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27期教师周刊(总第3384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家校社联手,为城乡融合发展赋能
《教育导报》2019年第127期教师周刊(总第3384期) 导报三版

编前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构想,是实现城乡协同发展的关键。在城乡教育协同发展上,长三角地区有了一些非常好的尝试和做法。近日,在“乡村社区治理背景下的家庭、社区、学校合作”研讨会暨第三届全国乡村班主任发展研究论坛上,近100名致力于乡村发展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分享了家庭、学校、社区携手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值得西部省市借鉴。

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的组织、帮助下,本报特选了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几所学校的教育实践,有以“探寻古村落文化”研学旅行活动为例,探讨学生如何形成“城乡学习共同体”的;有通过对学生3天乡村学习生活的研究,挖掘乡村生活蕴含的独特育人价值的;也有城市学生参与乡村治理的鲜活案例,凸显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视野。3个案例充分体现了“家庭、学校、社区”合作,创生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教育之路。

尝试1:形成“城乡学习共同体”

城乡学子合作探寻古村落文化

今年暑假,上海市临港实验中学的“七色花中队”和浙江省武义县泉溪小学的“小水滴中队”合作开展了“探寻古村落文化”研学活动。沪浙两地学生共同体验和学习乡村文化,在“互学互鉴”中构建了“城乡学习共同体”。

城乡携手,共建跨时空学习共同体

来自上海临港和浙江武义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乡政府开展了朴实却正式的结对仪式。活动中,双方进行了初步交流,并互赠礼物,为构建“城乡学习共同体”打下基础。

政府、社区、家长、志愿者等也参与其中,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为“学习共同体”的发展与壮大提供保障。乡政府和村委会领导负责提供并准备活动场地,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组织者负责活动路线踩点和领路;专业人士给学生做台风知识微讲座,让学生明白台风的形成、路径、危害等;家长、志愿者做好学生的安全服务工作,对学生进行生活方面的指导;村民们热心接待,给学生介绍村落的历史和发展变迁。

随着研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孩子们给当地一位留守儿童送上了礼物,邀请她参加研学活动,后来,她完全融入了“学习共同体”中,和“七色花中队”“小水滴中队”的孩子们成为了好朋友。

研学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在“研学微信群”中进行线上交流与分享,他们彼此约定,寒假组团到上海去,“友谊之花”继续在两地孩子的心中盛开。跨省市、跨学段的学生群体交往与合作,加上家长、教师的实质性参与,形成了跨时空的“学习共同体”,为学生、家长、教师发展构筑起信的支持系统。

互学共鉴,实现多主体共同发展

学生的内心需求满足与生活智慧发展是假期生活重建的核心要素,实现学生积极参与和利益最大化是活动开展的初衷及目的。通过“互学共鉴”,学习在真实的交往与生活情境中发生。

有学生说:“这一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我还认识了一个8岁的弟弟。他让我从‘在陌生人面前有点害羞’中脱离出来,可以敞开心扉说说话。”活动结束后,“七色花中队”的孩子们用制作美篇的方式对活动回顾总结,在真实的体验中提升了写作能力。“小水滴中队”的孩子们则与父母合作,完成了研学旅行学习感悟,收获了“多主体跨时空合作学习”的快乐。

活动也提升了孩子们的组织与策划能力。活动前,“七色花中队”的孩子们提前进行活动研讨,围绕“去哪儿”“怎么去”“学什么”“怎么学”“评价什么”“怎么评价”等方面展开讨论。设计活动方案、制作横幅、设计游戏互动、搜集图文资料、进行任务分工等,学生的组织与策划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活动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城里孩子对农作物知之甚少,平时也缺少学习的自然环境。在徒步前往古靛青塘遗址时,“小水滴中队”的孩子们教“七色花中队”的哥哥姐姐认识番薯、生姜、大豆,随后孩子们通过其他方式持续学习,认识并了解了更多的农作物。在爬牛头山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类似于蜈蚣的马陆,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通过查阅资料,搞清楚了“蜈蚣、马陆、蚯蚓”三者的区别。

