;再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三处写到了愁:“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联系词人经历,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这里的“愁”就不可能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报国无门的悲愤。

情感是诗歌的生命,鉴赏诗歌的关键就在于把握其中的情感。解读诗歌情感的方法众多,在具体运用中也不是孤立的,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我们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有效提高诗歌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