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89期(总第2986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爬雪山 过草地:一首荡气回肠的史诗
■余闯 本报记者 倪秀
《教育导报》2016年第89期(总第2986期) 导报一版

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一曲人定胜天的颂歌,一首荡气回肠的史诗,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乐章。

青藏高原东部横亘着许多高大山系,雪山连绵,积雪常年不化。三大主力红军长征途中,翻越了夹金山、梦笔山、长板山等几十座雪山,很多红军战士牺牲在雪山上。翻越雪山为什么难?一是雪山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二是红军饥饿、身体羸弱和御寒衣物缺乏等原因。

《朱德传》中记载:“部队迎着风雪,向直插云天的陡峭冰峰攀登。越往上路越陡越滑,空气越稀薄,越觉得喘不过气,头晕脑胀、四肢无力。到山顶时已是中午,但太阳完全被遮住,加上风雪弥漫,就像傍晚一样昏暗。接着便是漫漫长夜,狂风雪浪一阵阵袭来,不少战士被暴风雪吞噬。”

除了自然条件外,饥饿和寒冷也给红军带来严峻考验。红军经过长途行军和作战,体力消耗很大。此外,红军战士衣着单薄,在雪山上只好靠吃辣椒、生姜御寒,许多战士被冻伤甚至牺牲。在翻越雪山时,有的战士不知沟壑深浅,不慎跌进深谷。有的战士爬雪山累了就坐下来休息,结果再也起不来了。

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英勇无畏的红军将士。在翻越雪山前,红军尽可能做好登山准备,如筹集御寒衣物、购买发热和抗寒食品、准备拐棍等,但因当地人烟稀少、地瘠民贫而无法满足需求。

翻越雪山途中,广大红军指战员怀着必胜的坚定信念,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同心同德、团结互助,征服了一座座大雪山,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四川的红原,意为“红军长征走过的草原”,196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建县。在红原县刷经寺小学,校长边明永提起一篇大家耳熟能详的小学语文课文——《金色的鱼钩》。它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照顾3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牺牲了自己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格。

现在,这枚珍贵的鱼钩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80年前长征途中,红军不仅翻越了终年积雪的大雪山,还穿越了人迹罕至的茫茫水草地。长征走过的松潘大草地,对一路征战、饥寒交迫的红军而言,几乎是一个“死亡陷阱”。

松潘草地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纵横3000公里左右,面积约1 .52万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

恶劣的天气、遍布沼泽、荒无人烟,松潘草地被称为“生命禁区”。草地上经常笼罩着阴森迷蒙的浓雾,难辨方向,只有在太阳偶尔穿出云层时,红军才能纠正行军路线。在一次风雪交加的行军中,仅红六师就牺牲了174人。

草地上河沟交错,水寒刺骨,几乎每过一条河,都有身体虚弱的战士倒下。更可怕的是,软绵绵的草包下常隐藏着沼泽,稍有不慎,人和马都会陷下去。一位老红军曾回忆道:“草地上有不少绿草覆盖的泥沼,都是陷人坑,人和牲口掉到里面,越陷越深,直至被吞没。一个人陷进去后,援救者用力过猛也会被带入深泥之中。”

恶劣的自然环境之外,红军自身的后勤保障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最大的困难就是粮食缺乏。为了战胜饥饿,红军将士们只好吃野菜、树皮、草根,甚至吃皮带、皮鞋等,为了生存,想尽一切办法解决粮食问题。

红军断粮后,主要靠吃野菜维持生存。草地上遍布各种野菜,但有的野菜有毒,吃了会有生命危险。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干部成立野菜检验组,但没有任何化验仪器,只好冒着生命危险,去尝各种野菜,从中选出能吃的通报全军,有些官兵因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此外,草地的河流、水塘中有许多鱼,钓起来不难,也成了红军食物的来源。

张思德冒险尝百草,蔡畅高唱《国际歌》。陈赓、杨立三把身患重病的周恩来抬出草地,20年后周恩来亲自为杨立三抬棺送葬。……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为渡过难关,很多指战员把自己的战马杀掉,给战士们充饥。彭德怀杀掉了跟随自己多年的大骡子,贺龙杀掉了自己心爱的枣红马。

历史不曾忘却,记忆定将永存。设立红色教育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主题班会、组织红色记忆教育征文,坐落在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红色教育基地红军长征纪念总碑旁的川主寺镇第一小学,深入开展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具有教育意义的专题活动,引导学生接受红色教育,激发孩子们的远大理想和长大献身祖国的宏伟抱负。

红原县区域内有许多革命遗迹,中小学纷纷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到革命烈士陵园扫墓,缅怀革命先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寻访红色足迹活动,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