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34期家教周刊(总第3391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推门听课:家校共育的大胆创新
记者 胡敏
《教育导报》2019年第134期家教周刊(总第3391期) 导报一版

“欢迎家长推门听课!”新生家长会上,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教师邱俊杰宣布。家长们以为自己“听错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进学校跟学生一起上课、做课间操、吃食堂。家长发现重新体验校园生活,更能理解学校,对孩子的教育也有更清晰的规划了。

“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班风变积极了”、“更理解老师,更理解娃娃了”……如今,五年过去了,家长们谈得最多就是推门听课带来的好处。“家长主要时间和空间在工作单位,教师、学生的主要时间和空间在学校,家校共育的时空交集太少。家长推门听课让家校共育时空的交融形成常态,给家校共育工作方式的转变带来启示。”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邓澜说。

推门听课怎么做?

一坐就是一整天,每个学科老师都交流

家长席先容还记得第一次来学校听课的情景。早上7点半到下午6点她跟儿子一起上学。数学课是邱俊杰上,她听得很认真。课上讲的知识点她都听懂了,回家拿到儿子的作业,她发现还是不会做。“我来给你讲!”儿子一看妈妈不会做,主动给妈妈讲题,讲完一遍不会,再讲一遍,儿子还告诉妈妈“今天一定要弄懂”。

席先蓉特别感动,平常都是她教育儿子“这道题怎么不会做”,角色互换后,她体会到老师和儿子的不容易。这一天,她不仅听了好几个学科老师的课,感受了他们上课的认真负责,还抽空和学科老师聊了儿子的近况。原来,儿子学习很努力,只是在学习方法上还有待提升。

一些家长还主动当起了副班主任,帮助老师维持班级纪律。家长曹伟是班上的常客,他的工作时间灵活,只要一有时间就来。“我有三个愿望:全班每个孩子作业都交,课堂纪律好,学习氛围好。”曹伟说。

学生李玮(化名)的作业经常不交,父母离异后,她被判给父亲,但父亲管理方式简单粗暴。曹伟打电话跟李玮父亲交流,以家长身份推心置腹地谈,并告诉李玮:“不会做没关系,不会做的空着,把能做的做完。”李玮听到心里去了,成绩提升很快。

邱俊杰是家长推门听课的发起人。早在1997年刚开始工作时,他就把自己的课开放给家长。2015年,学校领导建议他成立家委会,家长推门听课成为一项制度坚持下来。家长听课的范围也从邱俊杰的课扩大到所有学科都可以听。

“教师要有这样的自信。”邱俊杰说,不管是校长、行政、教研员推门听课,还是家长推门听课,课都一样上得好。有老师刚调来,问邱俊杰:“怎么每节课都有家长在后面?好吓人!”邱俊杰解释,我们班一直都这样,老师发现有家长在,课堂纪律确实更好。

如今,家长推门听课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寒来暑往,无论哪天走进这两个班,总有一两个家长的身影。家长听完一天的课,还要跟孩子们一起做班务小结。家长从旁观者的角度,谈班上纪律情况,和孩子谈理想、谈人生。

邱俊杰的想法很简单:家长来学校,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增进家校沟通。他鼓励家长来了,跟各科老师都交流一下,对孩子近况有更全面地了解。家长推门听课实行自愿原则,全班家长基本上来了个遍。

推门听课效果如何?

班风积极向上,家长获成长,家校更和谐

家长推门听课,不仅是家校沟通的需要,也是亲子沟通的桥梁。每到初二、初三,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教师徐全芬班上就有学生让她帮忙“请家长”。徐全芬干脆借鉴家长推门听课的做法,让每个家长轮流到学校来。

家长廖燕刚接到消息时,以为孩子犯了什么错,来了之后才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他对学校的印象,只有报名时的匆匆几瞥。有了一天的时间泡在学校,他才细细打量:教室干净整洁,老师讲课尽心尽力。老师各有风格,风趣的、严谨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充分理解课堂上所教的知识。一天结束,徐老师还安排了班务小结环节,廖燕跟全班同学交流所见所感。“学好英语很重要,不然电机上的英文都看不懂。”他还结合自己的工作语重心长地给同学们谈人生。

“让家长体验学校生活,既能增进家校互相信任,也能带动亲子沟通。”徐全芬说,每天的班务小结,除了家长交流,另一个环节是学生讲对父母的期盼。廖燕收到的是一首诗,让他非常感动。青春期的孩子跟父母的沟通容易存在问题,通过这个桥梁,徐全芬发现孩子们躁动的情绪得到了疏解,“整个班上的氛围,静下来了。”

