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45期校园周刊(总第3402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如何培养新时代国际化人才——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教育导报》2019年第145期校园周刊(总第3402期) 导报四版

本报讯(记者 殷樱)当下,我们在鼓励学生素养要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如何通过国际化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全球竞争力的新时代国际化人才?日前,以“智创未来,共谋亚洲教育新篇”为主题的2019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在成都举行。作为分论坛之一的国际教育论坛,来自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专家、学校校长、学生等代表围绕如何培养未来社会有竞争力的人才展开了讨论交流。

我们要本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来讨论人才培养的话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表示,不忘本来,就是要清晰地认识中国教育在育人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吸收外来就是要更好地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育人理念和育人经验;面向未来是要逐步地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实现共赢共享。

怎样才算是未来社会有竞争力的人才?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娟认为,一是培养专业才能,要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或者专业研发能力,尤其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精尖人才的培养。二是要提升人文素养,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某些技术方面机器可以取代人类,但机器无法在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方面完全取代。三是练就语言本领,语言互通是中外交往的前提,具有外语本领的专业人才更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四是要胸怀祖国,要有底气的自信。一颗中国心的成长,需要教育像一日三餐那样给予营养。五是眼望世界,眼界需要扩展。中国的大门越开越大,孩子们生长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心智的眼睛一定要有穿透力,需要培养全球视野、世界眼光。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与世界这盘棋,未来还得依靠现在的青少年继续下下去。

在美国国家双语协会 CEO丹尼尔·瑞沙维看来,所谓有竞争力的人才,首先,要考虑国际化,必须要让学生能够欣赏和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其次,在学生的教育发展方面,自信和人文教育也很重要。四川省民办教育学会副会长曹丰表示,有竞争力的人才需要的能力,一个纬度是中国灵魂、国际视野、与世界打交道的能力;第二个纬度是创新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而美国极妙国际教育集团成都美国海外留学中心副主任、中美国际教育实习项目高级执行经理罗生连认为,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及理解能力、付出奉献能力必不可少。澳门博士智库委员会常务副委员长伍芷蕾则在这些基础上还补充了“共容”的心态,也就是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心态。

对于一个身处国际教育环境中的学生,如何理解这个话题,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学生倪杉有自己的想法。她说,想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人才要做到两点:一个是求知,不仅仅是课本里的知识,要对这个世界随时充满好奇心;另一个是独立,要走出社会的时候,依旧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接受各种文化、各种信息的同时,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新的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