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19期教师周刊(总第3376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
《教育导报》2019年第119期教师周刊(总第3376期) 导报三版

■绵阳师范学院 王德炎 韩晓娟

习近平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为高校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和新动力,同时对“课程思政”工作进行了科学概括和集中阐述。那么,“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是什么?立德树人与“课程思政”的关系是怎样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又该如何构建?

绵阳师范学院教师走出课堂开展场景式教学(余陶均摄)

将思政元素融入通识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实践

就学术界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课程思政”的概念虽未有统一的界定,但学者们多注重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差异入手来厘清二者的概念。一方面,学者们认为“思政课程”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学校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而专门设置且具有明确政治属性的一系列显性课程,课程内容则主要是传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课程思政”旨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思政元素融入通识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实践,通过对教育资源全方位、多角度的挖掘,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正能量。从本质上来讲,“课程思政”是各大高校“大思政”教育背景下整合化的教育模式,是坚持立德树人的重要变革。坚持“课程思政”,坚持立德树人就是要坚持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同承担着育人的功能,最终目标是高度统一的。二者的共性主要在于共同的课程目标与育人目标,即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强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二者的区别则主要在于课程教学方式上的差异。“课程思政”更侧重于隐性教育,即以一种较为潜隐的方式将其渗透于专业课与通识课的教育教学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学环境中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熏陶,而非将思政元素直接嫁接到专业课或通识课的具体教学活动中。不能生硬地把专业课或通识课讲成思政课,而应借鉴隐性教育的理念和原则,在不经意中达到教育的功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构建“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

“课程思政”以将思政元素融入高校专业课、通识课为基本理念,以隐性教育为教学方式,以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为最终目的,其成功运用需要高校统筹战略布局、完善课程实施评价体系。高校应坚持立德树人,积极营造“学校有氛围、学院有措施、学院有特点、课程有特色、讲授有示范、教师有榜样、成果有凝练、建设有成效”的工作新格局。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注重理论研究,更强化实践谋划。当前,“课程思政”研究成为各大高校探索的前沿,更是学者们高度关注的热点。但对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当前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缺乏实践谋划,尤其是缺乏从学校顶层到二级学院、职能部门协同、再到教师层面实施的层层推进方案。各大高校应深入挖掘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目标、路径与方法、手段,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人才培养为契机,以“课程思政”为抓手,纵向探索从学校到二级学院再到任课教师层面如何有效推进。具体而言,学校层面从顶层设计中定义“思政元素”,构建“人才思政”格局;学院层面在课程建设中细化操作,凸显“思政元素”,打造“专业思政”;教师层面从课题标准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实施等方面落地,做实中注入“思政元素”,纳入“课程思政”。同时,学校应做好顶层设计,同时做好协同推进,从横向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如何有机融合,形成合力,使思想政治课与其他课程在育人目标上同向同行,形成合力,探索出一套符合各大高校特点、反映学校特色的纵向推进、横向融合的立体协同育人体系,从而解决高校人才教育的难题。

其次,注重纵向推进,更加强横向协同。协同,主要是指协调多个个体,齐心协力地完成某项任务或实现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用公式表示就是“1+1>2”。在“课程思政”工作中,这种协同是学院与职能部门协同、师生协同、师师协同(即专业课教师队伍、思政课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和管理团队之间的协同)、校内外育人资源的协同。“四个协同”旨在建立一个全面、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良性转变,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

第三,加强学校顶层设计,更要强化校本研修。从目前全国“课程思政”开展情况来看,不乏有上海、北京等名校的示范引领,但由于各高校之间校情不同、学情不同,这些特色和优势只能借鉴,不能完全复制和照搬。作为地方师范院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将社会热点案例融入课程,提升教育的新度。社会热点问题涉及面广,关注度高,影响较大,将其融合到高校教育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实际功效,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使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成才。只有知行统一,才能在实际生活中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将学生疑难点案例融入课程,增强教育的温度。习近平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任课教师应创新话语表达,会用“大众话语”“时代话语”“生活话语”等多种话语风格吸引学生,从而展开教学。教育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接触点和共鸣点,加强师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互动,才能真正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将地域文化典型案例融入课程,强化教育的厚度。深刻挖掘地域红色文化的丰厚内蕴和核心,可以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高校教育教学的文化资源要素,可以有效地提升高校教育教学的厚重感和实效性。近年来,绵阳师范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多措并举构建场馆教育模式,充分挖掘场馆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场馆的理论教育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让红色资源为教育助力、为发展支撑,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培养有基因、有情怀、有境界、有涵养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将师范精神融入课程,挖掘教育的深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是教师。师范院校的教师相较于其他高校责任更加重大,任课教师应在多方协同下凝练师范精神的特质、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沿和历史发展脉络,拣选核心的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增强教育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