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47期教师周刊(总第3404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沉浸式体验,让学生感受爱、传递爱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殷秀娟
《教育导报》2019年第147期教师周刊(总第3404期) 导报二版

在德育教育主题“爱在家国·美在品质”这一教育背景下,为渗透家国情怀、尊重意识、责任行为、创造思维、合作品质,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了“诵习经典,开智明德”年级主题德育教育活动;依托“经典阅读”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形成适合小学中段年级的“养正”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付出爱、感知爱、传递爱、懂得爱;重视学生的品格养成,以年级课程搭建平台,在“生活教育”实践中铸就学生的美好品质。

“爱在家国·美在品质”这一主体教育思想不仅需要生活经验的外在积累,更需要学生从内心感受到爱的存在。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作为年级组长带领三年级组全体师生开展了4次相对独立的德育教育活动,使学生拥有“沉浸式”体验,从而体会出对社会、对自然、对同伴、对集体的爱。

社会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小学中段学生,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其多与社会接触,在社会环境中付出爱。我们以学校为介质,将社会中爱的氛围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到社会大环境中的真善美。比如,2019年3月,年级组联系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开展爱心捐赠活动,号召学生对白玉县贫困儿童献出自己的爱心,为同龄人送去温暖,引导学生将自己视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分子,尽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作贡献。

当每个班的学生都在为这一活动作贡献时,产生了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即所有学生都认为为他人献爱心是一件正确且光荣的事情,他们沉浸在为这件事积极努力的氛围中。这样的沉浸式体验有助于学生树立美好品德,同时也间接传递了“要想获得爱,先学会爱人”的价值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一种对生命的大爱,是让学生认识、尊重生命的重要机会。年级组依托德育教育课程,开展“采茶山梯上,悟道自然里”主体研学活动,组织学生前往茶山工厂与实践基地,让学生感悟自然的美好。

研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了采茶和炒茶的工艺流程,对茶叶的手工生产有了具体而清晰的认识。学生穿梭在一排排茶树中,仔细打量着茶树嫩芽的构造,仔细搜寻着“毛尖”……沉浸在大自然的宁静和悠远中,从而理解生命之爱。

德国广义教育学理论认为,儿童的成长主要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同辈群体三驾马车拉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我们举办了“大手牵小手,走进幼儿园分享小学生活,接待幼儿园参观”主体活动。活动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知识的转化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与幼儿园小朋友交谈的过程,是其在以学校为介质的环境与同辈群体交流的第一步,当这一步平稳地踏出后,就会成为他们人生中的一大步。有了与同辈交流的实践经验,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会不自觉地进行模仿,这是一种同辈之间的信任与包容,是一种互相的勉励与友爱,对其终身学习有重大意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儿童节时,我们策划了“我的祖国我的童年”活动,有意识地将“爱国”主题和“儿童节”主题融合,使两个概念形成有机的整合体。学生在节目排演过程中不仅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也接受了集体主义教育,懂得了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员,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每一位队员都有义务保证集体节目的顺利演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建立了良好的个人与集体互动的模型,也在集体活动中获得了成就感。

三年级是小学中段的重要时间节点,既有渐渐增大的教学压力,又有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带来的思想变动。年级组的所有成员有效整合学校德育经典活动与年级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开展“以爱之名,共建广泛深刻的‘沉浸式’教学体验,让每一个生命绽放。”这一实践让学生把自己的爱推己及人,由小到大地回馈给世界,用爱的力量充实学生的内心,这将成为他们人生中的宝贵财富。