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41期校园周刊(总第3398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探索构建劳动教育体系——
补齐的是课程 “滋养”的是人生
■吴迎华 本报记者 鲁磊 文/图
《教育导报》2019年第141期校园周刊(总第3398期) 导报一版

近来,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校园内出现了一些别样的“风景”:清晨,随处可见身穿红色马甲、头戴红色帽子的“学生小分队”在清扫马路、清洁教室、修剪绿化带;食堂用餐时间,一些学生在食堂“帮工”,协助食堂阿姨收拾和清洗餐盘;还有的同学在图书馆整理书籍,在校园内巡逻纠正违纪违规行为……

以往,这些本该由专职后勤或教辅人员负责的工作,如今成了学生们的必修课。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学生在校“干苦力”的消息一经网络传播,便引发了争议,有人说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也有人说就是让学生“免费打工”,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进行了走访。

新规

为“00后”补上劳动必修课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护理专业2019级新生贺雨祺没有想到,大学必修课中竟然有劳动课——每周一次,而且有任务、有要求、有考核,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

短短几个月时间,过去家务活都很少干的贺雨祺,已经能熟练地在食堂收拾餐具、分拣厨余垃圾。

今年9月,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开始推行一项学生管理改革:将劳动课纳入必修课,从2019级开始,每个学生必须修满每学期24学时,总计2个学分的劳动课,内容是协助承担“校园环境卫生清洁、绿化维护、教室(含实训室)卫生检查与维护、食堂卫生清洁、图书馆志愿服务、课外劳动实践等”劳动任务。学校特别强调,不完成劳动任务,还得补考重修。

“开设劳动课有着现实的必须性和紧迫性。”分管学生工作副校长赵齐阳说,学校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而现在的‘00后’,有的缺乏劳动,不尊重劳动。”

赵齐阳说,他留意到在校园里“宅”文化盛行,有的学生不爱劳动,没事就“宅”寝室打游戏、玩手机,吃饭全靠外卖。“校园各处都有垃圾箱,有的学生还把外卖包装随意丢弃。”

“高校劳动教育该如何着力?怎么才能给学生补上这门课?”赵齐阳表示,劳动课学分化只是“第一步”,未来将继续探索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质疑

让学生打扫校园就是劳动教育?

“劳动必修课的实施方案一出炉,就受到许多质疑。大家的焦点在于‘让学生打扫清洁算不算劳动教育?’”主管学生工作的东坡书院副院长李京川坦言,有学生把劳动课照片发到网络,甚至有网友评论“学校在使用免费劳动力”。

李京川解释说,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实现“五育”并举,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劳动课”不仅仅是打扫校园,学校正逐步构建一整套劳动教育体系。

“因为改革刚刚开始,只能先着手推进一些常规工作。未来,学校将推进劳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同时与专业教育、实践实习、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立德树人、教学科研的方方面面。”李京川表示,目前,学校已经开发了一系列实用、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如家政、礼仪、写作、工艺品制作和美食烹饪等公选课程,同时,还在紧锣密鼓统筹校内外资源,建设学生劳动教育基地。

对于“达不到要求还要补考重修”的质疑,李京川说:“劳动课程化、学分化、规范化,实际上是一种导向,让全校师生都能明白这门课和其他课程都一样重要。”

据了解,学校也为劳动教育提供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和后勤保障。专门拨付专项资金,用于劳动工具购买、劳动服装订购、指导教师课时补贴等。

反响

一场改变正悄然发生

学前教育专业2019级三班的肖静雨在家里很少做家务,当她看到劳动课安排时,觉得特别新奇。第一次在食堂“上课”时,她还拍了“美美的照片”发朋友圈。

很快,肖静雨知道,这堂课并不简单。她曾饿着肚子等同学们吃完饭,打扫完食堂卫生已经下午两点过了;为了捡起绿化带里的烟头,树枝划破了她的手。

慢慢地,肖静雨在食堂吃完饭,习惯把自己面前的餐桌收拾得干干净净,因为亲身经历过,她知道食堂阿姨的不容易。

赵齐阳也发现,实施劳动必修课后短短几个月,越来越多的同学更能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了。“以前,看到运动场乱丢饮料瓶、楼梯间乱丢烟头等现象,同学们往往熟视无睹,见怪不怪。现在不一样了,如果发现有人‘糟蹋’他们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就有人会站出来劝导。这比老师在课堂上‘苦口婆心’的说教效果好多了。”

“一次,雨下得很大,树叶粘在地上很难扫起来,我就观察同学们会怎么办。他们穿着雨衣,把树叶一片一片的扫进撮箕,实在扫不动的,就蹲下去用手抠起来。”四川城市职业学院院长王世伦讲这件事的时候特别欣慰,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意志品质,也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初衷。“希望他们能把这种品质带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去,滋养他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