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26期家教周刊(总第3383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四川小学生获央视《看我72变之创意少年》第十四季总冠军,本报记者探访——创意少年养成记
■记者胡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教育导报》2019年第126期家教周刊(总第3383期) 导报一版

得知进入决赛,孩子们兴奋得跳了起来

近日,央视《看我72变之创意少年》节目录制现场传来捷报: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小学(下称圣菲小学)学生获第十四季总冠军。

在这档看重想象力、创想力、艺术表达力的节目中,圣菲学生创造性地将3 D打印、编程技术与传统皮影结合,并将熊猫、李冰治水、宽窄巷子等四川特色元素融入到皮影表演中,得到评委一致好评。

一场精心准备的比赛

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碰撞出火花

让孩子们在全国海选中脱颖而出的,是一个《胖达游蜀国》的节目。孩子们自编自导自演,用皮影讲述一个外星人在熊猫“胖达”的带领下畅游蜀国,看李冰治水、川剧变脸,品四川火锅、盖碗茶,游宽窄巷子、锦里等。场景丰富,让人目不暇接。

最让人惊喜的是其中的高科技元素:一些皮影是用激光切割和3 D打印技术制作而成,而且皮影不仅由4位同学操控,还引入了计算机编程辅助操控。

圣菲小学带队老师黄政介绍,这些都是孩子们的创意。“我们收到的题目是《光和影》,要求是要有创意。”黄政说,正好学校开设了皮影课,孩子们就想到用皮影表演。过程中,大家不断头脑风暴,加入外星人、飞碟等元素,都是在碰撞的过程中逐渐丰富起来的。

加入激光切割、3 D打印和计算机编程,是解决实际问题中想到的创意。一开始,同学们都用手工制作皮影,但需要的场景元素太多,进展非常缓慢。

“手工雕刻一个巴掌大小的人物,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黄政说,六年级同学提出用激光切割和3 D打印制作皮影。激光切割、3 D打印速度快,手工制作速度慢但最为精细……他们把皮影课上学到的东西学以致用,用激光切割和3 D打印技术制作大场景,用手工制作雕刻主角,节约了很多时间。

场景变化太快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人手不够。一开始,团队的雷欣瑞、龚子航、周子迪、黄新艺4名同学想到的是增加人手,他们找来4位帮手。“但由于皮影的幕布很小,8名同学同时在后面操作,空间很挤。一方面人挤人,戏就接不上;另一方面人多影子就很大,直接影响呈现效果。”黄政说,同学们想到了另一个办法,用编程代替一部分人工,帮助操控皮影。

从接到通知到正式比赛,仅不到两周的时间。每天都有新的创意被加进来,直到临近比赛,同学们还在继续改进。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室最终呈现的版本中,同学们给外星人增加了LED灯,外星人讲话时头上的灯一闪一闪的,科技感十足。最终,这台将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融合的皮影剧,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圣菲小学代表队以小组第一名的成绩取得了周冠军。

一场“无法准备”的比赛

作画、演小品全靠学生临场发挥

半决赛时,黄政得到通知,接下来的比赛只能进去三个同学,并且全程要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独立表演。

黄政坦言,老师们非常担心,甚至想了一个万能模板,让同学们在最后关头使用。事实上,同学们的想法比老师的万能模板有创意多了。

半决赛的题目是“三图鼎力”,需要将三个元素藏在一张图里,不能被评委发现。雷欣瑞、龚子航、黄新艺选到的是“ S”、“4”和“长方形”,短暂商量后,他们决定以“我爱你,祖国”为主题作画。雷欣瑞提议将三个图形统一画在复兴号的窗户上。一个“田”字窗,既有“4”又是一个直角的“S”,田字每两小格又组成了一个长方形。这个创意成为了一个加分项。

龚子航的现场解说也非常有创意,他用一个人物“小狼”串起了画作中的各个元素。通过复兴号、天眼、航母等给小狼生活带来的诸多变化,让祖国繁荣富强与个人幸福这个宏大主题变得真实可感。

决赛难度更大。节目组直接给同学们一堆材料:泡沫、粘土、筷子、铁丝、牙签、衣服……还有钳子等一系列工具。用这些材料围绕“热情的传递”这一主题自编自演剧本,在3小时内完成。

黄新艺回忆,到底演什么,三人争论了一个半小时,扣去吃饭的时间,真正排练的时间非常紧张。最终一个五幕剧排练了出来。捡钱包、问路、捡钱等一波三折的情节,加上孩子们生动形象的演绎,圣菲小学代表队最终以96分的优异成绩,斩获《看我72变之创意少年》第十四季总冠军。

据了解,该比赛节目预计将于2019年底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

一种教育理念的浸润

传统文化教育让创意少年茁壮成长

“蜀韵课程给了我们很大帮助。”“分享式课堂让我发言不怯场。”谈起这次冠军之路,同学们感慨最多的是“功夫在平时”。

圣菲小学开设的“蜀韵”课程,一到六年级分别从蜀宝、蜀食、蜀街、蜀山、蜀水、蜀人六个主题出发,研究四川本土文化。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胖达游蜀国》中,孩子们对本土文化如数家珍正来源于此。

比赛中,孩子们选择皮影作为表演形式,也与学校的“非遗”课程分不开。羌绣、年画、造纸、皮影这四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在圣菲小学是纳入课表的常规课程。“非遗”文化和蜀韵文化,已经成为圣菲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学生在充分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之后,尝试着创新。他们不仅能运用羌绣元素,设计成头饰、书签、手机壳等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还将古法造纸制作的信笺给父母写信,表达感恩之心。项目制的引进,让孩子们学会了自主选择项目,聘请课程导师,设计创意方案,研发制作作品,进行成果分享展示。

“只要学生有想研究的问题,他身边的每个老师都可以成为帮助者。”黄政说,龚子航、雷欣瑞在学校就研究过西岭雪山的缆车改进问题,和科学老师一起设计模型,让缆车可以调快调慢,还给缆车装上防撞装置。

“传统文化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圣菲小学校长夏雪燕说,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相结合,与儿童生活相结合,与项目式学习相结合就有了无限的生命力。传统文化不仅需要记忆和传承,更是可看、可触摸、可体验、可制作、可创新的。学校还在与外国友好学校的交流中,积极展示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培养更多“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