城乡学生合作学习,体现了“六度学习新样态”——学习时间的长度、学习空间的宽度、人际交往的厚度、内心感知的力度、学习方式的灵活度和生活意蕴的能见度。

(浙江省武义县泉溪镇中心小学 涂淑莉

上海市临港实验中学 董雪梅)

 

尝试2:挖掘乡村生活蕴含的独特育人价值

让学生回到绿水青山的怀抱

今年暑假,浙江省武义县熟溪小学的师生、家长走进锦源坞春村,开展了三天两夜的乡村生活体验活动。参观访问、听故事、手编制作、采野菜、喂鸡鸭等,学生们通过参加农事劳动等实践活动,提升了自理能力及劳动素养,感受了乡村建设与经济发展,促进师生、家长与新时代农民之间的共同成长。

自己动手,学习自力更生的乡村精神

受家庭教育观念等影响,一些城市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悠闲、懒散的生活。这一次,孩子们离开父母,来到乡村,一切衣食住行“自己说了算”。

午饭,女生在水池边洗菜,跟着村民学切菜、炒菜,男生则跟着爷爷学烧火。晚饭尝试包饺子,对很多学生而言,是第一次尝试和面、擀面皮,经过指导,虽然大家包的饺子形态各异,但没有露馅,也算成功了。

孩子们还合作打充气床垫、搭帐篷、洗衣服……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自力更生的乡村精神。

生产实践,体验“手中沾泥”的劳动生活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宗旨为“天人合一,人事相趣”,它贯彻了“立德树人”的德育主题,致力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态度,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早上5:30,孩子们从家里出发,经过一个小时的爬坡,来到海拔500米的高山。在这里,他们看到了似梯田一样层层叠叠的枇杷园。农民爷爷说,他们世代居住在这里,靠山吃山,乡村的经济发展,这些枇杷立了功。在番薯田,不少孩子好奇地问:“为什么长得好好的番薯藤要翻个面呢?”农民爷爷揭晓秘密:因为蕃薯藤的生命力强,只要有泥、水分,它的茎就会生根,导致小薯块乱长而减少产量。所以,等藤长到2尺左右就要去翻一下,顺便把杂草拔掉,让它的生长力全部集中在“根部”。

农民爷爷还带孩子们到自家菜地教他们种菜。他弯腰曲背,脚步一前一后拉开,一排挖4个坑,同时把坑周围的土块拍碎。原来,播种也是有讲究的,一个坑放个三五颗种子就可以,避免它们长在一起过于拥挤,如果长得稠密还需要拔掉一些。

孩子们感受到庄稼种植的不易。在反复练习中,他们不但掌握了劳动技能,更学会了坚持。

拥抱绿水青山,感受乡村生态之美

屋后的山上是一个天然宝藏:成片的苍翠竹林、连绵起伏的松树、呈梯田状的枇杷基地,还有各种在书本上没看过的植物。屋前一条小溪潺潺流着,对面是一座天然的松树林,放眼望去,一片绿海,让人心旷神怡。村民说:“这样的绿色氧吧,是大自然的馈赠。相信孩子们已经爱上了这样的自然风光,真是不虚此行啊!”

在与乡村零距离接触中,师生、家长对绿色生态环境有了更多的感受与了解,走过山川、溪流,从城市到乡村,为连接“城市小区”与“田间地头”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浙江省武义县熟溪小学 蓝美琴 蓝国平)

 

尝试3:城市学生参与乡村治理

“丰收节”中的教育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但“乡村治理”仅仅属于乡村吗?治理的主体仅仅是乡村居民或政府部门吗?治理的价值仅仅是推动乡村发展吗?

基于这样的思考,开学伊始,作为城市学校的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开展了对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研究。通过一系列的问卷调研、访谈和数据收集,他们发现,这一节庆活动是2018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在每年农历秋分举行,它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且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乡村治理”是促成融合发展的宝贵资源

一方面,乡村治理所具有的融合发展意义被学生和家长肯定。92%的学生觉得“丰收节”值得开展一些实践或研究;对参与“丰收节”活动,“孩子愿意,家长也支持”的占86 .4%。对融合意义的认知具体体现在开放题中:城市与农村共享丰收喜悦的仪式感、现代思维点缀传统文明的上佳表现、自然人文有机融入现代生活的契机。……

