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21期校园周刊(总第3378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我们那一代吃过苦, 孩子越来越幸福就好!
■丹巴县巴旺乡小学校长 旺青
《教育导报》2019年第121期校园周刊(总第3378期) 导报三版

       回顾自己的学生时代和23年的从教经历,我感慨万千。我从心底感激党的好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投入越来越大。同时,我也感到肩上的责任与重担——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我的学生时代

强烈的读书欲望,让我不怕艰苦

20世纪70年代,我出生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的一个小山村。当时的家乡,是一个深度贫困县,作为有着6个子女的农民的儿子,能够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已经是我最大的幸运。

7岁的我,背起一个碎布头堆起的破旧小书包,走进校门的第一天,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激动与新鲜。就在这个坐落于风景秀美的藏寨之中的小学校,几间破瓦房,承载了我童年所有艰苦但美好的记忆。当时,我们的教室是瓦房,每逢下雨,都会出现漏雨的现象。教室的地面,是黄泥土地,坑坑洼洼,雨水漏进来,泥泞不堪。课桌和椅子都是木头制作的。黑板是用木板钉在墙上,刷上黑色油漆,老师就用白色粉笔在上面板书。上音乐课,根本没有任何伴奏乐器,音乐老师只能清唱,带领学生学唱一些本地歌曲。体育课器材也极其简单,整个学校只有几个篮球和几个足球可以使用。

20世纪80年代初,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刚刚起步,对学生还没有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很多学生家住得远,中午没办法回家吃饭,大家就从家里带饭到学校。印象最深的,我从小学一二年级开始,每年寒暑假,都会跟着邻居的哥哥姐姐,拉着家里的几匹马,翻山越岭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大山深处,去找云母矿石,换了钱当学费。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我们要长途跋涉五六十公里,这对于不到10岁的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想到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挣出下个学期的学费,而不用父母发愁,心里就有了动力。山高路远,我们一般都会在矿坑附近找一处遮风避雨的山洞,一待就是一个星期,啃着硬馍,喝着凉水。但强烈的读书欲望,让我觉得那些艰苦都算不得什么。

几年后,我顺利升入巴旺中学,距离我家有八九公里的路程。山高路远,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是住校。宿舍是大通铺,60个学生挤在一间屋子里。学校里没有洗漱条件,每天早上,我们就走出校门,顺着山间溪流的方向,用溪水洗脸后,再回学校上课。那时,物质条件非常有限,学校食堂也没有丰盛的餐食,吃得最多的就是土豆片。

中学毕业后,凭借自己的体育特长,我如愿以偿地考入康定师范学校的体师班。之所以选择教师这个行业,说实在话,当时的想法很单纯,认为做一名老师很有权威,很多调皮捣蛋的学生,不听家长的话,却对老师很顺服。就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初衷,让我在教师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3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阅历的增加,耳濡目染很多教师前辈为了教育事业,为了孩子的前程兢兢业业、不辞劳苦地默默奉献,我也渐渐明白了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往大了说,是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往小了说,不能误人子弟。

我的教师生涯

见证藏区教育新变化

师范毕业以后,我被分配到革什扎瓦足小学,这是丹巴县一所偏僻的乡村小学。当我坐着拖拉机从县城赶到25公里外的小学时,眼前的景象让我很失落。这个学校的条件跟我读书的小学相差无几,漏雨的教室和宿舍,黄泥巴的地面。每个周末回家,等不到公车,需要徒步走上十几公里的山路,才能搭上车。艰苦的生活条件没有让我退缩,既来之则安之。学校的硬件设施问题不是一下子能解决的,但是,还有很多事,是我可以做到的。看到学生仍然把冷馍馍当午饭,我和其他老师一起主动帮孩子热馒头,烧清茶。让孩子们吃上一口热饭,这是最大愿望。

14年后,我被调到寄宿制学校,这是丹巴县唯一一所寄宿制双语学校。学校接收全县15个乡镇的学生,包括牧区和农区爱好藏文的孩子。因学生路途遥远,学生一个月放一次归宿假。尤其是牧区的孩子,每次回家,他们都要辗转奔波两三天才能到家。全校1—6年级全部寄宿在学校,作为负责学生后勤保障和安全工作的我,工作压力可想而知。有的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小,特别想家,时常发生学生私自离校的情况。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校长和老师都特别揪心,赶紧发动所有老师一起到外面寻找;还有的时候,学生生病,老师总是第一时间把孩子送到医院,垫付医药费。……

2017年9月,我被调到巴旺小学,担任校长一职。作为学校的一把手,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如何把全校的老师团结起来,如何把学生的成绩搞上去,如何把校园环境打造得更加优美……很多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中。幸运的是,我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设施完善的新教学大楼,信息化配备的设施设备,均衡配备的师资力量等让我的工作推进顺风顺水。此外,我也遇到了一位好领导,平易近人、善于沟通、关心一线教师,在工作上给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再者,我的新同事团结协作,大家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

我不得不说,现在的孩子们真的太幸福了。崭新的教学大楼,明亮的教室,每一个教室内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电子白板代替了老式的黑板。八大功能室(图书室、美术室、师培室、实验室、计算机室、音乐室、体育室、听课室)也陆续投入使用。每一位教师一台办公电脑。校园环境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学生在校园吃得好、学得好、住得好。孩子们有了这么好的条件,我打心底里为他们感到高兴。除此之外,党的好政策也为我们山区的藏族孩子们开了绿灯。三免(免学费、免杂费、免书本费)两补(补营养费、补寄宿制生活费)政策的实施,完全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脱贫攻坚惠民政策优越:不让一个家庭因困难而上不了学、不让一个家庭因看不起病而放弃生命。……教育扶贫的推进,大大确保适龄儿童正常上学。对比自己的童年,变化真是天壤之别,“我们那一代吃过苦,孩子们越来越幸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