一些教师管不过来的事,家长也起了润滑剂的作用。班上有女生心理波动大,成绩下滑厉害,邱俊杰从老师层面跟她做了沟通,不放心,又请家委会协助沟通。家长罗炽香从朋友及女性的角度找女生聊天,让女生放下顾虑,解开了心结。

还有一些学生在班级里有过激的青春期逆反行为,家长来学校后发现这些情况,都会主动跟学生交流,还会给其父母打电话。出状况的学生,大都来自家长关心不够,或者管理方式简单粗暴,亲子关系不好的家庭。通过家长之间的沟通,家长也在互相影响,互相进步。

有家长就是在推门听课中成长起来的。家长蒋女士的儿子在练跆拳道时肌肉拉伤,她没当一回事,直到邱俊杰打电话让她带孩子看医生,她才意识到儿子的问题很严重。她自嘲是一个“心大”的家长,但自从到学校听了几次课,她像是变了一个人。课堂上,做笔记比儿子还认真,回家跟孩子探讨作业,跟老师和班上同学熟悉了,跟儿子和同学聊学习、聊为人处世,常常能聊到心坎里。如今,班上同学毕业了,见到她还一口一个“蒋妈”。

推门听课走向何方?

将在全校推广,创新家校沟通方式

“家长推门听课,给家校共育工作方式的转变带来启示。”邓澜认为,学生获取知识渠道的多元化,需要家校沟通途径的多样化。

“家长的主要时间和空间在工作单位,教师、学生的主要时间和空间在学校,家校共育的时空交集太少。”邓澜分析,以前只有孩子出了问题才有机会沟通,家校之间处于一种隔离状态,如今,需要建立一种机制让家校共育的时空交融成为常态,家长推门听课就是有益的尝试。

接下来,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将成立家长推门听课的项目小组,以邱俊杰和徐全芬两位老师的实践作为案例,让感兴趣的老师都参与进来,解剖、研究其中的经验,改进问题,让更多的师生、家长受益。

邓澜表示,这不是简单的经验复制,而是对教师原创的家校沟通经验做深入地剖析,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找出更完善、适应各班特点的个性化的方案。比如,对学生心理产生什么影响?家长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家长参与管理的边界在哪里?都是下一步要调研、要明确的问题。

“推广不意味着一刀切。”邱俊杰再次展现了他胆大心细的特点,他打算从一些愿意尝试的老师入手,让一些老师先尝到甜头,鼓励个性化做法,他和徐全芬老师班风班情不同,落地的方式就不一样。他也表示自己的做法并不完美,比如,学生跟家长热情地打招呼,有时愿意聊心里话,看起来关系很好,但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什么,还有没有更符合他们心理特点的改良方案,要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收集意见,这都是项目推动中要一个一个解决的问题。

记者述评

学校大门为家长敞开

矛盾往往来源于信息不对称。在家校共育被提得尤其响亮、家校矛盾时有发生的今天,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给家长开绿灯的做法令人温暖。

当学校大门向家长敞开后,家校之间的误解变少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度提升了。在调研家长的诉求时,家长最担心的是,他们的“特权”被收回,学校再也进不去了。确实,对于绝大部分家长来说,每天送孩子进去的学校,就是一个被隔离开的陌生空间。除了孩子犯了错请家长,或者集体活动中匆匆走过,家长很难有机会静下心来感受孩子一天的日常。

许多学校在做出努力。现在幼儿园、小学的家长开放日很受欢迎,让家长体验孩子的校园生活,半天或者一天。有家长遗憾,还有好几个学科没听到,还没来得及和老师多说几句话。但是,学校秩序、安全、课堂效果、学生心理……我们有太多顾虑。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让家长每天推门听课的做法,告诉我们还有一种深度交融的可能性。

不管怎么说,学校的大门为家长敞开确实是一句很暖心的话。再进一次校园,再跟学生一起体验学校生活,再吃一次校园食堂,再做一次课间操……家长离中小学的生活太远了,这个有仪式感的推门听课,将家长们的思维拉到了和孩子们同频共振的频道。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让家长每天推门听课的做法,告诉我们,家校共育的阵地不一定是辅导作业,还可以是校园生活。

5年的时间,足够形成一个独特的家校共育生态圈。正如校长邓澜提到的,家长和老师之间、家长和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有大量的故事可讲,这些故事可以成为一个一个样本,供我们研究家长深度参与校园管理,怎样为其中的各个群体带来积极影响。

当然,这个原创的经验还只是一个火种。当它大范围地铺开时,是否会对学校秩序产生冲击,是否会给校园安全带来隐患,对学生的心理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