另一方面,乡村治理中融合发展的实现需要从顶层重建“治理观”。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国家推进乡村治理、振兴乡村发展的举措之一。但现实是,48%的学生和37%的家长没听说过“丰收节”,35%的学生和26%的家长只听过名称,耐人寻味的是,这些学生家乡大多就在农村。“丰收节”这一已上升到节日层面的乡村治理举措的社会影响力却这么低,折射出当下“乡村治理”只是乡村之事、农民之事、主管部门之事的单线作战的现实。而融合发展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因而,乡村治理迫切需要从融合发展的角度重建主体观、过程观等。

可见,“乡村治理”不论是对城乡的融合发展,还是对学生成长,都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有待深度开发。

“乡村治理”蕴含着发展学生的独特资源

在“丰收节”研究活动中,有几类主题因为“乡村治理”这一资源的特殊性而得以凸显。

爱国教育因乡村变化分明而更加真切。70年生活巨变在乡村尤其鲜明,学生在充分感受到“农产品从单一变得丰富”“土房变成高楼”“农民素质提高了”等种种变化后,在亲眼看到“农民伯伯舒展开了他们那古藤般的脸,像展开了一幅百年的画卷”之后,自然而然地生成了“自豪于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感谢祖国让我生活在一个美好时代”的爱国真情。

劳动教育因亲听亲历而催生敬畏感。学生们亲历过捆稻子、挑担子、赶鸭子等“丰收节”活动后,纷纷点赞农民的付出,表示“要珍惜粮食,每天光盘”。有学生在感受了挑担子所需要的体力、耐力后,生成了责任感,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爱挑的担子不觉重,少年强则国强”;还有学生看到利用巨型稻培育形成的稻田画后,领悟了“弯着腰,弓着背,低着头,是成功者成熟谦逊的楷模。”

幸福获得感因现代智慧而特别鲜明。学生们感受到“落后的手工变成先进的自动化”“粗放生产变得科技经营”,亲自体验了利用太阳能诱虫灯、稻田鸭培育有机米等新技术与新智慧之后,对现代化创造幸福生活产生了认可和好奇。

城乡合治是推动互学共学的生态性资源

此次研究实现了多组织跨界合作,使得互学共学的资源更丰富。城市小学与乡村小学之间、学校与主办部门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展开了充分的互学共学:学生和家长听了“农民老奶奶上的生动一课”,亲子间互学互助,成就美好的家庭关系;城乡家庭之间分享育儿经验,取长补短,知道了农村小学是怎么庆祝丰收节的、农业局是怎么设计丰收节的,增加了彼此间的沟通。

研究还促成了生态圈的圈圈联动,对互学共学资源进行了生态性的开拓。平常教育研究的物理空间相对稳定在一个生态系统内,如学校或所在街道。而此次研究实现了街道与乡村之间的交叉、与“新基础教育”研究同盟校的联动,学校与农业局、东南村委等的合作与交往,促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教育系统之间的融合。

活动从融合发展的视野,开发和拥抱新时代教育资源的开放性,让“丰收节”不仅仅属于农民,让“乡村治理”不仅仅属于乡村,让学生的生命成长足以适应时代和未来的挑战。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 顾惠芬)

 

专家观点

在思考和学习中,探索四川城乡教育融合的更多可能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 李家成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吕珂漪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全国所有乡村都会举行的;青山绿水是作为西部省市的四川所大量拥有的;城乡学生、家长、教师的交往同样普遍存在。来自长三角地区的相关实践与经验,因为所依托的教育资源的普遍性,具有极强的可推广性。上述实践,在四川,肯定有条件开展。

实践背后的理念与思维方式,同样具有可学性。3个案例都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学互鉴,突出了乡村资源的价值,体现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背景。这会启发四川的教育实践工作者和研究者,以乡村振兴、城乡社区治理的视角看待工作,以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为追求,以促进学校、家庭、社区合作为载体和目标,开展创造性的教育实践。

能创造上述经验的主体,同样大量存在于西部省市。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抑或学生、家长,都是追求美好生活的主体,都具有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3个案例中,教师、校长们在思考、在学习、在探索、在总结。这样的学习和发展方式,这样的工作与生活态度,同样会在西部地区有更多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