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31期教师周刊(总第3388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教师教育强基固本 不拘一格“回归师范”
《教育导报》2019年第131期教师周刊(总第3388期) 导报一版

■夏应霞

●教师教育从来就不是一道“单选题”。这道“多选题”,需要传统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合力解答。

●“回归师范”不是走弯路,而是对师范教育的反思和“再出发”。

●在教师走向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路上,要筑牢师德的基础,修炼精良的业务能力,同时还要有激情和活力的加持。

1

振兴教师教育:一道“多选题”

10月20日,南京大学宣布成立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与之同时揭牌的还有江苏教育名师发展研究中心。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继去年江苏省召开教师教育创新发展推进会,出台了《江苏省教师教育创新行动计划》后,今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苏州大学相继成立和兴建了教师教育学院。南京大学的教师教育学院,将主要面向重点高中,培养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的教育硕士。该学院首批全日制学科教学硕士招生工作将于近期开始,首批研究生将在2020年秋季入学。

综合性大学重启师范教育,是对去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计划》)的贯彻。《计划》中指出:“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设立师范类专业,招收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具有教育情怀的学生,重点培养教育硕士,适度培养教育博士。”

高水平大学办师范专业,必将推动“高精尖”的教育人才培养,同时对提高师范生生源质量起到较大作用。然而,在教师教育体系中,深耕主业的师范院校的主体作用不可忽视。《计划》制定的蓝图是“基本形成以国家教师教育基地为引领、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振兴教师教育需要有不拘一格的勇气和担当。在这次新的资源配置中,不但要有“从源头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举措,还要对“优化教师教育布局结构”进行全方位思考和有力执行。

对于地方师范院校来说,高水平大学加入会带来一定的危机感,倒逼传统师范教育模式的改革。教师教育从来就不是一道“单选题”,这道“多选题”,需要传统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合力解答。

2

“回归师范”:一次教师教育的再出发

“去师范化”曾经是一股风潮。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师范院校纷纷借助向应用型大学转变的时机,对学校发展进行了“高大全”的规划,特别是设置了很多非师范专业,试图发展成综合性大学、“多学科大学”。据不完全统计,各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占学校全部专业的比例达到60%-70%,非师范专业在校生也超过了50%。

作为教育体系的“母机”,师范教育的质量决定了整体教育的质量。在师范院校向“应用型”转变中,造成部分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的严重同质化;消解了“师范性”,失去了师范类院校的特色,不利于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为此,2017年1月,时任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现有的181所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脱帽,聚焦教师培养主业”。

据统计,全国2914所高校,有187所本专科师范院校和383所举办师范专业的非师范院校;142家教育硕士培养单位、15家教育博士培养单位。就数据来看,师范院校或者是举办师范教育的综合性院校的占比并不高,尤其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点位”少。

“去师范化”、“回归师范”已经提上日程。早在去年11月的四川省师范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副省长杨兴平就提出:让师范院校回归“师范性”,“不能放弃师范教育主责主业,坚持‘不懈怠、不旁骛、安其位、守其责’,大力改善师资和办学条件,突出鲜明的师范特色,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在此基础上稳步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

在师范院校“回归师范”的同时,让综合大学也“回归师范”。据报道,此次恢复师范教育的三所江苏高校都有较为深厚的师范教育背景。以苏州大学为例,从1952年调整组建,一直到1982年改办为综合性的苏州大学,其前身为江苏师范学院。

“回归”不是走弯路,而是对师范教育的反思和“再出发”。

有着“师范基因”的综合性大学与单纯的师范院校相比,可能有更大的社会需求。在当今对复合型、创新型、多元发展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的新时代,师范生如何更好适应未来教育,如何更好地挖掘自身潜力实现多元发展,如何最大限度地服务社会?如何更好地实现跨学科培养和专业的探索?这一系列的问题应在“回归师范”中搞清楚、有方案、做解答。

3

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一个“自我升级”的系统工程

不管是综合性大学办师范,还是师范院校回归主业,其目的只有一个:采取切实措施建强做优教师教育,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在走向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路上,要做好一个能“自我升级”的系统工程——这支队伍必须筑牢师德的基础,修炼出业务精良,同时还要有激情和活力的加持。

首先,筑牢师德的基础。

在中国师范教育的历史长河中,中师教育被称为“师范教育的瑰宝。中国教育史上不可忽视的、不可替代的财富。”然而,它也是那个不发达年代的产物,已经远不能适应“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时代需求了。

中师教育于今天最大意义在于培养了一大批“一辈子扎根山村、一辈子奉献教育”的具有“教师职业精神”的人——一种基于深刻理解教育意义的情怀——现在的师范教育也要以此为目标,培养出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甘于奉献、甘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才能筑牢“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基础。

教育是“爱”的职业,教育更是“爱人”的职业。习近平总书记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的要求就是对“师德”的条理化解读。《计划》里也要求,要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教育全过程,作为师范生培养和教师培训课程的必修模块。在师范生和在职教师中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注重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

其次,修炼出精良的业务能力。

长期以来,师范教育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培养模式,即“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育实习”的模式,这一模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证明有效且比较好把握。教师资格的认证也是基于这样的思维逻辑。

现实中,师范生需要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即口语语言表达(普通话、演讲、朗读和谈心)、书面语言表达(书写能力、绘图能力)以及肢体语言表达三项技能,还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更要有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对标教育现代化,目前的很多师范院校已经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教师技能实训中心”。通过设置普通话云语音实训室、普通话智能测试室、智慧书法实训室、微格教学实训室、互动讨论教室等教育教学学习支撑及资源平台。着重培养学生“教师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规范汉字书写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课标研习及教材分析能力、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等教育教学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综合性院校办师范教育,其目的是让师范生的视野更宽、专业基础更扎实、综合素质更强,但容易出现弱化师范生技能培养的问题。在做强师范教育的时候,如何把重视学术研究和重视人才培养相结合,还有很多路要走。比如,有些用人单位在评价师范生时都用“整体素质不错,但三笔字太差了”作为笑谈。所以,精湛的业务能力来自于对更多细节的把控。

最后,培养有激情、有活力的新教师。

什么样的教师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如何吸引乐教、适教的优秀人才从教?怎么让教师在其职业生涯里看到希望、得到发展、享受到幸福?

教育这个系统从来都不是封闭的,师范教育日益走向开放。教师教育将更多元的人引入教育行业,也给教师这一职业带来更多的活力与激情。很多地方公招教师的来源非师范生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师范生,也有的地方师范毕业生会给校长写一句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教师资格证谁都能考。教师身份能进能出,都体现出了一种活力。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广大地区的乡村学校需要“一辈子当老师”“一辈子扎根农村”的终身从教的人,这是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代价和希望。在对乡村教师的培养上不能只呼吁不投入,要按照《计划》要求:教师培训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为乡村学校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合格教师,要将教师的发展纳入乡村振兴的生态环境中。

教师是职业,更是丰富多彩的人,他们会影响更多的人。所以,“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师范生生源质量显著提高,用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这就是教师教育强基固本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